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流浪地球2》MOSS超越时间了吗?五千字非深度解析,交流和记录用(初版)

2023-02-17 23:14 作者:催我去看朗道力学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我不是戏剧相关专业(我甚至连我想表达的这个专业具体叫什么都不知道(捂脸)),不是计算机专业,马原学得很差,文学素养不高,只会使用低级词汇和大白话。是科幻爱好者没错但不够狂热,科幻作品阅读量没有达到可以称之为“多”的水平,也没有拉片研究电影的技能和在大规模听别人分析作品的习惯(其实我也喜欢这种信息密度很低的学习方式,但很少抽出时间去做)。我真的很爱这部电影,希望在官方设定集未放出前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看懂这部电影,因此基本没在自媒体上看过其他人的解析,我印象中只获得过“周喆直注视过摄像头”、“图丫丫车祸大车是逆行的”和不止我一个人从“对‘已经’和‘死’有不同的看法”这句台词出发推导出MOSS超越四维时空的结论及不止我的朋友们不喜欢这个想法这些信息。在此我将自己仅有的两次观影后凭借残存记忆进行的解析整理起来,希望能够引起更深一步的讨论。以及我相信其中有一些思想一定不是我的首创,而是有更加智慧的先人提出甚至可能学术化了,我对这些很感兴趣,希望懂这些的朋友能够帮我指个路,好去学习学习。

【假设】

假设1:MOSS没有说谎,至少没有字面意义上的“说假话”——科幻AI的常规操作,即使没有“背叛”,仅在字面意义上的限制内就已经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假设2:MOSS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人类,但必须经过毁灭人类这一阶段——结合假设1,MOSS的口供。

假设3:所有涉及摄像头小红点的镜头都理解为与MOSS有关——MOSS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只红色眼睛(京哥剧内的官方吐槽也是一次强调),从四年前的《流浪地球》开始,红色眼睛就和MOSS的形象严格绑定在一起了。电影不厌其烦地在一个个关键时间中专门给各种款式的红色眼睛特写,仿佛生怕我们忘了四年前我们认识的MOSS老朋友一样。(MOSS原型来自《2001太空漫游》的HAL9000,可惜我看原著时间太早,只隐约记得HAL9000应该也是扮演“控制者”形象,记不清了。不过这不重要,致敬并不算强有力的证明……?)在这部几乎每一句台词都不能删、每一个镜头都极为珍贵的电影中,将那么多内容给红色眼睛,就是在暗示——还暗示?几乎都已经明示了!——MOSS的一次又一次参与。

【证明】

时间线上最早的一个小红点镜头是出现在图丫丫车祸时,此时数字生命尚处于研发阶段,从未进行人体实验(但笨笨疑似为一条军犬的意识,可能是动物实验的产品之一),550系列研发尚处在550A阶段。此时550W尚未诞生。

太空电梯坠毁前,小红点镜头频繁出现,结合彩蛋中MOSS口供:“包括但不限于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可以断定此次事件有MOSS的参与。但此时550C尚未接入系统,550系列的前期产品也都没有作为太空电梯的系统来使用(如果550系列参与了系统的控制,那没必要到了紧要关头才将更先进的550C接入系统。550系列的使用应当极度克制,一方面是和数字生命及相关研究的法律禁止,一方面地面基地人员第一次看到550C的运行时感叹“550C太快了”——这句台词在我二刷时的版本中被删掉了!——与图恒宇第一次看到550C运行时感叹“550C太快了”情感完全不同,后者是惊喜(嘴角明显上扬),而前者惊喜甚少,更多的或许是不可控力的恐惧)。(但无法完全排除其余两台550C(一台在研究所,一台后来上了月球)及其他产品是否在此过程中有暗中参与)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MOSS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出现在了MOSS诞生之前。

除此之外,全片中唯一一处“时间不合理”的《流浪地球》的资产复用镜头:刘培强扔MOSS伏特加、救援小队等一系列镜头。这些都是木星引力危机的镜头,与《流浪地球2》的内容毫无关系。《流浪地球2》中仅有的两次提及木星引力危机,另一次则是彩蛋中MOSS的口供。小红点摄像头的镜头贯穿了整部电影,在接下来的剧情解读中将会看到,MOSS的影响也贯穿了整部电影甚至上一部电影。这些都是MOSS的影响超越了其所存在的时间的证明。超越时间、精准做出动作并达到目的,前提就是能够掌握超越时间的信息。

马兆不断看表,包括但不限于太阳风暴时图恒宇以密码索要保证、月球550C被烧毁前、警察射击已经将图丫丫接入550W的图恒宇前、北京根服务器里……他对时间十分敏感?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在某个精确时间会发生特定事情。他怎么知道?我们不得不怀疑是拥有信息的MOSS给了他信息,他将借助这些信息做MOSS中的事。

在首刷中我认为整部电影最大的“诟病”就是周喆直不顾毁灭地球的风险,“盲目”相信“我们的人”,在进度条停滞在97%的时候就“点火!”。这与其形象完全不合,我只能将其理解为主旋律的“口号”。(下了影厅,我就和跟我一起看的学长讨论说:我不喜欢这种仿佛在关键时刻一个个人决定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走向的情节,即使这种决定有其背景因素。现实中当然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古巴导弹危机□□。但这是电影,电影要有严格的逻辑性——这也是我喜欢《流浪地球》的主要原因。在重启发动机时,即使主角小队没有前去运输火石、没有“春节十二响”企图去点燃母星,也会有其他人去做这件事,这种符合逻辑且充满人性的伟大的饱和式救援是我最感动的地方。但这一次,就好像如果周喆直没有要去点火,世界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一样。)但在网友的提示下我发现,周喆直在最后一次讲话前,曾注视了摄像头多秒,接着又给了一个监控镜头,看着周喆直。我的脑子轰得炸开!周喆直也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时——倒计时结束就点火,就能安全启动发动机群!在图恒宇的生民体征消失时,进度条一直卡在97%,直到倒计时结束后、技术员按下点火按钮后,进度条突突突走到了100%。在这部充满逻辑性的电影里,我不相信这是巧合,也不相信周喆直会拿全人类最后几天的性命去赌他根本看不到的远在地球另一边的进度。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MOSS知道于是周喆直知道,图恒宇和图丫丫能够在倒计时内完成秘钥输入。也就是说周喆直也和MOSS有联系。试问周喆直为什么敢在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性抉择时相信MOSS,应该是从MOSS那里看到了成功的结局。

【反驳】

顺着提一下:最后一组秘钥是插在电脑上的,只需要完成读写和覆写即可(我不是计算机专业,这里可能用词不当,我只是想说秘钥的输入根本不需要那么久),就是说或许倒计时结束前可能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时间都是冗余时间。这段时间用在什么上了?用在了总指挥和周喆直的对峙上了,直到总指挥的技术人员“替”周喆直按下了点火按钮。这个“替”很有意思,周喆直或周喆直的人亲自按下按钮怎么想都不合适,因为此时对峙着的总指挥和周喆直的对峙就代表了点火和不点火这两个立场的冲突,总不能哪位立场领袖亲自抢先做事来影响结局吧。这里那位技术员“反水”点火,才代表了在立场领袖的号召下危急时刻人类做出的选择,将这个紧绷的情节松弛,也印证了MOSS对刘培强说的那句“(历史走向)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提这个事是因为我身边看完这部电影后和我讨论的朋友们,几乎每个人都对我的MOSS超越了四维时空的观念持反对态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时间线上的所有事情都已经既定,这就否决掉了人的主动能力,这与《流浪地球》系列“选择希望”的主旨相伪,否决掉了人类所做出的所有努力的意义。我对高维智慧是这样理解的:当超越时间后,事情发展的先后即因果关系便对其不再是约束,祂在“存在于其所存在的时间上的每一刻”的基础上附加了“可以在这些时刻上做出行动(这句话是不通顺的,因为它少了“同时”二字。这种不通顺在下文中还会出现,不再说明)”的属性。我想象:当祂对时间线上的事件进行干涉时,便得到了事情的发生及结局。我不确定这是否意味着其目的必然达到,它可能也会失败(失败指结果在目的之外。高维智慧也无法完全获得对事件的控制,这是我首刷刚结束时的看法,那时我存疑地认为刘培强坠毁空间站上的MOSS而终结木星危机,是MOSS计划中发生的一次失败,因此才有了后面的太阳氦闪危机等事情,及时间线上靠后的干涉部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四维时空中的生物所做每一件时,都在导向与其对应的结局。比如放弃希望,其结局便是放弃希望后的结果;选择希望,便是选择希望后的结果。我们只是无法获知未来的事件而已,但这并不是我们袖手旁观的理由(灵感来自《信条》:“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这只是世界对于信条的表达,而不是我们袖手旁观的借口。”)。作为一个贪婪地追求大格局的科幻爱好者,在创作自己那些垃圾小作文的时候思考了一些也接受了一些超出常规观念的事情,我认为这些如果合理的话,就可以选择接纳。

另有观点认为:MOSS只是拥有了极高的计算力而已,因此才能计算到未来的事情(这种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所引起的感情上的反对便是上面那种反对MOSS超越时间的感情上的反对,抛开量子力学基础上的平行宇宙假说(因为在创作垃圾小作文中我发现些单宇宙线的时间故事比平行宇宙线的时间故事更炫酷!因此感情上排斥平行宇宙假说),上面对选择的理解便是接受命运既定时我对主动能力的意义的选择)。不得不说这种观点容易理解得诱人,但我只接受这句话的前半句,毕竟“MOSS可以精确控制车祸发生在图恒宇走神时且保证图丫丫奄奄一息地坚持到上传完成”、“马兆的每次卡点都很准”都可以作证这一点。这与MOSS超越时间与否不冲突。但对后半句我提出反驳:难道MOSS强大到能够计算到所有月球碎片的飞行吗?碎片可能会导致铺设核弹的飞船群损失过多、决策和破译组撤离到地下室前击中UEG大楼、击中恢复互联网的第一梯队或后备梯队(也确实把北京第一、二梯队给砸了,但很“适当”得巧)……这些都是随机的事件但能够决定人类命运,难道强如MOSS却要开展这种有风险的计划?

综上,我接纳了下面这条推论,并以此推导出更多暗线剧情:

【推论】

推论1:MOSS超越了时间

推论2:MOSS凭借极强的算力实施着计划,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控制着一切事情的发展。

【MOSS都干了些什么?】

几年前阅读原著时我理解:流浪地球最大的冲突便是“保大派”和“保小派”的争论,最后是“保小派”的论证不够有力而“保大派”实现了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拯救。但《流浪地球2》涉及了更多维度。

下面将是我通过上述推论进行的大胆推测,如果被打脸了完全可以理解。我的理解不重要,我只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好的小破球系列作品。

地球上目前有三条出路:地球派“移山计划”“逐月计划”,飞船派“领航员空间站”,数字生命派“550系列”。表面上流浪地球计划是MOSS的最终选择,但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文明形式,即“毁灭人类,拯救人类”。目前新文明形式疑似为“数字生命”。但两部电影两次强调“(不能)没有硬件支持”,因此需要先推动流浪地球计划,将人类救出氦闪破坏范围。(我不知道《流浪地球》系列的野心是否已经到了引入新文明形式的地步,因为这种反常识的内容很可能不会被大众接受。但假若上面的推断成立,引入“时间”就已经很有野心了。虽然果然遭到了一定的反对,但郭凡们的想法,谁敢说呢?)

车祸后使图恒宇的世界破却,希望补全破却的图恒宇将会拥有做出MOSS一系列计划中的行动的动机。

44年摧毁太空电梯,间接压制数字生命派的发展(一系列事件期间,逮捕了上万名数字生命极端人员,也在法律上进一步禁止了550系列的发展),断送飞船派的发展机会(将最后的发展空间局限在领航员空间站),推动逐月计划和移山计划(两次试点火迫在眉睫)并引出全篇最伟大的中心思想:“危难当前,唯有责任。”(也是MOSS的流浪地球计划中最需要人类拥有的思想)

太阳风暴提前?不,是警报延后。配合安全扣“坏掉”精准地迫使图恒宇放弃救出550C。再加上马兆的帮助,图恒宇加入550系列研发,利用他的动力给予他希望并压抑他的冲动。刘培强的面试激化了他一直被压抑的冲动,他将图丫丫接入550W,证明了数字生命的可行。

两次点火极大增加了人类各部分对移山计划的支持度,也推动了其发展的同时550系列也获得了对发动机的更深一步的接管。

月球爆炸,使人类不得不空前地伟大团结,引爆所有核弹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榜样。从此之后人类最先进的科技不再用于了彼此毁灭上,同时也强调了“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木星引力危机,再一次团结人类。不过除了危难创造伟大外,我一时间还真没找到更多理解。可能郭凡们拍小破球1的时候还没想那么多吧(但也可能是我理解不够深入)。

……

地球飞出氦闪破坏区域,人类文明运作恢复,搭建硬件支持,毁灭(旧)人类,进化(新)人类,拯救人类文明。

【被砍掉的火龙与最后的乌云】

首刷时我便相信,周喆直的“越来越精确了,有人在帮我们”是在暗示在MOSS之上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BOSS。但我确实争论不过经过了科研训练而坚持剃刀原则的学长,便不再赘述了吧。

但按照我这套理解,目前还是无法解释有两点:

1.“越来越精确了”是为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提醒?

2.以及图恒宇为什么是变量。这两点的真正含义可能会颠覆我以上的所有推断。

对第二点,或许可以从这里切入:为什么需要把图丫丫接入550W才能使月球发动机过载来着?我只记得550W保留了所有局域网的接口,而图丫丫可以借助这一点延长生命。图丫丫的数字生命卡为什么那么重要?我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根据图丫丫对‘人在回路’的学习……”?

【写在最后】

MOSS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工具人,但工具人也是人。

初版,2023年2月17日


《流浪地球2》MOSS超越时间了吗?五千字非深度解析,交流和记录用(初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