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1.9 李自成

2023-03-07 11:0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9、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


  明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陕西米脂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小时给地主放过羊。

  李自成处于明朝末年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代。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广大农民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奋起反抗,纷纷起义。李自成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队伍。一六三六年,高迎祥牺牲,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一六四三年占领襄阳,改称“新顺王”。次年正月,他在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改西安为西京。三月,攻占北京,李自成举行了即皇帝位的典礼。但在满汉贵族、地主的联合反扑下,起义军不得不退出北京。一六四五年九月,李自成在湖北壮烈牺牲。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把矛头指向整个封建制度,猛烈抨击了二程[1]及其宣扬的反动理学。他们提出了“均田”、“免粮”的革命纲领以及“平买平卖”等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付诸实行。他们向往于建立一个使“贫汉”“大小都欢悦”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有力冲击,也是对二程“富贵由来自有天”、“灭私欲,则天理明”等反动谬论的尖锐批判。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横扫了二程理学所维护的封建秩序,他们大破等级制度,每到一处,“杀富济贫”,“为民除害”;毁郡学,焚孔庙,砸碎二程祠,散发反孔小册子,张贴反孔标语口号;毁弃一切繁琐的礼仪、典章制度,提倡白话文;李自成还把皇宫里的一块刻有“法祖”字样的匾额,改为“爱民”,使“纲常纪法,扫地全无”。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战,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推翻了腐朽反动的明王朝,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反动统治,在我国农民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遭到失败,是受到时代条件和阶级地位的限制,起义采取“流寇”式作战,未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攻入北京后,若干首领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从而对反动阶级失去警惕。教员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曾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教导全党“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2]


注:

[1] 程颐、程颢。

[2]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902页。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1.9 李自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