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驳国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及反驳敌后战场共产党游而不击的谣言

2023-08-21 15:00 作者:猹哥永远在  | 我要投稿

敌后战场的战绩不合理?敌后战场游而不击?

共产党军队装备低劣,国民党军队各种条件优厚,且 99.5%以上的外援都给了国民党方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进行游击,当然合乎情理。况且,1966 年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里也记载:“抗战开始以后,领袖(蒋介石)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军的敌人。……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

‘积小胜成大胜’。”不硬拼不是蒋介石的“旨意”么?难道轮到共产党军队就另当别论吗?

除了早期的淞沪, 武汉等少数战役外,尤其是 1939 年进入战略相持以后, 大多数“会战”兵力规模(日军)并不比敌后反扫荡作战大①。共产党军队对日作战不仅不是“游而不击”,而且是恶战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一直高于正面战场,且抗击着伪军③。 

自 1944 年春,敌后八路军、新四军就展开局部反攻,到 1945 年更是积极大反攻,解放众多地方与人口④。 

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我敌后战场共歼(毙伤俘)日军 52 万-55 万余人,再加上消灭的伪军,共 150 多万,而国共兵力比例是 200:5 (初期), 460:120 (后期),这个成果是“游而不击”能得来的吗? 

2、日军评价: 

1941 年 1 月 20 日,东条英机在参众两院做关于 1940 年代总结报告时说:“昭和 15 年重庆敌军抗战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产党军于去年 8 月在华北进行大规模反攻;与之比较,蒋介石嫡系及旁系军队始终采取守势。” 

1943 年,北平伪《新民报》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载伪中华社讯:“共产党军……正规军二十万,配之以六十万之农民游击队,与组织突破二百万之农民自

卫团。……吾人对解决大东亚战争之关键之中国事迹之终局,乃在解决共产

党军,此当再加确认者也。” 

1944 年,敌西部《朝日新闻》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

“《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 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 

敌大半为共产党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共产党军的作战占七

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共产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共产党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共产党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共产党军交战意识的昂扬……”

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国民党军杀敌人数不足 45 万⑤,投敌人数却相当惊人,党政要员 62 人,高级将领 67 人,军队 50 万人,其中国民党副总裁及中委以上者 20 人,占全部汪伪军 62%⑥。如此相比,还敢说国民党是抗战中流砥柱吗? 

2、直至 1941 年 12 月美国对日宣战后,蒋介石政府才对日宣战: 

3、积极剿共: 

在共产党军队艰苦抗战的时候,国民党却背后捅刀子,皖南事变不用再说,博山惨案、平江惨案、确山惨案……一直做着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然而,只有

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重庆居然还给伪军发饷以支持他们剿共⑦,乃至国民党军配合日军攻击共军⑧。 

4、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国民党军: 

1944 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国民党军几十万人打不过日军几万人,溃逃时被老百姓攻击,5 万士兵的武装被解除⑨。 

5、因太差劲才被日军保留不灭: 

日本人认为日军可以与重庆共存,却不可与共产党共存,消灭了重庆则抗战的中国将落入中共手中而使局势危险,共产党才是心腹大患⑩。 

曾经在八路军根据地生活过多年的英国教授林迈可在 1967 年就毫不客气地对一个前日本军官断言:如果八路军有像越共得到的那样数量充足的外援,“他们就会在一年内把你们赶出中国。”(【英】林迈可:《抗战中的红色根据地——一个英国人不平凡经历的记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21 页。

国民党七大奇迹

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抗战奇迹之二:给伪军发军饷

抗战奇迹之三:自己虐死的壮丁,比被日军打死的士兵还多

抗战奇迹之四:全面抗战已经开打,国府却还继续给日军支付庚子赔款

抗战奇迹之五:一部分国民党军(注意:是国军,不是伪军!)竟被日军称为“友军”

抗战奇迹之六: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击本国军队

抗战奇迹之七: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竟然是因为表现太差

国共两党抗战比较
国共两党抗战地势分布图


反驳国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及反驳敌后战场共产党游而不击的谣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