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21集全 合集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
财务会计:全部成本法
(1)理论成本:w=c+v+m ,M=创造的价值,C+V=成本,C=物化劳动转移价值,V=活劳动转移价值
(2)财务会计对成本的划分
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非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特点:(1)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不随数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2)超过相关范围,固定成本总额仍然要变化。(3)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数,随数量的增减变动而成反方向变动。


固定成本分类:(1)约束性固定成本【反映经营能力】(2)选择性固定成本【反映经营方针】
固定成本计算出总额,变动成本计算单位成本
降低成本有效方式:
固定成本:增加销量
变动成本:1.找到替代材料2.提高劳动生产率
————————————————————
混合成本的类型
1.半变动混合成本(y=a+bx类
2.半固定混合成本(“阶梯变动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回归直线法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在相关范围内,边际贡献越大,利润也越大。
————————————————————
全部成本法:
销售收入 - 销售生产成本 = 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 - 期间成本 = 税前利润
期间成本(全部成本法)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固定和变动)等。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 固定成本 = 税前利润
全部成本法
优点:1.符合人们对产品成本的传统看法
2.激励企业以扩大产量的办法降低产品成本
3.有利于价格决策
缺点:1.成本分摊工作繁琐
2.计算出的成本为混合成本,不能满足管理当局需要
3.容易使企业盲目扩大产量,不重销售,不利于真实利润反映
变动成本法
优点:1.方便管理者获取成本资料,有利于管理当局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考核
2.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3.揭示了销量与利润间的内在联系
缺点:1.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
2.成本按特性划分,计算过于粗略
3.不利于价格决策
————————————————————
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