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大型战舰介绍——阿尔萨斯级

虽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协约国主要成员的身份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但其国力却因战争遭到了严重损耗。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身为五强之一的法兰西海军空有17.5万吨的主力舰配额却无力造舰。在条约签订后的十年里,法国海军一直在对着条约签订后多出来的70000吨主力舰空档发愁。直到20世纪30年代德意海军开始快速扩张才迫使法国下定决心启动新的主力舰建造计划。

1929年,德国开建了10000吨级配备280毫米主炮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以此为新假想敌的法国海军在结合了之后的伦敦海军条约限制后推出了30000吨级配备330毫米主炮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1934年,意大利人为压倒敦刻尔克开建了宣称35000实际40000吨级配备381毫米主炮的维内托级战列舰,而法国也紧接着开建了与维内托级配置相似,堪称敦刻尔克放大版的黎塞留级。


1937年,由于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在主炮和副炮测试时发生问题,新任法国海军参谋长—达尔朗下令对采用同样布局的黎塞留级战列舰武器配置重新进行研究,之后共有三种改进方案被提出:
A方案为四联装主炮维持不变,只需变更副炮配置;
B方案为将2座四联装主炮分别配置于前甲板与后甲板;
C方案为主炮改为3座三联装,2座配置于前甲板,1座配置于后甲板。
其中A、B方案被计划中的黎塞留级3号舰克莱蒙梭与4号舰加斯科涅分别选定,而C方案由于会使标准排水量增加5000吨,进而打破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中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的限制,因此被迫暂时搁置。

之后,由于日本和意大利仍不愿在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英美根据自动调整条款,将主力舰标准排水量限制从35000吨放宽到45000吨,主炮口径限制从14英寸(356毫米)放宽到16英寸(406毫米)。1938年春,英美法三方协商决定,对45000吨级战列舰建造的解禁于本年6月30日正式执行。

虽然条款限制放宽了,但法国对于建造更大的战列舰仍持保留态度。由于间战期多年未有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法国现有的造船厂在建造35000吨级的黎塞留时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对于更大型战列舰的建造实在没有把握,法国海军暂时搁置了计划,准备看未来欧洲局势的变化情况再决定是否重启,没成想变化很快就来了。
1939年夏天,法国情报部门向海军部提出警告。根据内线消息,德国人已经开始了Z计划中的前两艘H型超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1939年7月15号H舰在汉堡的布隆福斯船厂放下了第一块龙骨;9月1日,同级的J舰在不莱梅的德希玛开工。)

作为对德国人的回应,法国海军的领头人达尔朗将军在1939年7月20日正式要求法国海军技术与建设部(STCN)对下一代战列舰展开研究,并要求海军武器部(Direction des Armes Navales, DAN)开始研究包括400毫米,406毫米和420毫米在内的大口径主炮。

法国海军部将原先黎塞留级改进方案C细化为了三个子方案,主炮塔均采用前2后1的设置,副炮塔则全放置于轴向上,其中1座在前甲板2号主炮塔后方,另外2座以超跃布局方式置于后甲板的烟囱与后方主炮塔之间。

以下是3种方案细节:
方案1:
3座三联装1935年式380毫米主炮
3座三联装1930年式152毫米副炮
8门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
上层甲板170–180毫米,下层甲板40毫米
水线装甲带:330毫米
船体长:252米
推进系统:170000匹马力
标准排水量:40000吨
航速:31节

方案2:
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
3座三联装1930年式152毫米副炮
8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
上层甲板170–180毫米,下层甲板40毫米
水线装甲带:330毫米
船体长:256米
推进系统:190,000匹马力
标准排水量:42500吨
航速:31节
方案3:
3座四联装1935年式380毫米主炮
3座三联装1930年式152毫米副炮
12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
上层甲板170–180毫米,下层甲板40毫米
水线装甲带:350毫米
船体长:265米
推进系统:220000匹马力
标准排水量:45000吨
航速:32节

最终方案2和方案3分别因为406毫米口径主炮的研发工作过于缓慢、船体尺寸及排水量过大导致建造难度过高而被放弃,法国海军部选择了与黎塞留级设计相似度较高、建造难度较低的方案1。

法国海军最终版阿尔萨斯
设计性能
乘员:1780-2300人
标准排水量:40000吨
满载排水量:45500吨
舰艇尺寸:252m×35m×9.22m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330毫米,甲板装甲43~155毫米,炮座装甲410毫米,防鱼雷舱壁76~178毫米,炮塔正面装甲380毫米,司令塔装甲38~79毫米
动力系统:170000马力,4轴推进
续航力:5000海里/18节
航速:31节


武备:
3座三联装1935年式380毫米/45倍径舰炮
3座三联装1930年式152毫米/55倍径副炮
8座双联装1933年式100毫米/45倍径高炮
6座双联装1935年式37毫米/70倍径高炮
以及未知数量的四联装霍奇基斯25毫米高炮
配备1组弹射器、1座起重机、4架水上飞机

1940年4月1日,首批两艘新战舰获准建造,一号舰将会在圣纳泽尔彭欧伊1号船台开工,其订单插队到了霞飞级航空母舰二号舰班维尔号之前,预计开工时间会在1942年霞飞号航空母舰下水、腾出船台之后;二号舰将会与同年在升级改造后的布雷斯特新海军船坞开工。
1940年中,所有的建造材料订单都已经下达,法国海军参谋部在当年5月15日的备忘录中计划将未来的四艘新战列舰分别以四个行省命名—阿尔萨斯、诺曼底、弗兰德尔和勃艮第。然而,一个月后德军占领巴黎,法国投降,阿尔萨斯这一法系最终战列舰也走向了终结。



(毛式造舰,一图一舰)


相关舰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