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初元年纪事2

2023-10-05 09:39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在陈矫的主持下,魏文帝当太子的过程顺利完成,第二天,汉献帝下诏,承认了魏文帝太子的位置,宣诏的是华歆。华歆曾经和王朗同坐一条船,接受了一个落难者,就一直保护他。世人因此称赞华歆。

当然华歆也不是十全十美,曾经因为爱好名利被管宁嫌弃,管宁就割断席子,表示断交。。

袁宏《后汉纪》:今使使持节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曹)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绂,领冀州牧。

华歆救人的事迹在《世说新语·德行》《谱叙》。割席断交在《世说新语·德行》。

二月份,魏文帝以弟弟曹植侮辱使者为由,贬为安乡侯,杀了曹植一党的丁仪,看来在OTL世界观里,丁仪的命运也不是很好。(《通鉴》记述在黄初元年,依据《三国志》,可知曹植被举报是在黄初二年)。

丁仪当初瞎了一只眼,魏文帝对此不是很喜欢,劝父亲不要和丁仪联姻。曹操最初是同意了,后来才知道丁仪的才华,后悔不已。

《通鉴》还引用《魏略》的话,表明自己的观点,对魏文帝限制诸侯王的做法表示不认可。

《三国志·陈思王传》: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曹)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

丁仪前事在《魏略》。

鱼豢: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此实然之势,信不虚矣。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於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彰之挟恨,尚无所至。至於植者,岂能兴难?乃令杨脩以倚注遇害,丁仪以希意族灭,哀夫

再补充一条关于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魏文帝继位以后,提拔了自己信任的人,司马孚对此劝谏,魏文帝最终改换人选。

《晋书·司马孚传》:时当选侍中、常侍等官,太子左右旧人颇讽谕主者,便欲就用,不调余人。(司马)孚曰:“虽有尧舜,必有稷契。今嗣君新立,当进用海内英贤,犹患不得,如何欲因际会自相荐举邪!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贵。”遂更他选

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命运的齿轮就这样开始缓慢转动。

《三国志·陈群传》:及即王位,封(陈)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中正制,群所建也

西凉爆发了混乱,毌丘俭的父亲毌丘兴向苏则求救,苏则向郝昭他们提出联合的建议,郝昭同意了,最终平定了西凉的叛乱。这位郝昭就是镇守陈仓,抵御诸葛亮进攻的那个人。

《三国志·苏则传》: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进、华皆自称太守以应之。又武威三种胡并寇抄,道路断绝。武威太守毌丘兴告急于则。时雍、凉诸豪皆驱略羌胡以从进等,郡人咸以为进不可当。又将军郝昭、魏平先是各屯守金城,亦受诏不得西度。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与羌豪帅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若待大军,旷日持久,善人无归,必合于恶,善恶既合,势难卒离。虽有诏命,违而合权,专之可也。"于是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与兴击进于张掖。演闻之,将步骑三干迎则,辞来助军,而实欲为变。则诱与相见,因斩之,出以徇军,其党皆散走。则遂与诸军围张掖,破之,斩进及其支党,众皆降。演军败,华惧,出所执乞降,河西平。



黄初元年纪事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