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新高考I卷】持本手之心,逐妙手之境

《诗经十三篇》所曰:“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一黑一白,纵横人生之间;本手妙手,传递古老智慧。唯有本手之基,才得妙手之际,否然俗手之堕。如三毛所说:“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的人和路都比那些基础深厚的人来的辛苦”。唯有厚积,才能薄发。唯有长久深自缄默,才得以声震人间。我们应时刻固守本手之基,可盼妙手之机。
初学者,起手落子,应牢记“其余三寸之侃,以就万仞之深。”步入妙手之境,欲做有为之人,必持本手之心。对本手理解深邃,需从起点开始稳扎稳打,扎实推进,积跬步才至千里。谁知,武大靖从一名普通的女队陪练到今天的男子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他用扎实的基础,奠定了天赋、努力及成功的地位。谁知,苏炳添历年专注分毫之间的差距,才有了今天的新亚洲记录——9秒83,他用每一次0.01秒的拼命突破,取得今天的跨越飞升。
不过,初学者往往更易流连于妙手带来的泡沫虚影,而迷失在本手之外。揆诸当下,太多初学者热衷于社会成功学,以速度为衡量一切的尺码,以短期变显为评判是非的标准,自以为登上妙手之云梯,殊不知是自断本手之来路,自堕俗手之深崖。俗话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妙手不可一蹴而就,没有本手为基,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他们凿出的人生浅井溅不出一点水花,他们筑起的万顷广厦也将颠覆于一夜之间。如果说妙手是最后的质,那么本手就是长期积累的量。量变到一定程度才是质变。执本手之心贯穿到底,才得见妙手之云翳。“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既已执本手之心,切勿忘妙手之志。若要下好这盘棋,中规中矩固然不够,别出机杼,方能妙手生花,以现胜利之势。谷爱凌在高台之上.挑战最高难度“1620”,一举夺魁。荒凉冷漠的大漠中,樊锦诗创造性地提出数字敦煌,让千年壁画再度飞天。唯有质变,才得百花盛开,唯有妙手,才得姹紫嫣红。但还应切记,只有长久的量变之基,才有华丽质变之机。倘若没有开始的本手规范,后面的妙手终堕俗手,一旦陷入俗手深渊,便难见天日。
苍天如盖,大地似棋;人生如棋,起居弱势。本手为基,妙手创新,方有纵横捭阖之势;失本贪妙,好高骛远,终困鄙俚浅陋之境。盘中黑白进退,枰中斗转星移。作为初学者,我们应怀谦虚之心,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从一黑一白的古老智慧中,汲取人生的养料,书写人生的成长轨迹。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持本手之心;仰望星空,寻梦远方,逐妙手之境。

这里是新人山风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的话
还望多多指教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