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6岁创业失败,他回村把兽医父亲打造成百万网红

2023-09-26 17:15 作者:We我们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年轻人从城市返乡,拍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通过短视频开启新的人生赛道,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他们的回归,又像是一次“拯救计划”,有的弥补了留守老人们的遗憾,有的助农脱贫,有的给更多迷茫的年轻人启发,他们或多或少承担着“引领者”的角色。


但小龙的经历却与之相反,他的故事从“26岁创业失败,回农村学兽医还债,记录我爸出诊日常”开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龙腾虎跃(龙兽医)”的快手粉丝就涨到了一百多万,一个普通的农村兽医成了闻名全国的网红。


出名的是爸爸,被治愈的是小龙。然而故事的背面,是一段被冰冻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父子关系。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小龙创业失败的沮丧得到了疗愈,更重要的是,他终于看到了父亲的真实模样——一位朴实的基层乡村兽医。


误解             


26岁的小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能在农村老家搞成自己的事业。


小龙的老家巴彦县龙庙镇,离哈尔滨大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那里也归哈尔滨管。从小在农村长大,穷、无聊、自卑,是他对那个生活了十多年地方的全部记忆。


自从去哈尔滨读大学后,小龙就打算不再回老家长住。他讨厌那个又穷又落后的家,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它一定要在城市里展开。


完成学业后,小龙到一家新媒体公司上班。再后来在哈尔滨创业搞短视频,最多招聘了15个员工,起初发展得还算不错。


他做的是电影解说类视频,第一个账号做成之后,他想无限复制。但在整个东北,人才流失严重已是人尽皆知,放眼哈尔滨,做内容的人才也没有多少,小龙招不到想要的人。最终,核心工作都靠他一个人干,公司的收入也基本上是他赚的,这让他越来越焦虑。


于是,小龙决定做一个引导关注的小程序:当用户喜欢他们做的视频,很自然地会想去账号主页上看更多视频,点击进入小程序,但是要先看一段广告才能看其他视频。


小程序刚上线时,收益很不错,最初一周靠广告能挣七八万,然后是五六万。但好景不长,很快竞争对手也用了同样的办法,小龙的小程序又遭到了攻击,逼得他只能烧钱做防御。


防御的花费可比开发大多了,小龙很快就烧光了公司的存款,公司开不下去了。


2022年底,小龙创业失败,但他并不想回老家,“农村环境太差了,路不好走,也没娱乐设施。”


他就跟女朋友在哈尔滨呆着,女朋友打算考公务员,天天复习,他只知道打游戏。


挫败、迷茫和焦虑包裹着小龙,他感觉自己特别没用,“不是创业那块料,管理能力、找项目的能力、跟人合作的能力,都不行。”但他又不想再回去打工,因为他觉得“创过业的人就没人想上班了”。


就这样颓废了大半年,直到今年5月,妈妈来哈尔滨看他,见他没正事可干,便建议他回老家看看。


小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发现爸爸“变了”。


小龙跟着做兽医的父亲出诊时,不停有人跟龙兽医打招呼,在路上遇到一个大石头过不去了,旁边坐着的老大爷二话不说,就帮他们把石头挪走。路上还被一个大娘拦住,非要给他们装一袋子野菜带回家吃。


小龙好像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嫌弃了多年的父亲,在村里竟如此受欢迎,“龙兽医不仅医术好,医德也是一流。”他这才明白,这些年家里总是堆满了鸡蛋、肉、菜的原因。


当然,他也惊觉,过去觉得爸爸的工作丢人,以做“掏牛粪的兽医”儿子为耻,是多么荒唐和浅薄。爸爸其实一直都没变,只是小龙从没试着去了解。


龙兽医一年365天几乎无休,每天早上四五点出门、晚上九十点进家的工作状态,对于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养殖户来说,意味着一家子一年的生计。


做了26年父子,这是小龙第一次想要走近父亲的世界,一段长达28年的兽医生涯得以被看见。


 坚持             


龙兽医全名叫龙殿俊,小龙叫龙宣庆,是他的独生子。过去28年,龙兽医都是干的给牲畜看病的活儿。


初中毕业后,龙兽医上了职高学畜牧兽医。1995年,他职高毕业后就来到龙庙镇,专门给周围的养殖户家的牲畜看病。


刚开始,他只是给马和猪看病,很少有人养牛,他记得第一年只接触了7头牛。


医生都是越老越值钱,兽医也是一样。老百姓也喜欢请老兽医给牲畜瞧病,对于龙兽医这样的年轻人,实践经验少,没多少人敢用他。龙兽医一年干下来,到手也就两三千块钱。


工作第一年,他就认识了小龙的妈妈,两人很快结婚。她在小学当民办老师,工资也很低,一年才600多块钱。


1996年,小龙出生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那一年中国城镇职工的平均年薪酬收入为6210元,龙兽医两口子的收入之和,还不足平均数的一半。


刚出生时,小龙的妈妈没奶,但家里也没钱让他吃奶粉。


从有记忆开始,小龙穿的衣服都是亲戚穿剩下的,有一次他还穿了一个女孩儿的大花棉袄,让他别提有多自卑了。


家里因为穷,也很少吃肉。有一次去亲戚家吃饭,他们都不吃鸡屁股,结果就小龙吃,让亲戚误以为他好这一口,每次过年杀鸡,都会专门给小龙留五六七个鸡屁股。


龙兽医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2005年,他觉得屯子里的活儿太少,就东拼西凑地借了3000块钱,跑到镇上开了个店。


开店并不顺利。老百姓那时候也不富裕,让龙兽医给牲畜看完病经常赊账,“等到秋天再给你啊”,这一等往往就没了下文。


结果,龙兽医在镇上的店半年就整黄了,他只好又回到屯子里想别的法子搞钱。他开始养猪,同时在家里种地,折腾了两年多,终于存了1万多块钱,2007年他又回到镇子上继续开店。


这回龙兽医准备大干一场,他专门在镇上租了房子,花800块钱买了个二手摩托车,为了方便联系业务,还买了个二手摩托罗拉手机。还印了一沓名片,见人就发。


骑摩托出诊可是个苦活儿,尤其是冬天的哈尔滨,最冷能到零下三十多度,雪有两尺厚。龙兽医整了个护膝,戴个狗皮帽子,穿着黄大衣,买个军工鞋,经常骑二三十里地到养殖户家。


遇到下雨天也受罪。有一次,一个养殖户打电话跟他说,“我家牛发情了,需要配种,你2点之前必须得到,要不就过劲了。”龙兽医说:“行,我1点多就能到。”


结果他刚出门大约两里地,就开始下大雨。他看着雨势不像短时间能停的样子,心里盘算,“咋办,去还是不去?既然答应人家了,就去吧!”他硬着头皮,在大雨中骑过去了。


养殖户本来都没抱希望:“孩子,你咋来了?”龙兽医说:“我不是答应你了嘛,再大的雨我也得来。”对方很感动,“以后我家亲戚要是找兽医,我也介绍你去。”在村子里,积攒下好名声就等于有了更多客户。


小龙记得,爸爸骑摩托那几年,经常车坏在路上。农村的路多数是石子路,车辆经过会经常蹦起石头撞上摩托车的脚蹬子,车上的其他部件也经常损坏,龙兽医前后骑废了4辆摩托车。


2013,龙兽医考了驾照,花8000块钱买了辆二手松花江,前面坐人,后面有个拖斗,总算比骑摩托车强点。


那时候小龙已经去哈尔滨上了大学,他发现爸爸开上车之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慢慢改善了。


龙兽医的确比以前挣得多了,他平均一天收入100多块钱,一年下来到手3万多,抛掉汽油钱等开支,纯挣2万。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可那时候的小龙,并不知道爸爸赚钱的艰辛,自卑和羞耻伴随着他的少年时代,一段带刺的回忆,让这对不善言辞的父子变得拧巴。


父子之间          


小龙从小就跟他爸关系不好,作为兽医的儿子,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同学们都嫌他身上总有股牛屎味儿,还嘲笑他爸“给牛掏屁股”。


他平时在家不敢出屋,也不敢自己上街溜达,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回,觉得很丢人,很自卑。让他生气的是,“爸妈根本不在乎”。


事实上,从小龙记事起,龙兽医就起早贪黑的忙碌,为了小龙的学费,下顿饭有没有肉吃,精打细算家庭里的日常收支。对于小龙的心理状况,他没时间也没有余力顾及。


小龙的学生时期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上课不敢举手,怕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怕丢脸,更怕被同学笑话。


在他心目中,兽医实在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每次学校要填写家庭信息,在父亲职业这一栏,他都写“农民”,在他看来,“农民也比兽医地位高”。


龙兽医也不是不知道,每次儿子在学校被嘲笑了,回家不吱声,他就问:“儿子,咋这么不高兴?”


“别跟我说话!”龙兽医明白,“是我给他丢人了。”


父子之间的沟通也少得可怜。早晨龙兽医出诊的时候,儿子还没起来,等他晚上回家的时候儿子已经睡着了,见上一面都很难。


叛逆期的小龙也不爱跟他妈妈沟通,“我妈是批判性的教育方式,一点小事,她就磨叽个没完,我就很烦。”


等到小龙去哈尔滨上学之后,他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平时给我妈打电话,她一句话能分成10句话来说。我爸又是另一个极端,沉默寡言,我把事说完,他说‘好的’,三句话就能解决一个问题。”


小龙自己算过,他一年跟爸爸打电话超不过20次。但即便如此,对于小龙创业这件事,龙兽医的反应让小龙有些意外。


龙兽医曾经问过儿子:“你有那能力(创业)吗?你还是先打工,总结够了经验,再去创业。”小龙说,“我也打过工了,也就这么点事,我能整明白。爸,挣钱的机会也就这一两年,要是错过了我就会后悔。”


龙兽医说,“那你就干,不能让你后悔,我支持你。”之后,龙兽医把几乎所有积蓄都给了小龙。


三年创业失败,龙兽医知道后也没埋怨他,“不怪他,主要是过去三年的形势不好”。


2022年12月的一天,小龙打电话给他妈,说公司倒闭之后,租的办公室到期了,剩下的办公家具咋处理?


爸妈一商量,不能让这些家具就这么浪费了。他们开着车,直奔哈尔滨,装车到后半夜,凌晨2点就赶回了老家,因为第二天早上龙兽医还要出诊。


但是,小龙并没有跟着回来。他还想待在哈尔滨,通过游戏和城市里的生活,慢慢治疗创业失败后的伤痛。


与其说疗伤,更像是逃避。就这样蹉跎了大半年时光,小龙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农村守护神         


从城市回到农村,小龙很不适应。他家用的还是旱厕,上厕所之前要做很长的心理建设。洗澡也不方便,必须到龙兽医搭的像换衣间一样的室外洗澡棚里洗。

小龙刚进家时,屋里全是东西,乱成一团,根本没他下脚的地方。第一天晚上他干脆没睡觉,看了一晚上电子书。


第二天,小龙闲着没事儿,就想跟着龙兽医出诊,到处转转。龙兽医开车,小龙坐在副驾驶,无论走到哪里,凡是认识他爸的养殖户都会主动打招呼,还会塞给他各种吃的。


慢慢的他从养殖户那里知道,爸爸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是远近闻名。


“医德比医术还重要。”龙兽医说,“有老头老太太七八十岁了,走道都费劲,好不容易养两头牛,但没有钱。不能因为他们没有钱,给你打电话你不去。”


而龙兽医也是真的很喜欢牛,“牛吃的是草,挤的都是奶,它具有奉献精神,而且是默默无闻的。”


对牛的喜爱让他特别心软,每次听说哪头牛病了,难产了,自己比养殖户还着急,不吃饭也会马上去给它治。


有一次,小龙把爸妈接到城里玩,错过了对一个养殖户的牛的救治,最后那头牛死了,事后龙兽医非常自责,并且再也不敢随意出远门了。


龙兽医也能对养牛户报以同理心,在农村赊账是常态,他出过的诊有高达50%都是赊账。有相当一批家庭很穷,全指望着这几头牛,有病又不能不治,但又拿不出看医药费。龙兽医给牛治好病了,用了一些药,也张不开嘴要钱。


有些老人年纪大了,今年欠了钱,等到第二年,龙兽医听说老人去世了,他也不好意思再问子女要钱。


龙兽医一贯坚持出诊不要钱,只收药费。“出诊的时候,油钱肯定是搭上了,没人给你拿油钱。药钱也是固定的,比如你使一支头孢,市场价卖5块,你到养殖户家使了5支,你不可能向人家要30,必须收25。”


虽然养牛户普遍不富裕,但龙兽医给牛开啥药他们从来不问,说多少钱他们就给多少钱。当然,龙兽医也从来就没骗过他们。


正是对周围人的体恤,让龙兽医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他们知道龙兽医从来不坑他们。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的牛遇到麻烦,龙兽医都能来。


在村里听完这些故事,小龙觉得,爸爸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事实上,早在2017年,龙兽医就开始在快手发短视频,但是他当时拍的视频很简单,往往就是拍日常出诊,而且没有过程,只拍个结果,比如说一句“接生成功,母子平安”,中间露一下牛犊和大母牛就完事了。当时的视频的点赞数也就几十个,多的时候才到五六百。


当时龙兽医也向儿子请教过,短视频到底怎么弄,但小龙认为做短视频是个挺难的事儿,一句两句也教不明白,他也嫌麻烦,一句“别问了”搪塞过去。


小龙数了数,这几年爸爸已经在快手上发了四五百条短视频,“我爸也是一个想记录生活的人”。


现在,他决定做点什么,弥补过去的傲慢和不懂事。用自己的镜头把老爸的日常记录下来,而这些镜头下的故事,他也想好了一个主题——治愈之路。


治愈             


“26岁创业失败,回农村学兽医还债,记录我爸出诊日常。”


这是小龙以自己视角发布的第一个记录爸爸的视频,为了增强账号的人设,他还把之前爸爸的账户名“龙腾虎跃”稍微改动了一下,后面加了个(龙兽医)。


小龙利用在之前创业时熟练掌握的电影解说技术,给拍摄的视频都设置了一个主题,然后用话外音推动故事发展,悬念不断,让人跟着他设置的节奏看下去。


按照他的话说,“有主人公,有故事,有悬念,不火都难”。


果然,视频在快手平台上很快就爆了。一个“老牛难产,十多个人扯犊子”的视频已经有近40万点赞。视频里,龙兽医到了现场,先是把手伸进牛屁股里查询原因,他认为生的时机未到,还要再等等。


两个小时后,龙兽医开始给牛接生。他用绳子套住小牛犊的脑袋和蹄子,然后让周围至少10个村民按照他的口令拉。此时母牛状态不佳,龙兽医让它躺着生产,然后接着让村民们开始拉扯牛犊。


经过一阵兵荒马乱,牛犊子终于被拉出来了,母牛也无大碍,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给母牛打完点滴,它很快就能站起来呵护小牛犊了。


这是一个结局美好、过程又十分紧张刺激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龙兽医每天都在经历。


除了这种接生视频,另一种受欢迎的形式就是给牛治病。


有一天,一头牛因为玉米糠吃多了,导致消化不良,无法正常反刍。食物积聚在瘤胃里,既不往下走,又返不回来,时间一长,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里头,就会引起酸中毒。牛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无精打采,好像喝醉了一样。


龙兽医到了现场,问明情况,马上决定对牛实施洗胃。他一下给牛灌进去3桶水,把牛的肚子弄得圆鼓鼓的,看上去马上就要爆了,他才住手。然后他用管子把它胃里的脏东西吸出来,如此反复洗了四五遍,牛终于恢复了正常。


快手上还有一个点赞超过109万的视频,是龙兽医给一个小牛犊做手术。这个牛犊怎么吃也不胖,把养牛户急坏了。龙兽医简单一看,就断定牛犊肠道里有虫子,需要清理肠道,做个手术。


很快,给牛犊打了一针麻药后,龙兽医在两个村民的协助下开始清理牛犊的肠子。只见一串串打了马赛克的寄生虫被摘出来,让看视频的人甚至有些生理不适,龙兽医一如既往的镇定。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清理虫子的工作结束了,龙兽医开始对牛的伤口进行缝合,一台成功的手术就完成了。


牛犊得救了,视频下方,无数老铁不由得赞叹:龙兽医太厉害了。


小龙拍的短视频火了之后,很多养牛户见到龙兽医都说:你儿子拍的视频老好看了,我们看一宿都看不够。


还有人告诉他,在哈尔滨上学的孩子也刷到他的视频了。更远的,在深圳工作的本地人刷到了视频,打电话问在老家的父亲:网上火了的龙兽医,是不是就是我们家跟前的那位?


在农村,不管是老人还是儿童,几乎家家户户都刷快手。龙兽医火了之后,更远的养殖户也来找他了,他变得比以前更忙,而且每天奔波的距离更大,一天最多能跑200公里,去了35家。


龙兽医鼓励小龙继续拍,“你就坚持,短视频这行业现在挺好,你把它要能整起来也属于创业。”


龙兽医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现在每月靠出诊给牛看病就能够进账两三万,而小龙也能养活自己了,他在平台每个月能接七八个广告。


全国各地的人也开始给龙兽医打电话,为自己的牛求药方,他们也希望龙兽医能给推荐点好用的药。龙兽医也知道,社会上充斥着很多骗子,以次充好,售卖假药。


儿子已经跟他商量好了,现在他们在快手上的粉丝有140多万,未来让粉丝再涨涨,每天会抽出两个小时搞直播,给全国的养牛户推荐一些好的产品。


作为当地第一个全国知名网红,县里也找过龙兽医,希望他为家乡农产品多宣传一下。


龙兽医对于当网红这件事倒是很淡定,他觉得自己的主业还是为十里八乡的养殖户服务,让他们的牛都健健康康的,一年的生计不会因为牛的病痛、难产、意外而受到影响。


他一如既往地对牛那么喜爱,无论是隔壁的邻居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找到他,他都热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儿子在眼前,他也比以前更开心了。“孩子在跟前一唠嗑,完了再看看他拍的短视频。整得挺有意思,我看得高兴,也更愿意干活了。”


对于小龙来说,这几个月好像坐了一次过山车,作为一个创业失败的“loser”,被曾经鄙视了多年的兽医父亲拯救了。


小龙重新审视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父亲,“职业不分贵贱,没什么好丢人的”。一段冰冻了二十多年的父子关系渐渐有了温度。


他现在很喜欢跟龙兽医出诊,尤其是当看到爸爸治完牛,老百姓都有一种特别想哭的眼神时,他甚至有点自豪。


在小龙眼里,爸爸真的“变了”, “伟大这个词可能有些夸张,但我感觉我爸是挺伟大的。”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林比利

编辑:丑橘

图片:快手三农创作者——龙腾虎跃(龙兽医)(快手ID:v18545808072)


26岁创业失败,他回村把兽医父亲打造成百万网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