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曲折不定的现实中,我们如何登上渡风波的方舟?

2022-04-21 16:34 作者:鹿鸣财经  | 我要投稿


作者 / Millie、寻澜

编辑 / 金德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信息日益畅达的当下,社交平台上的讯息如雪片般直接飞落眼前,远方似乎已不再遥远。但太过庞杂和详细的信息,反而过度侵占了人们的注意力,乃至操纵情绪。


我们为远方痛苦,为在天际之外的恶而消极。现实的通道似乎充满了他人的痛苦,最终他者的苦难逐渐升级为自我的消极放逐。


除了关闭手机、关上消息通知,我们的生活已经避无可避了吗?但在杂乱如毛线团一样的现实中,我们起码还能从书中,洞见藏着的无限可能。


01 如何超越现实的琐碎?


每天打开手机,点开一条条弹窗信息,似乎总能看到几条让人感到心气不顺的信息:全球疫情严重、美国纽约地铁站发生大型枪击事件、俄乌战争冲突加剧……在各类社交媒体和资讯平台上,人们几乎每分每秒,都能了解到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悲剧性事件。


个体的灾难时刻都在上演,新闻信息的不断冲刷,与更加碎片化和极端化的表达,让人们始终处在一种流动的焦虑和无力之中。而我们又同时深刻意识到,无论是战争、还是疫情,我们都无从逃离所处的时代。


巨大的焦虑与情绪低落,催生了一种普遍化的政治性忧郁,其重要表现是,个体感到无法掌握自我的命运。据美国《科技时报》报道,每天浏览社交媒体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患包括焦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出60%。

因此,学者方可成呼吁,我们不必“实时”关注事件的进展,因为“真真假假、夸大其词。挑动情绪的信息,会白白消耗你的能量。”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暂停的权利。


而一条可窥见的道路是,人们正试图通过阅读,暂时从痛苦的琐碎中摆脱出来,并增强对现实命运的掌控力。


据北京开卷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文艺类书籍码洋比重明显扩大,文学、艺术、传记三个细分类在一季度呈现正向增长。在非虚构类作品中,《枪炮、病菌与钢铁》《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分列前两位。


此前,由于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2020年图书消费人数增速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3.8倍。其中95后群体5.3本的人均阅读纸质图书,远超4.7本的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


极大的阅读热情背后,显示出全球疫情、俄乌战争的动荡局势下,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秩序的关注。


在不断攀升的阅读量中,《鼠疫》《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和《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等疫情相关读物销量屡屡创下新高。


“这两年读了很多关于医疗和时代主题的书籍,最近看的就是《瘟疫与人》。”在南京的苏阳因为疫情,减少了假期出去游玩的频次,转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阅读,《流行病调查局》《大灾变——自然灾害下我们如何生存》……都被苏阳仔细翻阅过,摆放在一角。


曾有读者评论,学理是躯干,学文则是内里。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或许能满足温饱,但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中,若缺少了人文社科的熏陶,则易导致内部的崩溃。


“特别想了解我们身处的时代,尤其想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知道的越多,好像就越没那么焦虑了。”苏阳很赞同罗翔说的一段话,我们在书籍中逃避世界,营造世界,也超越世界。


02 虚拟的文学世界与增强现实


虚拟的文学世界,究竟如何反作用并增强现实,随后超越世界?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神经实验室一项研究证明,经常阅读小说的人有更良好的社会认知。


同样,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多伦多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名誉教授基思·奥特利认为,阅读小说的时候,读者在共情之下会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像上了一节如何理解别人的课。


他把小说比喻成心灵的飞行模拟器,飞行模拟器让飞行员不用离开地面,就可以练习飞行。而读小说的人在没有和真实的人发生互动的情况下,就已经在练习自己的社交能力了。


因此,文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体验的探索。我们能用小说里丰富的人生去面对世间的不确定性,也能更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故事。


就像小说《偷书贼》中,犹太女孩莉赛尔在“二战”期间,忍不住偷书,依靠书籍来振奋了灵魂,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同时,阅读,也是一条最容易的上升道路。


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全民阅读的风尚。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3%,较2019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阅读率都有提高,而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图书。

聚焦小镇书写的“中间代”作家阿乙曾描述过自己成长中的阅读状况,在26岁开始写作之前,他的阅读量不足10本书。这一情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普及化的阅读,不断地将历史的经验内化为人的动力。


例如近些年来,拼多多的“为你读书”先后向新疆、青海、贵州等多个省市的偏远地区捐赠了十万余册图书。在将阅读带回乡村的过程中,江西社埠村小学的风气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见到老师,这里的孩子们会主动问好,纪律和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小了。”


而湖北恩施新塘乡双河镇河溪小学,学生们挤在阅读室,拿着笔记本誊抄喜欢的段落,或是和同学交流分享。作家走走给他们上了一节阅读课后,想到那些孩子们写的文字,在下山的盘山公路上,潸然泪下。

李云丰 摄

自由丰富的文学世界,终将化为内心的力量,最后作用于行动,帮人们应对更纷杂的现实。


03 阅读的尽头是什么


不过,阅读的尽头是内容。想要借助文学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重要的还是要读优质作品。


在浩繁的书海中,读者能轻易根据师长、博主与平台的推荐,挑选优质书籍。但这也从侧面显示,作家与读者之间、作者与作品销售之间存在壁垒。


目前大多数电商平台主要从图书销售方面赋能。抖音开展大量图书直播带货,去年图书销量同比增长312%,消费人数同比增长205%。当当网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活跃用户同样同比增长,四五线城市增长最快。


但如何打破那层壁垒,让优质图书背后的作家直接被读者看见?


4月20日,拼多多宣布启动第三季“多多读书月”,在拼多多APP上搜索“多多读书月”直达活动页面。本次持续一个月的“多多读书月”,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化联动的方式,拼多多继续以亿元读书基金投入百亿补贴、焦点banner位等重点资源,上线500万册正版经典书籍的“多多读书月”专场活动页面,发布《2021多多阅读报告》及“多多读书月排行榜”,并继续落地“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众声创作者”沙龙等。

“相比于明星艺人,作家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才华和成就更需要被市场认可”,拼多多选择把作家们聚集起来,创立“众声创作者计划”,这取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经典名句——这岛上众声喧哗。


在2021年刚开始的尝试里,“多多读书月”采用C2M模式,具体包括参与“众声创作者计划”的作家可以免费开通专属品牌页,进入读书月的众声创作者书单。同时,平台无偿投入流量资源和运营小组,与作家加强沟通,帮助更多优秀作家、优秀的图书直接面向大众。这其实相当于直接从图书内容端发力了。


例如首批入驻的作家刘子超,其代表作《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在“多多读书月”第一季中,仅5个小时便售出1000册,随后进入了站内旅行类畅销书前三之列。新作《午夜降临前抵达》也在之后的活动中进入站内文学畅销书前十名。


同样的,“平价正版公益联盟”、以及与商务印书馆、译文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个知名出版社挑选的优质图书,也在从内容挑选和保障方面,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后浪出版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两季活动期间,后浪店铺销售至少提高了2倍……活动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买到更多实惠优质的好书,也有利于权威出版社、出版公司拥抱线上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更多作家的天赋才华、更平价、更丰富的优质书,正通过一条快捷的通道,被读者和市场看见。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学者杨照曾说,“许多过往的道路和选择,回头看也许路径很清晰,但在当下都是困境。”同样生活在撕裂时代的尼采也一再表示,我们不应该因为个体命运的无常, 去否定生命的价值。


无论是直线前进,或是曲折到达,当下所经历的都是生活。但在快速变化的现实中,我们起码能用一本本好书,来平定内心的风波。或许,山那边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能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曲折不定的现实中,我们如何登上渡风波的方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