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答苏子瞻简

2021-05-05 05:05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回苏子瞻简

王安石《王临川文集》

【原文】

得秦君诗,手不能舍。叶致远适见,亦以为清新妩丽,与鲍、谢似之。

不知公意如何? 余卷正冒眩,尚妨细读。

尝鼎一脔,旨可知也。公奇秦君,数口之不置; 吾又获诗,手之不舍。

然闻秦君尝学至言妙道,无乃笑我与公嗜好过乎?

未相见,跋涉自爱,书不宣悉。

【今译】

看到秦观的诗,爱不释卷。

我的门生叶致远刚才看了,也认为诗清新妩媚。与鲍照、谢灵运的诗相似。

不晓得您的看法怎样?其它的诗卷由于我头晕,还不能仔细阅读。

不过尝了锅中的一块肉,就可知道一锅肉的味道了。

您很欣赏秦观,称赞不已;我看了他的诗,也爱不释手。

然而听说秦观曾经学过中肯的言论和高深的道理,不会笑话我与您的爱好太过头了吧?

没来得及相见,你正登山涉水,要自己保重,我这里不多写了。

【赏析】

《回苏子瞻简》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回复苏轼的一封书简,是王安石给苏轼的回信,谈论秦观的诗,赏苏轼信中所推荐的秦观诗作 。

王安石的文章向来快人快语,而此信却婉转曲折,亲切平和。虽说是尺幅小品,但纸短情长,使人多能体味在苏、王两位文坛大家的交往之中相互敬重、珍惜友谊的情深契合之意,堪称苏、王晚年交谊翰墨的力证。

苏子瞻:即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

秦君:指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河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宋哲宗祜年间任太学博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有《淮海集》。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婉约词大家。当苏轼往来京口附近时,秦观曾来此相会,有唱和之作。苏门四学士中,秦观与苏轼过从最密。苏轼名句“竹外一枝斜更好”,即是《和秦太虚梅花》中语,作于元丰七年。

叶致远:即叶涛(1050-1110),致远乃其字。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1073)进士。神宗召廷试,赞叹其才思过人,于御屏上书:“文章叶涛”,授为国子直讲。历太学博士、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宋史》卷三五五有传。叶涛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的女婿,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改革政务,颇得臣民赞颂。王安石退居金陵时,叶涛曾往从安石学诗文。王安石有《招叶致远》诗:“白下长干一水间,竹匀新笋已班班。明朝若有扁舟兴,日落潮生尚可还。”当时叶住在长干里一带,朝夕之间,可以乘舟往还。


答苏子瞻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