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热爱生活,Berkeley学长的一些零碎的建议和总结

牛津的冬天短得像只有那一天的雪,三四月份天气渐渐温润,复旦的花可能也已经开了。博士申请的事情几近结束,心里也慢慢暖和起来。但生命前十几年无忧无虑的自由已经消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能找回来:如果高三时担心高考,大学四年担心留学,博士五年担心毕业,博士毕业担心教职······这样就在可见的未来没有自由。因此自由只能从里面来:每个阶段享受每个阶段的事。或者像 A. Rubinstein说的,“无条件地热爱生活”[1]。
反驳:“但你必须要有足够强壮的大脑,是像Einstein, Rubinstein, Grothendieck那样的天才。”反驳的回应:“那么,如果没有强大的大脑,是不是就永不能有自由?1.大脑的结构可以变化,你是你自己所相信自己所是的,如果不是Mozart,或许可以向着Beethoven; 2.你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天才,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也可以有自由。”但是必须承认,这确是很难。但是走难的那条路总归是好的[2]。
我想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所以在本科学习数学,也关心物理。申请数学博士。一共十几个学校,收到了UC Berkeley, Duke, UIUC等六个学校的正式offer,两个学校的教授非正式询问,另有三个学校在waitlist中。决定去Berkeley做数学物理。
一些或许会有帮助的关于申请的零碎想法:仅仅因为我这样做并且去了对自己合适的学校当然不能说明以下做法很有作用,仅作参考。这个世界就在那,对别人参考价值最大的恐怕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眼中世界的诚实描述,自己对于眼中世界的看法退居其次。因此我只能说我做了什么,不能说哪种做法有多么大的用处。
大略确定要做什么方向之后就开始看学校,一个一个看哪些学校什么教授做什么,礼貌地和教授发邮件交流,介绍自己,问问未来几年是不是招学生,然后根据回复慢慢确定申请哪些学校:挺花时间,从八月到十一月,前几十名的学校一点点看过去,在找暑期科研时其实已可以先看一遍,这样之后会略微轻松;介绍自己成绩如何、做过什么科研、喜欢什么方向。【题外话:教授们的主页上内容非常丰富,如授课笔记、论文、非学术文章等。即使不考虑申请,平时学习时这些都可以是十分有用的材料。】
试着找到老师在学期中和暑假里做合适的科研:可以是自己本校的教授小组、本校自有的科研项目、其他学校/国外学校的教授;礼貌地发邮件介绍自己问是不是有科研机会。
真诚地写个人陈述:做过什么,想做什么,为什么想做,有意跟随哪些教授,对自己想做的东西有哪些理解;可以找一个确定申请的学校先写,其他学校略作修改;简历和个人陈述修改了很多遍。
不同学校要求的文件不同,每个要求的文件都认真写,和个人陈述一样认真:包括个人历史陈述,自己上过的课程介绍,还有网上申请的所有表格。
申请提交后可以和之前交流过的教授再做交流:例如说自己已经提交了申请,耐心等待您们的决定。
大部分学校都要求TOEFL、GRE、GRE SUBJECT,因此尽早考完,例如GRE SUBJECT考试事实上可以在大二开学那几个月里考。
感谢父亲母亲在过去现在未来里对我的影响和帮助,他们让我是我,让我在材料里表现出我,支撑我走我的路。
谢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和mentor(MIT数学博士)的细心指导:1.他们一开始给了我对申请流程和重要部分的总体介绍:五月份开始,到六月七月八月的暑期科研,九月确定学校,给教授发邮件,写个人陈述、简历,十月十一月填网上申请表格。
2.帮助我找到合适的暑期科研:他们看到暑期科研的重要性,协助我发送邮件找到和我方向对位的科研项目。科研的老师之后也是我的推荐人之一。自己觉得这应是申请材料中挺重要的一部分。
3.对学校选择提出意见:虽然最后还是自己拿主意,不过他们也让我心中略微有数,最后也决定试着申请排名最高的几个学校。
4.多次耐心有效地交流个人陈述历史陈述简历等写作:包括简历的总体框架,个人陈述的各个细节,英文表达。
5.他们也让我的各种琐碎问题有了着落:申请中除了上面这些主要部分,还有很多时不时出现的小问题,有培训师老师和mentor的过往经验让它们有了解答,虽然是小问题,但是给了申请很大的方便以及心理安慰。
没有这些帮助中的哪一个,我之后的道路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以后还有很长的路,希望有机会和能力让知识的边界变得清晰又模糊,慢慢走向远方起伏的群山。
[1]Rubinstein, A. (1973). My young years, Alfred A. Knopf.[2]Rilke, R.(2001). Sonnets to Orpheus,with,Letters to a young poet, New York :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