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方方日记的思考

2020-04-29 11:26 作者:Alarak09  | 我要投稿

关于这个吧,我感觉在武汉疫情爆发的初期,方方以一个人的角度,去对疫情的理解,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关键的问题在于后来的疫情控制住后,同时对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等无数人的付出仅仅一笔带过,并没有看到疫情之下的完整的人生冷暖,同时没有看到很多人的付出与辛苦,这一点,我就对于后面的日记的态度是一笑而过。


很多东西如果当成一个日记来看,那就可能没那么多纷纷扰扰。只不过火速出版这个事情,让人看到了一丝魔幻,很难让人不会往其他方面去想。至少,我觉得舆论环境在国外太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一种,类似于大衣哥村里那些邻居一样见不得你好的一种人性。


这次疫情,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风格和春秋笔法存在主观判断部分的同时,也对于那个时代对一代人造成的阴影是多么的大,有一定的体会。


但是,


人之为人,立体在这一幅历史画卷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人心,包括自己。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当下言行真正的影响,也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责任所在。


面对巨大的恐惧时,有的人会否认也会不知所措;在危险来临时,有的人想控制并期盼心想事成。我们按着自己想法来要求着别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越是危机时刻,期望(幻想)越大,对他人的处境,有的形成感召,赋予我们非凡的勇气;有的会形成怨气,赋予人喷子的暴烈。但是那些人往往不知道的是,资源有限会放大所有人的局限,大多数以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很多往往做不到;但是有的以为自己做不到的,往往能做到。我们要如何去要求自己去思考和理解,这是一个长期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人无时无刻都在区分群体来简化世界,比如湖北的,武汉的;比如SARS来袭时的北京的,河北的;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着已知,会为了已知而饥不择食,然后制造更多的未知。当未知导致焦虑时,又急切需要一个出口来缓解,无逻辑的行动往往是这个出口。人有特权,但生命没有特权,有时候群体共鸣来得特别猛烈,但也消散得很快。别人的故事,也许就是自己的故事。无论勇敢、懦弱、坦诚、善良、无知、狭隘、周密、宽容、鲁莽等等情绪,都是人类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面相,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的面相,只不过别人替我们完成了这个呈现。在这次疫情,人性才有机会得到 360° 立体呈现。看到了人的各种可能性,也就看到了生而为人的局限和潜力。也看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中伟大与愚蠢同在,神性与阴暗并存。种种局限的两极,拓展了人性的深度,这是不幸的来源,也是我们最根本的幸运。


最后,祝福我们,

美好是因为克服美好的恐惧,

美好是因为无视美好的逝去。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努力 。


方方日记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