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人现在真急了

2023-08-09 22:29 作者:PeterCai彼得  | 我要投稿

看到公告牌一篇新文章,写的很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读后感。老实说,如果是5年前看到,我甚至都不敢相信是自命不凡充满骄傲的billboard家会写的,看的出来,美国人现在真急了。


文章标题是:流行歌星不再像以前那样流行——唱片公司对此有打算吗?(Pop Stars Aren’t Popping Like They Used To — Do Labels Have a Plan?)



原文要付费观看,所以大概内容我总结概括一下:


1、音乐行业的高管们对难以挖掘到有潜力、可突破性发展的新人的现状感到愈发悲观。


2、他们一致认为Olivia Rodrigo是最后一位凭借多首热门歌曲取得巨大成功的流行歌手。


3、尽管进入Billboard Hot 100单曲榜前十名的新人歌手比去年同期多,但专业人士仍然不看好行业发展。


4、一些人指责是唱片公司的决定导致了行业缺乏重大突破。


5、大家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包括广播电台等大众媒体的衰落、TikTok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内容的过度饱和。


6、高管们认为,热门歌曲不会产生像以前那样的影响力,流行歌手们需要与观众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歌曲。


7、听众需要并渴望真正有內涵的新人,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让大家可以真正了解他们,买演唱会门票,买周边商品。


总而言之,就是美国像过去那样巨星批量产出,不断引领和创新流行文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引发了包括Billboard主编和行业其他高管们的一致担忧。



说实话,甚至都不必混迹行业内部,就我一个行业边缘的小媒体人都早就观察到了这个问题。不光是美国传统媒体的落后和死板,资深艺人的老化,就连年轻艺人都表现得缺乏曝光欲和引领潮流的动力。



究其原因,首先当然是tiktok短视频对传统音乐行业的冲击,这点利害程度不可估量。以前大家的听歌路径,无非就是从itunes、spotify和Billboard Hot 100这些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榜单上,或者Rolling stone等杂志上发掘新歌,以及从关注的艺人的新专辑宣传和电台打歌上获得新歌的讯息,然后再去搜索全曲或者全专来听。


现在由于tiktok的风靡,几乎都变成了识歌不识人,听歌只听核心。既不需要知道歌曲是哪个艺人唱的,也不必听完整版,只捡那最抓耳的十几秒来用就好。



其次,还有被选举政治下政治正确的大氛围绑架,大部分艺人只敢做讨好好莱坞基本盘的动作,而不是从真正的个人喜好和私人审美出发。顾虑多了,个性化表达也就受限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歌手的MV只敢找黑人或者跨性别演员合作,高矮胖瘦多种族乍现,经纪团队制作人舞者当中也必须符合多肤色多性别多性取向的特点。像《老友记》那样剧终都快20年的经典剧都会被翻出来“鞭尸”,指责它主角人种不够多元,更别提分量不及它的小小音乐录影带。


当然,受牵连的还有歌词,一不小心就会冒犯很多人,所以作词人只能选择符合当下各种“运动”特点的内容来攥写。而更多的艺人也选择对私生活“封麦”,不出现就不会被骂,不犯错评论区就不会沦陷。所以,近几年我们看到的绯闻少了,街拍少了,歌曲diss少了,骂战少了,争议也少了。于是,当所有人都逐渐趋同,愈发保守,偶像特质隐没,那还有啥“追”的必要,不如直接躺平拖走。



最后,就是美国人才晋升渠道的老化与失能。举个例子,作为《美国偶像》的老观众,这个节目中曾经诞生了肥K Kelly Clarkson、木头姐Carrie Underwood、肥花Jennifer Hudson、Chris Daughtry、David Cook、Kris Allen、当爷Adam Lambert这些我超爱的艺人,后来都买过他们的专辑。但从2002年首季播出开始,迄今21年了他们仍然在不知疲倦地玩老一套,听说今年21季都播完了,这几年从FOX搬到ABC照样毫无水花,节目形态也依旧是老样子。



就说被大家天天骂不争气的内娱,这十几年下来,都经历了好几代的更迭,从模仿《美国偶像》的《超级女声》,到过去几年兴盛一时的《创造101》《青春有你》等爱豆选秀,再到今年开始的《青年π计划》《舞台2023》,形式上不断追赶和创新,视觉呈现、后期制作都十分精良。


从单纯的唱歌比赛到团体选拔,逐渐还加入偶像养成和真人秀的部分,甚至最新的还有闯关生存模式等等。即便还未诞生真正能独当一面引领时代的歌手,但至少形式上都能做到保有新鲜感和年轻化,契合年轻人的真正需求。



而反观美国,除了美国偶像,the voice也好,SNL,各大脱口秀也好,包括各大颁奖礼全部都尽显疲态,他们做的有气无力,我们观众也审美疲劳。于是,人才的曝光量大大减少,获得一飞冲天的知名度的可能性也降低,好的艺人在主流娱乐场出不来,就只能朝tiktok网红发展了。 


其实美国的流行工业是很完整很成熟的,过去一直在良性循环中,才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时代巨星。但无奈整个音乐生态慢慢在老化,又没有政策制定者或者行业权威出来引导和纠正,单纯依靠市场的能力又力不从心,导致它逐渐从国际市场淡出,甚至未来连美国本土市场都极有可能不保。因此,未来5-10年肯定是决定性的,非常值得观察。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写说,随着美国国力的快速衰落,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美国流行文化中心的地位正在急剧下降与被取代中,世界正在从美国一枝独秀逐渐转变为全世界集体平庸。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娱乐行业,贸易、科技、体育各行各业皆是如此。当美国老一辈歌手演员逐渐淡出舞台,新人就只能各凭本事跟别国艺人公平竞争了,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大家几乎都站在同一起跑点。



必须承认,美国是称霸世界几十年的超级大国,战略眼光和居安思危的能力肯定都是不能低估的,是一个很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所以才会出现billboard今天这样警示性的文章,未来也会涌现更多。


但能不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这可能就不是好莱坞几个高管能决定的了。



更多欧美资讯,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美国人现在真急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