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之三:从哲学史作者开始便大放厥词
先说,这篇里每段话都很惊世骇俗。Warning! 看一本讲哲学史的书,从作者对苏格拉底的判断就能知道作者水平高低,当然他们也会讲到我们的老孔,这个地方也可以作为参考。而国内的所谓哲学史,因为自己从小这块了解多一点,通过作者对王阳明的评论就可以对作者水平有个基本判断,而且真正厉害的作者一定会大力推崇老庄,同时对孔子有中肯的评价,但就目前看的中国哲学史没有这样的。 不过这也是鸡蛋里挑骨头。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是不会想写哲学史的。罗素这个时候就略显躺枪,但罗素是以数理逻辑为本,他是优秀的数学家,写作也很擅长,但他的哲学还是比较世俗平庸的。他太现代化了,他都能讲通勤了,懂的都懂。 【其实判断一个哲学家水平的高低还有一个特别暴力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直接,算我的一家之言。我还不太好意思拿出来说,但有人一定明白的。】 其实老子什么都好,就是老子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很多伟大的哲学家,这里用词是伟大的哲学家以区别于一般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都用对话录的形式记载的,这也很符合常理,真理需要辩论和交流。但老子的道德经是论述文章,不是对话体,很可惜。其实庄子的对话也不多,这倒也符合老庄的思想。 其实,孔子也师承老子,王阳明也师承老子,庄子当然不用说了。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发源,正如苏格拉底是欧洲哲学的起源。后来孔子以后老子就失传了,孟子很偏,程朱理学也走偏了,到王阳明才再将老子的思想捡起。至于佛教才印度传入,到六祖惠能,已经基本算是道家的学说了。 中国所有的学说都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子。对,就是这么惊世骇俗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