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真题难度解析、课程辅导【考博必知】

一、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招生导师、考试科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即2014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有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3.非学历教育(有硕士学位证,无毕业证)的专业学位人员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在报名截止前(2019年12月16日)获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5.现役军人报考,按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6.有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书面推荐。
7.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规定。
【报考类别说明】
1.博士生学制为4年。
2.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类。“非定向就业”的考生人事档案须转入我校,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我校,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的考生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我校。
3.在录取前,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须与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签定三方协议;拟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与首都师范大学签定双方协议。
二、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历年复试分数线(@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1.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往年平均报录比约在8:1左右,竞争非常激烈,准备报考的考生一定早作准备,科学备考。
2.从往年数据来看,初试当中,外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较大。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而导师更看重的,也是你的专业能力。而在专业课的复习备考当中,了解招生院校的考博“信息”和“方向”要远比单纯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更重要。
【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为:2019年12月2日9:00—12月16日16:30(2020年招考)
2.网址:中国研招网
3.报名费200元/人,采取网上交费方式
4.准考证由考生在报名系统中自行打印,具体事宜见研究生院网站后期通知。
三、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参考书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黄楠森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5.《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6.《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 张蔚萍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7.《毛泽东、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8.1994年以来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文献。
9.《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 张蔚萍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
10.《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王树荫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一、二、三卷
马老师推荐阅读期刊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老师解析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地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马老师温馨提示:参考书该怎么读才能更有效果?
(1)通读教材;
(2)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方向;
(3)结合教材细读,分析复习重点,琢磨该往哪个方向做笔记和思考;
(4)不断融会贯通,该记的一定要记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该理解的要理解,最好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教材所讲观点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
(5)除了看专业指定书目,还可以多看看所考学校老师的专著、论文;
(6)根据真题、复试题目等出题方向,找一些相关论文和好文章,记好笔记,多积累,多思考。
四、首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复试安排(@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达到学校与院系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1)复试方式、比例:
我校采取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2)复试内容:
①考生复试材料综合评定;
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③外国语口语、听力测试;
④专业水平面试;
⑤部分院系加试笔试;
⑥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复试提交材料:
考生需在复试资格审查时将以下材料提交至报考院系。
①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②最后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
③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④报名信息表。网报成功后自行下载打印并签字,报名信息经本人签字确认后,不能更改。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报名信息表须有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署的报考意见并加盖公章。
⑤两份专家推荐书。在报名系统中自行下载并请专家填写。专家须具备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
⑥硕士课程成绩单。成绩单由考生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公章。
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若提供复印件须将论著的版权页一同复印。
⑧硕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考生提交。
⑨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考生提交,复印本人信息页及注册章加盖页。
五、授课体系(@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