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说,秦朝二世而亡,虽死犹生?

2023-07-06 09:25 作者:暴富研究员  | 我要投稿

不得不说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个大神,他老人家这一辈子干的事太多了。

一、秦首次实现大一统,并将大一统的观念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

几代秦王打下的家底,到嬴政这一代,

六国加一块都不如秦国的土地多,

六国兵力加起来也不如秦国。

统一六国,势在必行!!!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

共计10年的时间,

秦始皇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

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二、政治制度: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这些政治制度都被后世历朝历代所继承。

皇帝制度

皇帝”这一称号渊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秦王赢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

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太尉掌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

三公分别对皇帝负责。

九卿是在丞相之下设立的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员,

各有自己的职责,以处理日常事务,

大事总汇于承相,决于皇帝。

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

权力要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

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随着秦帝国不断开疆拓土,秦朝末期增加至四十郡。

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

设郡尉掌军事,

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

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秦律

秦律是中国秦代法律的总称。秦孝公时期实行商鞅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刑律及其它方面的法律。秦律以重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规定了严酷的刑罚。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云梦秦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


三、经济制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土地私有制

统一货币

一个国家,七种货币,如此混乱,政哥不能忍。

朕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形成!

秦统一前,货币非常复杂,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计算单位也很不一致。

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货币为标准,统一全国货币。

具体措施:

规定货币为两等,

上等为黄金,以错为单位,

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这就是“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

以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

同时,每年二月对全国度量衡器进行鉴定,以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和统一。

车同轨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

修秦直道,以咸阳为中心,将全国各地联系起来。

四、文化制度:书同文(焚书坑儒负面影响偏多,这里强调的是秦国的先进制度)


书同文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怎么能容忍国内有折磨多文化体系?

这严重的影响国家政令的传播。

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

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


五、经略边疆:修建长城,防御匈奴、征服越人,开凿灵渠。

修建长城,防御匈奴

匈奴族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对秦朝构成重大威胁。

一方面,秦始皇任命蒙恬为主帅北防匈奴。

率兵驻守上郡,长期经营北部边防,为保守秦都咸阳的安全。


另一方面,始皇帝下令修缮长城。

秦朝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边界长达万里,

匈奴人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移动速度快,

没钱花了,就骑马过来抢一把,

凭借骑兵的优势匈奴人抢完就跑,秦国防御需要数目庞大的军队,存在很大困难。

为了更好防御匈奴人南下,秦始皇下令全面修复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

并将其相连,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泌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长城修建后,匈奴人劫掠成本急剧攀升,

必须先从长城打开缺口,如果劫掠时间过长,缺口被修复,几乎是有来无回。

即使缺口没有修复,烽火台的预警作用也让边军快速集结,

匈奴人想要像以前一样,抢一把就跑几乎不可能。


征服越人,开凿灵渠

在南方,秦始皇发动了对越人的战争。

(越是当时自长江下游直至南海交州湾沿海地区居民的泛称)

秦并六国后,派尉屠睢统军 50万,继续开拓东南、南部沿海地区。

秦军经过三年苦战才基本完成征服工作。

秦始皇为了支援征服南越和西瓯的战争,

命令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桂江上游漓江之间的交通,

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将越族打败。

秦朝给后世留下太多遗产,秦人的智慧也在时间长河中代代相传。


为什么说,秦朝二世而亡,虽死犹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