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乔布斯、雷军等商业大佬的用人原则:尽量选择最聪明的人,太划算

2022-02-13 15:28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乔布斯说他喜欢A级人才,这样的人不需要老板去呵护自尊心,他们能够自发的把工作做好。

雷军也分享过自己的用人经验,他表示一个聪明人的工作价值相当于10个甚至50个普通人的工作价值。

还有贝索斯、马斯克、苏世民、任正非等商业大佬,都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比如马斯克就强调,“我只让最聪明的人为我工作。”他还说,“一个人要不就是加入一家精英汇聚、尊重人才的公司;要不就是和一群乌合之众工作。”

这是一个重要的用人原则。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是葛大爷在《天下无贼》里的著名台词,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真理。当今社会,从国家到城市,从企业到各个机构,大家都在争夺人才。

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商业价值的显现,人才也越来越回归到本来应有的待遇水平上。

我们看华为公司的创业成功,可以说就是任正非人才策略的成功——对知识分子、工程师的高定价,一直是华为的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好的人才一定是“贵的”,有些人才甚至不能用价格来衡量。对企业而言,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聪明的人才,是很划算的。

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司里,“一个顶一万个”这样的事真的存在。比如程序、技术方面的问题,一大堆的普通程序员都解决不了,或者说他们的代码又多又经常出问题。而一个顶尖的程序员,只用很少的时间和很少的代码,就能解决好问题,而且很稳定。

记得王兴就吐槽过宝马和特斯拉的代码差距,说一个有3亿行代码,一个只有1000万行。

所以互联网公司发展快、赚钱多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们懂得人才的价值,它们有优秀人才的规模优势。

如果一个城市和国家能够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那它必然也会发展的又快又好。

所以,做企业的人要非常重视人才的问题,如果你的企业里的人才质量和规模比竞争对手有优势,那你赢得竞争是很正常的事。

黑石的苏世民就曾表示,公司就像是打美式橄榄球,“有的人,你把球扔给他们,球就会从他们身上弹开;有的人则像手上涂了胶水,接球稳健、做事靠谱。”

如果你的公司里以前者居多,那公司很快就会无法正常运转,并让你疲于奔命,四处“救火”。

而苏世民给出的建议就是用人就用10分人才,“要么继续经营一家没有前途可言的中等公司,要么清除掉自己一手打造的平庸队伍,让公司获得重生。如果你充满雄心壮志,就必须为公司招募9分人才和10分人才,并委以重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员工都是10分,这也不现实,8分、9分的人可以去做执行……但你必须保持10分人才的规模,让他们成为你的左膀右臂,去独当一面。

实际上,越是优秀的人才,其管理成本就越低,他们会给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优秀的公司都是由优秀的人组成的,从亚马逊到谷歌,从苹果到华为,这些公司对员工的筛选都是非常严格的。

贝索斯说,“我一直只与自己钦佩的人一起努力工作,并且我鼓励亚马逊人也同样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不容任何浪费。”

任正非经常提到一句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是强调优秀人才的作用。

因此,老板对人才无论有多重视都不为过。要知道,一个月薪5000的人才与一个月薪20000的人才,不是说人有多大的区别,而是他们各自带来的价值贡献有很大差别。


乔布斯、雷军等商业大佬的用人原则:尽量选择最聪明的人,太划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