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国铁机车(7)—韶山7B型电力机车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货运列车牵引定数也在不断上升。面对这种情况,铁道部于1993年对《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进行了修订,要求"繁忙干线上旅客列车的最高时速140公里,货物列车最高时速90公里","货运电力、内燃机车的最大轴重增加到25吨",1995年12月又发布了《铁路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在2000年前在京沪、京广、京哈、陇海等主要干线率先开行5000吨级重载货物列车,以提高货运列车牵引重量和速度。为发展重载货运干线机车,中国铁道部于1996年正式立项对25吨轴重的货运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进行研究和试制。
根据铁道部统一要求,株洲电力机车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大同机车厂、北京二七机车厂分别拿出了韶山4C型电力机车、东风8B型内燃机车、韶山7B型电力机车以及东风7E型内燃机车的25吨轴重机车设计方案。这就引出了本集故事的主角-韶山7B型电力机车。
诞生之时
根据铁道部的指示,大同机车厂于1996年完成了基于韶山7型电力机车的25吨轴重的韶山7B型电力机车的技术设计。

机车延续了韶山7型电力机车BO-BO-BO轴式的设计,功率4800KW,最高运行时速100km/h,持续速度48KM/h,采用晶闸管两段串联相控整流桥调压方式、功率因数补偿、再生电制动并延续8K型电力机车“单元化、屏柜化”的设计思路。为满足25吨轴重的设计需要,机车增添了十块总重约12吨的配重压铁,其中可以卸除的六块压铁总重11吨。机车可根据需要取消压铁,改成轴重23吨、总重139吨的机车。
1997年12月,大同机车厂完成了两台韶山7B型电力机车的制造。1998年3月,两台机车配属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开始在南昆铁路进行10万公里运用考核试验,担当昆明至威舍间的货运牵引任务 。完成运行考核后,韶山7B型电力机车于1999年6月先后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环形铁道、北同蒲铁路大同至太原区段,由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进行型式试验和动力学性能试验 。完成所有试验项目后,两台韶山7B型电力机车配属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坤局坤段)投入南昆铁路运用;至2003年,机车返回大同厂进行大修之后改配属柳州铁路局(今南宁铁路局)南宁机务段。2002年1月,韶山7B型电力机车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


出师未捷
受制于当时的铁路发展政策以及线路条件,除东风8B型内燃机车外,包括韶山7B型电力机车在内的其余三款机车都仅试制两台而未获批量生产。
先行一步
2005年3月17日凌晨2时30分,配属柳州铁路局(今南宁铁路局)南宁机务段的韶山7B型0001号机车,牵引45224次货物列车(编组57辆,总重4471吨)经由南昆铁路运行,当列车运行至汪甸站至田丁站间K255+200M处时,因铁路左侧山体突然滑坡,司机停车不及,导致机车及机后第15、16位车辆脱轨,机后第1~14位车辆颠覆,中断正线行车28小时;SS7B-0001机车报废,车辆报废13辆、大破3辆、小破1辆;直接经济损失约480万元人民币。构成货物列车脱轨颠覆重大事故。



孤身一人
韶山7B-0001号机车报废后,全路就只剩下了韶山7B-0002号机车。而他依然奔驰在南昆线上。据称韶山7B-0002号机车已经经过了技术改造,技术标准与韶山7型电力机车一致且涂装也变成了韶山7型电力机车的涂装。在韶山7B型0002号机车与韶山7型0082号机车在南昆铁路南宁到百色区间先后完成X248/247次行包快运列车以及货运列车牵引交路后,于2017年12月底调离南昆铁路,其后在2018年春转配至柳州机务段。


结束之时
2020年1月,仅存的韶山7B型0002号车因车况原因,连同部分韶山7型电力机车一同停止使用并被报废。报废后的韶山7B型0002号电力机车被堆放于南宁机务段南宁南机务折返段内封存。

结语:
作为中国铁路第一代25吨轴重的机车,韶山7B型电力机车的命运十分多舛。纵使他没有被量产,也已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中国铁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