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神,我蚌埠住了

以前,我本以为被tx垄断的游戏市场,很难再有一个游戏能冲出王者荣耀的魔爪,但有一个游戏做到了,那就是原神。除原神以外,基本没有一款游戏能与王者荣耀抗衡。我看了很多关于原神这款游戏本身的评价,都是说很好,但也有很多缺点,可都没有说原神到底哪里不好。现在我终于是蚌埠住了。
在我眼里,原神的总体评价是——一款优秀的国产商业产品。
原神的优点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一方面,他本身具有过硬的制作水平。无论是蒙德、璃月还是稻妻,它们的背景音乐都独具当地特色,而且很大气,能起到良好的烘托效果。
当我第一次登上稻妻听到这bgm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川桑,家乡的Sakura开了(doge)

以及在作画上,我本来应该是原神的开服玩家,但看到人物模型后就退游了。这些人物让我不太舒服,给我一种除了几个大长腿好像都被幼化过的感觉。但是,直到我再次走上提瓦特大陆时,它夜晚的星空真的惊艳到我了。不仅是星空,还有第一次探入璃月,我也被这种水乡的风景吸引,

另一方面,mhy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个尝试也明显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原神是一款开放世界冒险游戏,这在中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还少有哪个大厂家敢淌这潭水;而且,大部分的开放世界型游戏都需要比较高的配置,越高的门槛就意味着越少的受众。mhy不仅淌水了,还在水面上盖上了一栋楼,这栋楼在国内前所未见,每个人都被它的新鲜风格吸引。这些被吸引的人大多数能成为玩家,因为原神的配置相对其他同类型的游戏来说,是比较低的。

最令人吃惊的是,原神做到了王者荣耀始终无法拿下的硬伤——国外市场。如果仅是日本、韩国这些邻国的市场热门还好,毕竟我们之间还有类似的文化,都有着相似的acg圈子。可你能想到这款游戏在欧美也倍受欢迎吗?它甚至在安提瓜和巴布达占据过热销榜第一名,你知道这个国家吗?是的,我也不知道。它还是阿塞拜疆的游戏热门,阿塞拜疆是个什么国家?核平的国度啊,原来他们也玩原神。

既然能获得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就不再是原神和mhy一家的事了,这更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国还少有一款在国外市场很吃得开的游戏,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Tx在欧洲有一款类似于王者荣耀的moba型游戏strike of kings,热度还算不错,但从其游戏内容里能明显看出来,这只是一款割欧洲韭菜的游戏。而原神确实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了,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文化输出。至于这种文化输出的力度、深度如何,至少还没到达我理想的标准,可这并不是原神所必需的。
关于原神的缺点,我不懂什么机制设计方面的问题,虽然在跑图、做任务时总是因为种种原因高血压,但事后一想也认为这是游戏乐趣的一部分。但是我能明显感受到一个缺陷——(以下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因为到现在我好像还是少数。)

这貌似是mhy游戏的通病,我以前玩崩坏三的时候就一直不适应,也是驱使我退坑的最大痼疾。我知道崩坏三的剧情是小学生水准(我现在不玩了,可能现在会好吧),我虽然是剧情党,但也不太在意,因为这游戏的重点就不是剧情,剧情大都是为整活服务的。而且还有姬子大战空之律者这种,比较不错的角色刻画。但到布洛尼亚变成理之律者时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了。为什么布洛尼亚会因为保护希儿来变成律者?那这么说,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因为保护自己的挚友而成为律者呢?律者是抵制人类文明发展,随着崩坏产生的,极度危险的产物,相当于fgo的人类恶。你能想象到七个人都是出于保护挚友执念,全都变成了毁灭世界的怪物吗?这是一种人物在小的方面刻画,硬套上了一个大的世界观。你想保护同伴,完全可以,也完全可以与大的世界观融合,但你的初衷只能作为一个动机,而不能是与结果完全对冲的原因,这会造成一种割裂感。

类似的例子还有宇智波带土,如果真的把带土作为火影最后的反派,这会很奇怪。因为他是因为琳的死想要毁灭世界的,这也是一种大小上的不匹配。幸好带土说过,自己从来不单纯是因为琳和卡卡西而灭世,他最后也是以工具人的身份出现的。对带土的处理,也是让他与卡卡西对决,这就很好地回归了一个人物的小的方面,而不是真的让他的意志去毁灭世界。也就是说,火影忍者就避免了这样一个错误,但崩坏三没有。
那原神避免了这个错误了吗?
不但没有避免,甚至有些扩大了。
首先,原神的世界观是很宏伟的,很多都有值得考据的东西。但在宏大的世界观下,他的剧情设计如何呢?

先来看蒙德。蒙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崇尚自由,自由到没有贵族,没有富商大贾,没有国家机构,甚至没有国家领袖。这么看来,蒙德根本没有一个国家的标志,只能说是一个城邦了。那么蒙德的人又是怎样的?在政治上有琴,在经济上有迪卢克,在宗教上有芭芭拉,他们又有哪个人的形象,是真的跟自己的领域匹配的?他们更多体现出来的,是旅行者身边的朋友。确实,我们也能从这些人身上闻到自由的气息,可这真的是自由吗?

古希腊也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城邦地区,每一个公民都注重独立和个人权利。可正是因为他们对自由的追求,才会诞生一系列与时代不符的民主制度,比较先进权力机构。人们不会因为向往自由而放弃对社会的建设,恰恰会为了自由而建设更加精明的国家机关,争取更全面的民主权利。
然而,蒙德呢?他们真就是只有自由,关于自由的背景,除了在人物与氛围上都是大面积的空白。这让我感觉到,蒙德的内核是简单的,像小孩子眼里的王国。
为什么mhy要这么写蒙德呢?难道是想构建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下的美好社会吗?还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
我觉得他们就是单纯的没想而已。

璃月,贸易大国,繁荣的国度,相比来说还好一点,但真的只是好一点。我认可璃月的建筑风格、中国文化,但有一点总让人感到奇怪——就是那个通用货币摩拉。
摩拉算是全提瓦特的通用货币,是契约之神铸造的。货币是比国家还要更早诞生的,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是这么重要的产物,曾经全权交给黄金屋,这必然会造成各国之间的矛盾,七国不可能把铸币权都交给一个外国的机构。当然,可能正常人的思维是不能理解摩拉的,只用钟离“契约之神”的神职估计就能解释了。
但关键在于,钟离在明面上已经死了,他不能再造币,黄金屋好像也不打算有下一步的举动。你能想象到一个不存在银行印造货币的国家吗?没错,你能在原神里看到,甚至还有七个。硬核一点,如果再没有新的货币,但人的需求不会恒定不变,那这必定会造成货币供应不足和通货紧缩,也就意味着提瓦特大陆的经济生活会陷入萧条状态。
可事实情况呢?怎么可能萧条嘛,萧条了还怎么玩?
等等,我们之前就说铸币权由黄金屋所有一定会造成国家矛盾,而矛盾体现最突出的就是至冬国,他们也确实是如今最不安的因素之一。他们一直在全大陆抢夺神之眼,也明面上刺杀了岩王爷,这也就能收回自己国家的铸币权——所以,女皇的一切所作所为目的是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我逐渐理解一切(bushi)。
好吧,璃月违和感的原因,就是mhy根本没想那么多。

有很多人可能会说,稻妻的剧情有多么好,雷神的故事多么令人声泪俱下。在我看来,缺点还是没有得到改正。或许稻妻优于前者的地方真的是剧情,稻妻在剧情发展上很大程度借鉴着日本历史——眼狩令与维新政府发布的禁刀令相像,反抗军与幕府联系起来就能想到倒幕运动。这一切都与历史上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关,但我们一提到闭关锁国,那大都是负面影响居多,是以维护统治者自身统治为目的的。而雷神闭关锁国的目的呢?显然不是什么维护自身统治。

从pv里来看,大概率是因为,雷神因为自己身边人的死,进而不想让自己的子民再受苦难,而闭关锁国。不错,又对上味了,和上文提到的割裂感如出一辙。如果雷神真要保护自己的子民,大可不必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意义是什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雷神想要“永恒”,这是一个高情商的词汇,直白地说就是“停滞”。她为了让人民远离那些苦难,不仅把苦难的入口封锁了,还把稻妻发展的出口堵塞了。假设稻妻真的能靠闭关锁国度过苦难,但当苦难过后,稻妻还能适应这个世界吗?更何况,无论统治者的力量多么强大,闭关锁国的后果,一定是被一股更强大的侵略力量打烂,停滞的力量不可能战胜发展的力量(如果稻妻一直维持现状,这绝对是必然后果,因为历史因素,不然味就不对了。)
因为个人感性的理解,禁锢了子民发展的脚步,尽管她是出于善良,出于保护的态度,但这不也是一种暴政?

雷神的身上有佛教元素,但这反倒增加了割裂感。当旅行者和雷神战斗时,她是以绿度母坐莲的样子出现的。绿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又称为“救八难度母”。而绿度母是因观世音菩萨看到世间苦难落下的眼泪,对应雷神右眼下的泪痣。但是,观世音菩萨再大慈悲,她会让人们闭关锁国吗?我倒觉得这和他化自在天波旬的行为是一类的。

实际上,雷神靠以上这么塑造,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角色的。但是,这必须是一个反面人物,因为她对人们造成的害多于利。这能让我们去反省,去认识。历史上又有多少人,他们的初心都本善,最后还是背了一身骂名呢?但我们不会因他们的善意,而收回对他们的批判,因为这就是对历史人物最客观的评价。请不要说雷神经历了多么痛苦的人生经历,这不是她做出错误选择,而人们应该去接受的理由。所以,对雷神的塑造应该是批判加理解,但批判要大于理解。可现在这个走向,明显是理解大于批判,甚至在大部分人眼里,雷神根本没错。这就是塑造稻妻剧情最大的败笔,他们想要洗白雷神,洗白一个追求停滞,一个闭关锁国的统治者。

说了这么多,当我回过神来一想,我才发现——真的去认真分析原神剧情好坏的才是小丑。
写蒙德剧情是让我们去感受一个自由的城邦吗?是为了塑造温迪摸鱼的形象,他的“唉嘿”确实深入人心。
看璃月的繁荣是为了让我们感受中国古韵和契约精神吗?是为了塑造钟离憨憨的形象,他的“按照普遍理性而言”确实深入人心。

千辛万苦登上稻妻是为了让我们理解永恒的利弊吗?是为了塑造雷电将军的形象,她的“胸口拔刀”确实深入人心。
对于一款商业产品而言,剧情本身或许并不重要,但是其中的角色关乎着经济利益。因为他们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不管剧情怎么样,其中的角色一定要深入人心,一定要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玩家抽卡的动力。
确实,从某些方面来说,原神的剧情是成功的。因为这真的能让玩家对角色买账。
总的来说,原神的剧情,不能算是国产下水道,也排不上T0、T1级别。只能说是还看得下去吧。
关于文字语言,又是老生常谈的。在人物对话上,真的能让我用脚趾抠出马里亚纳海沟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没问题,听的很舒服。但这大概率是我们听多了,习惯了。我们生活的娱乐圈子,大都是充斥着日本acg文化特点的,我们国产的语言文字也都被这些影响。这就导致那些游戏、动画里的对话听起来很别扭,很多都是中日式的语法杂糅,包括原神也没有脱离这个缺点。

在文学考据上,或许又有人要沸腾了——原神的考据有多么丰富,有多少的细节。我只能说,大部分的游戏,都能考据,都有其特意无意间安排的文化细节。相反,一款不能考据,没有借鉴,全部都是架空世界的游戏或文化才是最令人惊讶的。而且,原神的考据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大都停止在符号本身,不会有更深一部的内容。比如说,原神里的魔神名字是出于所罗门王七十二柱神,但是除名字外关系都不大。我不知道雷电将军巴尔和原本的魔神巴尔有什么关系,雷神和地狱、奸计、蟾蜍、丑陋、猫等等代名词都沾不上边;巴巴托斯是和原版巴巴托斯有些像,都是绿帽,都是射手,都通晓动物语言;摩拉克斯和钟离关系也不大,摩拉克斯会巫术,你要说这和铸币有关也行,但原版摩拉克斯还是个牛头人(是真的牛头人,不是你想的那个牛头人);最离谱的是,魔神之王派蒙,你的应急食物竟然是掌管四方的魔神之王。
或许以后游戏里会有更多补充吧,至少现在的考据大都是止于符号,少象征内容的。
好,我说完了,你们现在可以打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