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言观点题?单观点题如何作答?
名言观点指的是对名人的观点或领导说的话怎么看待、怎么评价。
要求:①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至少能理解这句名言的意思;
②有时代思维。这些名言不仅是对人的启发,对当下的工作启发也是很重要的,这些名言拿出来考查,一定是当前的某项工作跟这个名言的思维是相关的,因此得分要素中有一点是结合当前的实际去谈,所以需要我们建立在社会现象题的基础上去联系实际,这样也会更简单些。
分类:单观点类、双观点类、多观点类、观点反驳类。
(一)单观点类
【国考面试真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谈谈你的理解。
(揭示寓意)各位考官,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就告诫我们年轻人要有良好的情商,为我们工作的开展做好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有意识地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
(适当论证问为什么)第一,智商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理论水平,知识功底,而情商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工作能不能做好,理论功底很重要,但与人相处更重要,所以情商很重要。
(启发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二,要提高情商的最好办法就是深入群众,深入问题。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深入到群众中去就很难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很难实实在在的的解决它。从群众当中找到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规律,进而能找到问题真正原因所在,这样解决问题就更有针对性,避免光有理论的空中楼阁,避免只有理论的纸上谈兵。
(启发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三,这告诉我们要有良好的心境。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以及新问题,因此,面对这些困难和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整、自我调适,从中获得充实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情商的体现。
单观点基础答题思路
第一步:解释含义/翻译/解释寓意—适当论证(问为什么)
有的名言非常直白,而有的名言是古语,需要我们去解释其含义,进而得出你的寓意是什么。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新旧事物交替变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这就告诫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要不断向前进,不能满足当下所取得的成果,否则会被时代淘汰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
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显示勇敢坚毅,经历了磨难后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步:谈1-2点启发(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三步:联系实际(谈当前某一项工作也要做到这一点)
可以联系的实际有:
1.宏观层面:
①民生层面:稳定脱贫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
②政治层面:全面推行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强服务:能减的流程就减,能砍掉的制度就砍掉,能让社会去办的就社会去办,市场能做好的就让市场做好)或政务公开工作
③经济层面:
扩大内需:加大投入,刺激消费,鼓励大家消费。通过保就业让大家有更多收入,对生活饱有信心。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要在产品供给环节提供更高质的产品,三降一去一补。
推进经济新动能的呈现
④文化层面: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如乡村文明建设、传统文化的推广。
如:当前文化开放多元的时代,我们传统文化更加引起大家的重视,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开放的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也要防止外来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过度冲击,所以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教育,让传统文化能融入新的元素,形式上大胆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取外来文化之精华,让传统文化有更强更远的生命力。
⑤生态层面:净土行动、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
2.微观的热点话题:
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文化阵地建设、基础教育建设)、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第四步:辩证(全面)看待这一观点,使观点更加深刻。
任何名言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个人局限性等问题,所以可以作针对其局限性进行补充。
如:有志者事竟成还要求我们脚踏实地,贴近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光有志向未必成功,要充分剖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科学的计划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脚踏实地讲究方法去实现,这样的目标才是有价值的。
坚持就是胜利。当然我们还是要学会去判断事态的发展,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放弃不是说放弃我们的梦想,而是部分放弃,局部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梦想。
谦虚使人进步。我觉得谦虚有时候也要分场合,我们有时候也要保持一种骄傲的心态,这是一种自信,比如说在跟各位考官交流的过程中,过分谦虚反而无法真实展现自我,由此而丧失考上公务员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自信的时候大胆自信。
【例1】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各位考官,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在新年贺词中提到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年轻人要有居安思危的理念。这句话指的是新事物和旧事物相互推动,不会因为时间变化而停滞,要求我们不断前行,我觉得寓意深刻。
我们要做到居安思危,首先需要良好的心态。因为“危”和“机”是共存的,危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人生中存在的各种危机,要保持处变不惊的心态,就好比这次疫情,党和国家面对这次危机时表现传递出来的就是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让我们知道党和国家有能力应对好这件事情。因此,唯有保持这样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其次,要脚踏实地,加强学习。心态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等,才能解决“危”,才能让“机”也跟随着来。有句话说得很好,越努力越幸运,各位考官,努力指的是努力学习吧。
再次,要很好地应对危机,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精力、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擅长的领域也是有限的,而危机所涉及的领域往往是多元的,当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克服问题的角度、方法、效率也会更多、更高,也让我们提升克服危机的信心。除此之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优势互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当前,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稳定2020年实现的全面的脱贫工作,我们同样要秉持居安思危的理念,不能认为一旦脱贫就一劳永逸了,依然要防止返贫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持续保持对于脱贫工作的耐心和热情,通过发展产业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就业,我相信只有持续不断的收入,才会有长久稳定的脱贫。
各位考官,我们虽然有居安思危的理念,但是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怨天尤人,不要给自己徒增负担。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危机,可能它并不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