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柳崖外编(十)
23,贾焕林义
破墓功成计自高,军前大义辨滔滔。
忠谋授命原无二,迎贼儒生羞尔曹。
贾焕,是米脂令边大绶的差役。他性格耿直但懒惰,有时候叫他端茶倒酒却不来。但是一有拘捕令交给他,他也不以此诈人钱财,有何所得必定如实相告。边大绶于是把他作为自己的亲信。当时,闯贼猖獗,李自成的兄长李自祥改姓了张,仍叫自祥,在此当了县役,是想等李自成的军队来时作为内应。一天,边大绶刚一去衙门开堂,就有人上诉自己卖的蒜被兵抢了。边大绶传他上堂,要详细审问他,那卖蒜的人跪着匍匐在地,表面上在作哀诉,暗中将手按在边大绶的脚上。边大绶明白了其中意思,叫人将其带至后堂。那卖蒜者请求屏退左右,然后摘下帽子,从帽缝中取出一封密函,说:“在下其实是内监,这是给大人的密旨。”边大绶拿过密函细读,原来是命令掘李自成祖坟的诏旨。随后叫人将“卖蒜者”带出去,再次升堂,假装赔偿了他的蒜钱遣他离去了。然而李自成的祖坟边大绶的左右亲信中没有知道的,又因为是密旨,不敢声张。而当时李自成义军的声势正旺,边大绶终日面露忧色。贾焕趁机向边大绶请命说:“属下见明公近日来神色异常,似乎心中有大事,抑郁于心却不能办成,为什么不明示属下,或许可以为明公效犬马之劳?”边大绶看他真恳的神情,于是将事情悉数告诉了他。贾焕说:“此事不能期望马上办成。如今县衙中的捕快张自祥,本姓李,是李自成的亲兄弟。而他和二十个县役歃血为盟,约定闯军来时,作为内应。属下其实深恶痛绝这种事,但担心祸事危及自己,所以也加入了那二十人中,他对我尤其信任,对我没有疑心。如今想要知道他的祖墓所在,非得有深厚的交情不可。”第二天一大早,边大绶传李自祥入府,笑着问他:“听说你原本姓李,为什么要改姓张呢?”李自祥起初还有所辩解,但贾焕在一旁说道:“我已经把咱们的事全告诉大人了,不必再遮掩。”边大绶拉李自祥起身,说:“时势已经难以回天,这是天意所在,尔辈皆是顺应时势的豪杰,我的身家还要全靠你们保全呢。”于是拿出黄金十锭,放进李自祥袖中,说:“拿去给你母亲祝寿吧。自此以后,你我表面上是上官和下差,实际上是朋友了。”日子一久,边大绶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乘着醉意接口自己精通堪舆,要李自祥述说李家的墓形,李自祥告诉了他。随后又以外出打猎为名,邀李自祥同往,从而熟悉了李家祖坟所在。过了几天,听说闯军已经兵犯潼关,边大绶拿出千金交给李自祥,要他先去投奔闯军,相约入关以后,自己即刻出城出迎。尽其所好都给他办成,又派十几人给他护卫行李。
李自祥离去后,边大绶带上贾焕和一些家仆,暗地里前去掘墓。墓上有一株大树,垂满了紫藤。边大绶等掘开坟冢,只见藤根将棺木层层包裹,又用巨斧砍断紫藤,打开棺来,里面有一条小白蛇,已经长出了龙形的角,只有一只眼睛,身形还未龙化,那尸首遍身长满黄白色的毛,二三四寸不等。尸身有血色,如同活的一样。于是边大绶等尸首连同白色一并砍碎随后焚烧,将其骨灰抛洒山林。后来考查开棺之日,就是闯军兵败河南的那一天,李自成的一只眼睛为流矢所中,天意人事竟然相符如此。掘墓过后,不知道贾焕去哪儿了,又过了十几天,贾焕才回来官府。边大绶问他到何处去了,贾焕说:“我怕李自祥起了疑心,掉头返回,当另作打算,我于是又特地去送他出了潼关,才敢放心回来。”又劝边大绶说:“如今明公已为朝廷建立大功,就算能趁此闯贼新败,所作之事能够上达天听,也只怕朝廷是力不暇及。明公何不辞官归山呢?”边大绶于是辞官离去,而贾焕也另求他路了。过了好些年,边大绶闲住京城的绒线胡同,忽然有一白发苍颜的老和尚诣门求见。边大绶有个弟弟叫边新铨,出门见他。老和尚说:“非也,我是想见前任米脂县公。”边大绶于是出门相见,老和尚见到边大绶,立即跪下哭泣,边大绶很惊讶,不知道老和尚为何要这样,老和尚说到:“明公忘记贾焕了吗?”稍说起以前的经历。边大绶想要留他住下没有答应,送给他金银也不收,只好给他做了一件衣裳,贾焕拜领而去,最后不知道去了哪里。
之后又过了数十年,到了本朝康熙十三年,浙江巡道的官署有个叫林义的“夜不收”【哨探或间谍】,是卑贱的职事。当时福建的靖南王将要反叛,浙东温州总兵祖弘勋,已经和耿精忠暗通款曲。一天,他埋伏一批兵士于资福山的三观亭,召集众官商议军饷一事。浙江巡道陈丹赤、永嘉县令马琾都在坐中。祖弘勋厉声挑衅道:“兵饷不到,将士们无不挨饿,众士卒是要坐以待毙呢?还是靠掠夺以求苟存呢?”众兵士说:“掠夺便是。”祖弘勋又说:“掠夺平民招惹怨恨,不如去陈大人的家里取些供给如何?”士卒没有回答。林义挺身而出,说:“将军所言非也。朝廷任命总戎及巡宪大人镇守此地,遇到藩王叛变,不商量御敌的计策,却计划抄家劫掠,这是激变之事。如此激变,哪里还有朝廷的意思?这是背弃朝廷,投靠反贼。陈大人是廉官,家蓄不多,倘若确实必需饷银,自当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又何须要靠别人来抄家?”扶起陈大人打算离开。祖弘勋命人将之拦下,大喝道:“哪里的小人,竟敢和我这样说话?!”林义说:“小人我心中只知道巡道大人,巡道大人只知道朝廷,不像你这种虽然享高官厚禄,却早就投靠逆贼的人,心中只知道贼人。”那祖弘勋被说怒了,指挥士兵将林义凌迟。陈大人和马大人没有屈服祖弘勋,也都遇害了。后人立祠祭祀两公,在屋下设林义像,身穿差役服,两目瞠视,至今仍凛然有生气。这两件事都出自刘在园的《在园杂志》,经过少许删润。
柳崖子说:“士都有大节,一时困顿,一时显达而已。功成则退,是显达的结局。杀身成仁,是困顿的变局。此二人都是贱役,不习诗书,各尽心其主,前者谋成而退,后者授命以死,其天性确实有过人的地方。”
24,觉罗郎中
执法也须体好生,漫凭律例辩纵横。
女冤虽向冥曹雪,终觉阴阳理不明。
旗籍当中,发生了一件仆人和他配偶密谋杀死家主的事。那仆人的女儿才十二岁,当时在主卧室中睡觉,仆人晚上拿着刀去,那女孩不知道。当仆人来到门前,女孩给他开门,仆人随即进去杀死了男主人和主母两人。此案送往刑部拟定处罚办法,众官议定立即斩立决仆人和仆妇,而释放他们的女儿。有位觉罗郎中,是此案的主稿,他提出异议:“那女儿虽不知情,但是是她开的门,且又是作孽者之子,应该连坐。”于是一并被秋后处斩了。
一天,那位觉罗郎中梦到有人拿请柬请他赴会,于是就去了,来到一衙署,遇到生平关系要好的周主政,周主政惊骇地问道:“你何故来此啊?”郎中答道;“我也不知道。”问主政:“你在这里做什么?”周主政说:“我掌管‘阴阳往来簿’,我当尽力为你周旋。”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升堂,一官上坐,周主政叫人设座给郎中,自己也在一旁坐下。那堂上的长官说到:“你枉杀幼女,有此事否?”郎中还未回答,只见一个没有头颅的女子跪于阶前,而用手提着一颗头放在脖颈处,说道:“那么多大人都想要放了我,唯独你非要杀我,还我命来,才肯罢休!”郎中看到此情形,已经惶恐万分。周主政踩了踩他的脚,说道:“你且说一说律法。”郎中本就是烂熟律条的人,背出某法某条来,申辩自己判女子应该连坐的缘由。那长官点了点头,对女子说道:“这也只不过是执法太过罢了,不至于到要给你偿命的地步,你的冤恨可以消除了,本官让你下辈子投生个好地方。”女子哭泣着离去了。长官回头对周主政说:“此官既然与主政你有交情,就由主政带去款待了。我去告诉勾死、返魂二司,由他们定他的去留。”长官退下堂去。郎中跟着周主政下了堂,西转来到一间房间,郎中问周:“刚才那是何官?”周说:“总办处掌篆者。”又进上茶来。过了一会儿,来了一隶,请郎中去勾死司,周说:“此司固执好杀,我当跟着你为你排难。总之,此地不可久留。”来到一处大堂,里面坐着一官,相貌十分狰狞凶恶,看见周主政,拱了一礼,坐下说道:“郎中你虽然熟悉法律,但大尧律曾说:宁可偏宽不依常法,也不能错杀无辜。如今你来了这里,我只知道你死定了,不知别的。”郎中辩解了数百句,那官一句也不回答他。周主政从勾死司出来,见到负责水中的溺死司司官经过,向他求助说:“我的朋友在勾死司被扣下,居然不放人,请你帮我搭救搭救。”溺死司于是去见勾死司,说:“你为什么不放人呢?我管理江海泊漂簿的时候,那种介于死也行不死也行的人,我都放了。你为什么不放人呢?”勾死司说:“他既然来了这里,我只知道他死定了,不知别的。”溺死司无奈,出来告诉周:“那人实在太执拗,事情没能办妥。”周又见到负责山中的网罗禽兽生死司司官路过,又上前求助道:“我的朋友被扣在勾死司,不肯不放人,请你帮我搭救搭救。”网罗禽兽生死司于是进去对勾死司说:“我听说你不肯放此郎中,我管理网罗禽兽簿的时候,可以活下来的我不会让他死,更何况人,你为什么不送他去返魂司呢?”勾死司说:“他既然来了,我只知道他死定了,不知道他的魂回不回去。”禽兽生死司出来见周,如先溺死司所言。周正在来回奔走无计可施的时候,却见司生司乘轿而来,疑惑问道:“周君为何面有难色,徘徊不宁呢?”周于是说了此事。司生司说:“我去一趟,他就会放人了。”进去见了勾死司,和他对坐。觉罗郎中在一旁偷瞧,只见是一位面貌秀雅之人,颇有“一笑春风满坐,阴霾气稍稍散”的神姿。坐了一会儿,不等郎中说话,勾死司说:“几日来共投生几万人了?”司生司说:“自子日开始到如今记得是十万三千三百一十人。”勾死司说:“有美缺么?”司生司说:“前卯没有,次卯倒是有一极美之缺,数十年也难得一见。”勾死司说:“何缺?”司生司说:“这缺胎生富贵,佐以天禄、天仓、天福诸星,又衬以太乙秀气,如此之人必当才如李白,貌如潘安,富如石崇,雄略如郭子仪。十八岁后,出将入相,侍妾数百,以及彭祖之寿。”勾死司高兴说道:“可有补缺的人?”司生司说:“此缺乃不世之缺,最好是仙籍之人,其次也得是咱们府中最勤劳者。要论劳苦功高,府中莫有比得上足下的,昨日刚打算写上足下之名。但查到原属仙籍的觉罗郎中,其仙根极深,正巧遇到他执法太过,如今拘押于此,打算将其补上此缺,但他的阳寿算起来还有十几年,你就把他的寿数注销了吧。”勾死司说:“人的阳寿怎能随意注销。我即可将他遣往返魂司,叫他速回阳间。”司生司于是同周主政带着觉罗郎中来到返魂司。返魂司官用大风吹他,他就醒了过来。从此以后,他审理案件都从宽处理。
柳崖子说:天地以好生为德,刑曹把证据确凿的判决当作公事。觉罗郎中执法太过,几次都被勾死司定为死罪。但因判决过严而致人死地的人,又怎会有投胎之说,以怂恿心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