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人类技术,3亿年前的飞行黑科技
我们的许多发明都是受到动物的启发,比如雷达,它模仿青蛙的眼睛。有一种小昆虫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科学家们都为之着迷。但即使他们能理解它的独特之处,却不能做出相应的装备,那么这种小昆虫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呢?
生物界是弱肉强食的,捕食者和猎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狩猎和逃跑的戏剧。游隼,被认为是第一个会飞的,只有23%的成功率,猫头鹰有22%的成功率,而像狮子和老虎这样的大型捕食者的成功率不到50%。在陆地上,非洲野狗的成功率最高,根据团队的不同有67%的成功率。在捕食者中,有一个人看起来不太像,却有惊人的100%成功率。

长达三亿年不用进化,飞行技巧超越了所有人类科技,利用它的飞行原理制造出的飞行器,可以轻松躲开导弹追击,这种生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蜻蜓,被称为天空之王。
蜻蜓是一种食肉昆虫,早在3亿年前就存在了,当时它们的翼展可达70厘米。如今最大的蜻蜓翼展只有16厘米。古代蜻蜓之所以能长得这么大,是因为空气中有45%的氧气,而现在只有20%多一点。蜻蜓通过气孔呼吸,所以在氧气含量下降后,它们必须缩小自己的体型。否则,他们将窒息而死,因为他们的身体消耗的氧气比他们吸入的更多。
它能够高度的优化捕猎策略,看到猎物的0.1秒内就能制定最优化的飞行方式和路线。它能够看到橙色到紫外线的光谱,并对运动物体高度敏感。所以它能够很快地锁定猎物,利用自己的飞行优势顺利将对方捕获。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蜻蜓,了解它们如何从地面飞速起飞,如何快速改变方向,如何突然在空中盘旋,甚至如何倒挂飞行,但他们从未造出这样的飞行器。蜻蜓有四个翅膀,每个翅膀都有不同的角度来控制身体,使其在空中快速旋转和盘旋。
蜻蜓从出生到现在经历了3亿年的漫长时间,除了体型的变化其他的都没变,小惠。蜻蜓有波动状的叶脉和比翅膀其他部分更厚的边缘,这对改变飞行的模式和方向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它的眼睛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观察周围环境。蜻蜓的大脑也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目前,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蜻蜓的飞行模式,并试图以它的飞行原理制造飞行器,如果能研发成功,飞行能力可能会超当今任何飞行器,甚至可以轻松躲开导弹追击,遇到恶劣天气也不会颠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