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铁犁:酱酒不进行大众化发展就没有未来

2023-08-07 11:21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2023年,白酒行业新一轮产业调整周期开始,尤以酱香型白酒为主,出现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情况。


在市场消费处于弱复苏大背景下,为寻找新的销售增长点,以头部酱酒品牌为代表先后推出大众酱酒新品,并在春糖期间招商布局。


在行业调整拐点下,如何认识大众酱酒?大众酱酒有没有未来?



定价多少算大众酱酒?



目前来看,大众酱酒市场兴起,背后有三点原因:


首先是消费人群的影响。酱酒的消费人群主要是精英人群和白领阶层,他们是消费酱酒的主体,而大众酱酒属于跟随性消费,精英群体的普及会慢慢带动大众酱酒的发展,也就是说大众酱酒的消费人群是从精英人群向大众群体演变而来。

其次是产业的需要。任何一个产业只有高端没有低端,它是没有根基,是不会长远存在。所以酱酒产业发展是需要大众酱酒板块,但现在来看,还很薄弱,薄弱的点在于量少、利润少,而企业又不得不参与。


最后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近两年酱酒市场竞争加剧,名酒企业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发力大众酱香,其意是补齐价格带,寻求新的增长极。同时,借助其品类优势和价格优势,可以打破贴牌产品和开发产品的乱象,对净化酱香市场环境有着深远意义。


到底定价多少才算大众酱酒?


目前,清香型主流价格带在50-300元,浓香是300-1000元,而酱酒主流价格带应该是500-3000元。


基于目前酱酒供给状况和大众接受程度,我认为大众酱酒应该在150-300元。未来5-10年,大众酱酒的重心会降到100-300元之间。


在650万吨白酒产量中,浓香约占400万吨、清香约占150万吨、米香大约60万吨、酱香大约20万吨、兼香大约30万吨。酱酒目前只占消费数量的3.6%左右。


我判断在2030-2032年之内,酱酒数量会增加一倍甚至一倍以上,达到40万吨左右;从销售金额来看,酱酒目前占了白酒行业约34%,但高端酱酒在酱酒中的占比达到75%以上,1000元以上的酱酒占了70%,1000元以下的酱酒占了25%。

未来10年,酱酒向上增长的趋势不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加之人工成本、粮食成本等成本的增加,酱酒在未来呈现价格上升的趋势。但前期为了提高大众的酱酒普及率会有所下降,从长远来说我是非常看好酱酒市场。



大众酱酒有没有未来?



中国100元以上的白酒大概有150万吨,占中国白酒650万吨总产能的22%左右,显然100元以下的数量是整个白酒的基础。


从中长期来看,我认为大众酱酒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酱酒不进行大众化发展就没有未来。

20年前,全国酱酒加起来1万吨,销售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0年前,酱酒占了行业销售数量的1%,销售额占了行业的15%;现在酱酒销售数量占行业3%左右,但销售额占比超过30%。短期之内大众酱酒普及需要时间。


从渗透率来看,浓香渗透率大约有5亿人,清香大约2.2-2.5亿人,而酱酒普及人口不超过5000万。因此,从普及速度计算,短期内酱酒供不应求,特别是坤沙酱酒稀缺的现象不会改变。


而在行业内,对酱香白酒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坤沙酱酒的概念。实际上碎沙酒用曲28%左右,生产周期2个月,存放1年半;坤沙酱酒用曲在80%-100%,生产周期一年,存放时间3年。在20万吨酱香酒当中,真正坤沙酱酒茅台大约6万吨,习酒1万多吨、郎酒1万多吨、国台1万多吨,其它企业没有超过5000吨,形成现在市场大约有12万吨坤沙,剩下8万吨为碎沙或者不排除一部分少量窜沙酒。


从大众化的角度来说,碎沙酒用曲量、存放时间、生产成本、生产周期更适合于大众化酱酒的普及。

大众酱酒虽然兴起,但对于不少酱酒企业依旧有着不小的压力,因为当前大众酱酒普及率不高,短期之内很难取得效果。


对此,企业该如何布局呢?


其一是靠过去形成的流通商、买断商辐射全国,以点带面,以低成本、低价销售,自己不用做品牌做市场。


其二是做互联网直播。电商渠道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低价,酱酒以往走高端路线,一旦往大众方向发展,或许还能在电商渠道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前提是大众酱酒达到一定培育度。


其三是做区域市场。当前大众酱酒普及率低,在某个区域集中度不高,短期之内很难取得效果。从中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又必须这样去做,所以就面临诸多困难。而名酒企业本身有自营网点,能够进行全国性覆盖,分摊成本,减少投入。


总体看来,随着酱酒市场的逐步完善、扩大对消费人群的影响,以及产能进一步释放,大众酱酒的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机遇。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大众酱酒赛道目前还未形成强有力的品牌,这对于其它酒企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铁犁:酱酒不进行大众化发展就没有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