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在中国举办新的戏剧节需要有突破
11月23日,大凉山国际戏剧节2019西昌国际戏剧论坛举行,来自英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和国内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全球戏剧功能与演化”这一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尤利娅·米尼科娃认为,中国有着很多全国和国际戏剧节,想要重新打造一个新的戏剧节,需要模式上的突破。

由于长期从事文化交流工作,尤利娅对中国及中国戏剧十分熟悉。4年前,通过波罗的海大剧院戏剧节,她们将北京人艺的《荆轲》带到了圣彼得堡。她说,俄罗斯观众对于中国文化没有很全面的了解,说到戏剧,大家就知道京剧,随着中国话剧第一次到圣彼得堡演出,让很多俄罗斯观众认识到,中国也有当代话剧和当代戏剧。
尤利娅说,在中国她们基本上参加了所有主要的国际戏剧节,包括北京人艺邀请展、林兆华戏剧节、乌镇国际戏剧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办的上海当代戏剧节等,此次受邀参加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她感触很深。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非常勇敢。”她认为,在中国开一个新的国际戏剧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有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每一个大城市、小城市都有大剧院、大剧场,很多城市也办起了全国的、国际的戏剧节。想要打造一个全新的戏剧节品牌,举办一个成功的戏剧节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可能需要模式上有所突破。
在感受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创新与创造力,感受到现场氛围以及看到大量的年轻观众时,她说,她相信大凉山戏剧节一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同时,她也希望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邀请国外剧目时可以多考虑邀请当代剧本、当代导演、当代剧目,“因为通过当代文学作品、通过话剧当代剧本,我们能够有更深入的互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