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wal-Zone:不拘于定义,Kokaistudios的共性与个性(下篇)︱专访李伟
微访谈
Kokaistudios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有着深入的理解,以研究性的创新解决方案全情参与,并努力实践于商业和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他们深入了解城市设计规律和商业逻辑,以打造一件新的艺术品的态度创作每一个作品。Kokaistudios对城市的公共性的执着诠释,则让设计展现出个性化的魅力和变革力,更成就了众多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
通过详实的创作理念解析和方案思路分享,Kokaistudios的合伙人、建筑设计总监李伟先生为我们展开了一幅Kokaistudios的实践全景,以连载形式呈现,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于: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及公共空间和商业活力的创设,以期为读者带来更真实更具创意的启发分享。


李伟先生是Kokaistudios建筑部门的重要领导以及中国核心城市多个高端项目的团队负责人,他在概念设计、深化设计、项目管理和施工总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李伟先生秉承了Kokaistudios遗产保护与商业创新、城市公共空间兼容的理念,他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受到业界广泛认可,获得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奖、世界建筑节·中国年度优秀作品、Pro+地产奖铂金奖、ICSC 中国购物中心改造与扩建类金奖、德国ICONIC公共建筑类“Best of the Best”奖等多个奖项认可,多次受邀担任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的荣誉评委,2019年起受聘为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R 如何充分地发掘项目特质,打造核心价值?
L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的几个代表性项目予以阐释。昆明橡胶厂改造项目位于老城区,在项目伊始,我们便意识到场地与周边社区间的联系是它的核心价值。若将工厂旧址拆除再建,不仅地区密度会发生改变,厂区原貌和历史记忆也将被消除和抹灭。我们充分考虑了场地规划和景观环境与周边场所的联系,通过保留具有独特的工业质感的历史痕迹,留存了这部分的城市历史和人们的记忆。同时植入了新的建筑体量,打造出更符合人的尺度感的环境。与常规的商业或园区开发不同,我们将项目打开,让这个商业办公酒店综合体成为与周边社区共享的开放空间。项目在遗产保护和更新方面的表现颇具影响力,展现出设计的介入能够引导社区的营造,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


L 苏河湾万象天地作为滨水公园将公园与商业相结合,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同时我们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周边的公园环境相调和,让苏河湾具有非常好的开放性,成为整个城市肌理的一部分。这些涉及历史遗产的项目与传统的新建项目非常不同,作为设计者,我们不仅要研究未来消费者的需求、场地的历史和场所特征,包括空间和时间的新旧因素等,也需要超越设计的范畴,承担起对历史保护建筑的责任。

R 您认为未来的商业空间的发展,这些趋势或者聚焦点有哪些?
L 商业空间需要将城市资源、室内景观和商业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并探索其与商文旅各个方面的整合度。除却商业功能,商业空间还应具备生产及创造力,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对商业空间的设计和塑造还需考虑到创新和交流活动的开展,公平性和对社会的开放度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这也是Kokaistudios比较在意的两个方面。例如苏河湾这样的地方必须拥有独特的创造力来吸引品牌和大众,而品牌也能获得大众的反馈,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创意的激发。而具有引领力的优质品牌乐于来到这样充满个性化和艺术化的场所,能够激发出创造力和生产力。对于大众而言,苏河湾区别于过去封闭单一的奢侈品购物场所,是面向所有人的一个既公平又开放、通畅的体验空间。


R 在项目中如何平衡当下需求与未来愿景,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的空间发展潜力?
L 商业不能短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项目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商业招商团队更关注商业本身,而非城市的整体视野。在苏河湾项目中,我们认为河滨一侧非常重要。然而运营团队考虑到恶劣天气和季节影响的限制,认为城市入口应该布局在另外一侧。这种视角理念的差异导致苏河湾一侧的景观被忽视。虽然要面对暑天和雨雪天气的考验,但我们相信城市的力量,人们往往更愿意参与户外开放空间的活动。
大多数商业都落地于城市,传统商业区域和历史街区也在城市之中,封闭式城市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对于城市的发展应该跨越时间的维度进行长远考虑。城市的扩张时代已经过去,细节和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步行化成为了城市的新趋势。我们的目标是推崇传统的城市理念,促进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苏河湾项目通过自然景观的引入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也被证明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商业项目。未来,开放态度的城市和混合街区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R 在未来的实践探索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期待的作品?
L 上海瑞安太平桥尚在建设阶段,已经荣获了一些商业类的奖项。项目位于新天地太平桥区域,传统的老城厢城市结构与大尺度城市环境在此交汇,是历史街区背景下的新开发项目。我们与瑞安集团共同努力,以化整为零的策略将其作为开放街区展开。封闭的联合购物空间位于地下一层和二层,虽然有两座巨构的塔楼,地面依然维持了历史街区的环境和小尺度。在建筑的质感上,我们将城市的肌理和质感重新演绎推理成为若干拼贴图,再与建筑形式的变化相叠合。通过这一系列理念和手法的实施,让新的建筑与周边的城市环境和历史街区相互协调关联,迸发出共鸣。


L 保利北京来广营改造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一项作品,业主希望将北五环交汇处的两座超市建筑改造成为写字楼。我们通过化整为零将大盒子类型的既有建筑切开重构,写字楼布局在上方,地下一层和地面一层成为商业空间。考虑到周围的居住社区及复杂的交通环境,我们将其打造成为一座高端的总部办公园区,内部涵盖许多开放的共享公共空间,底层是办公园区和与住区共享的商业空间,让项目展现出优越而恰如其分的城市形象。

L 除了上海、北京的项目,我们也注重中国其它城市的发展,致力于让“封闭”的城市空间变成更加开放、流动。坐落于西安的历史中轴线长安大街的对面的西安小寨原力场·百盛广场,便是这样的一个项目。我们将兵马俑的盔甲元素提取融入街区商业环境的塑造中,强化内外的交流和流动性,从而打破建筑空间的单一性。新塑造的屋顶花园等平台,体现了都市绿洲的概念。

L 在绍兴871芯片厂项目中,我们以绍兴古城为背景,保留水乡和工业遗产的双重个性,以三个封闭的厂房为基础,通过挖掘保留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和空间框架等工业元素,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建筑特点来开展商业、酒店、电影院的综合性开发。此外我们还有许多进行中的项目,期待一一为大家呈现。

创新无界,专访上篇: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