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版的许仙太狠毒,竟联合法海偷袭白素贞,还把雷峰塔砌七层!

关于蛇的传说,中国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中的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足见其源流之长,而有关白蛇的记载,在奇书《山海经》上所提到“神禾之山,其下有白蛇”,而此时只是第一次提到有白蛇。至于白蛇变人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唐文言小说《太平广记》,且看小说原文。
第四日李黄归家,仆人便闻到他身上有一股蛇腥气味,李黄当天即感头疼,不久病沉,对其妻说:“我起不来了。”一边说,一边下半身便化为浓水,最后只剩下一颗头。家人寻至袁女处,发现是废园。据当地人说:这里常常见一条巨大的白蛇盘在树上。
而此时只是纯粹记载有白蛇变人这么一回事,并不认为它有多大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感染力。

白蛇传说故事萌芽之后,经过三次大的改造,才形成了活跃在人们心中的“白蛇义妖”的形象,才促使白娘子形象的初成化,成为千百年来舞台上、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绝唱,成为永恒的题材。而第一次将白蛇传说完整化得益于明代冯梦龙小说《警世通言》种的一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自此之后白蛇传说越来越完善。
而许仙(许宣)的形象最初也是在小说《警世通言》中被塑造出来,之后被般上舞台。因为是第一次被塑造,所以许宣的这个角色并不完美,存在很多的瑕疵。
随着艺术的成熟,直至今天,许仙的角色在人们的印象中相对比较稳定,总结起来就是:憨厚、老实、胆小、耳根软的一个穷小子,因为他的这些特点让婚后的白素贞受了很多劫难。
雏形版《警世通言》的许仙实在太讨人厌,而他对白素贞所做的一切是更是令人愤怒!

白素贞原本是山中修行的一条大蟒蛇,因为风雨大作来到西湖栖身,偶遇西湖第三桥下深潭的千年青鱼,因为有缘,所以白素贞就拉她入伙一起游戏人间,以姐妹相称。无意中偶遇相貌堂堂的书生许宣,白素贞被许宣的外貌所吸引便一见钟情。在小青的帮助下,白素贞顺利的与许仙结为夫妻,但婚后许仙可就惨了,做过三次天牢,还被白素贞的白蛇真身吓死过。
随着夫妻相处时间久了,许宣越来越觉得身边的娘子怪怪的。而这一天正是七月初七,是英烈龙王生日,许仙打算到金山寺烧香布施,许仙这一去就麻烦了,他遇到金山寺的方丈法海禅师,法海跟许仙说了一切,瞬间觉得身边的娘子果然是妖怪,于是许仙就带着法海离开金山寺,而此时白素贞正好和小青来山下接他,没想到法海也来了,这白蛇和小青被吓得跳水逃跑,这一次许仙更确定白素贞是妖怪。

自此之后许仙便开始对付白素贞,他回到家之后第一件事找捕蛇人,但对于白素贞这样有千年道行的蛇妖来说,这一招根本不管用,许仙眼看计划失败,有心生一计,看来这世间只有金山寺的法海可降服蛇妖,次日许仙便往金山寺拜访法海禅师,要法海救他一命,法海从袖中取出一个钵盂,递与许宣,并告诉许仙到家之后不要让白素贞知道,悄悄地将钵盂劈头一罩,切勿手轻,紧紧的按住,不可心慌。
许宣记下法海所言,回家之后趁白素贞不注意,钵盂往白素贞头上一罩,白素贞瞬间不见踪影,这时法海赶来,轻轻揭起钵盂,只见一条七八寸的白蛇在钵盂之中。而后法海变问小青的来历,知道小青就躲在西湖内,法海便让揭谛到西湖捉拿青鱼怪,两妖被捉之后,法海来到雷锋寺前,将钵盂放在地上,令人搬砖运石,砌成一塔名唤雷峰塔。

白蛇青鱼被镇雷峰塔,法海留揭四句“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这四句揭语写得很清楚,白素贞要想出塔需要等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
许宣经过这一事之后看破红尘,到金山上剃度出家拜法海为师,因为白素贞骗许宣一事让他怀恨在心,所以许仙当和尚之后四处化缘,将雷峰塔砌成七层,目的很明显,他想让白素贞永远被镇压在雷峰塔下不得出世。

不得不说许仙的这一做法真的太狠,白素贞自嫁给她之后,为她做了很多事情,可到头来还是得不到许宣一丝怜悯,还被自己所爱之人诅咒生生世世被压雷峰塔,这是多大的悲哀,当然《警世通言》这一版本许宣的塑造虽然被刻画得不尽如人意,但他却为后来版本的许仙做了铺垫,让后来版本的许仙越来越完美,越来越深入人心。
作者:另类神话
素材:《警世通言》、《山海经》、《太平广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