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陶布曼 (Taubman)钢琴方法的原则---第五课(音乐的物理塑形)

2023-08-10 00:03 作者:祎述  | 我要投稿

【这一课真的很好很重要,基本上是说如何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达到一个符合基本音乐线条处理的音响效果(Shaping),推荐在有专业教师指导下练习】

第五集:Shaping

- 什么是physical shaping


我们探讨过的【前臂旋转】【进出运动】【手和手系统的键盘行走】包含了手和手系统在钢琴上横向与前后(平行于琴键的竖向)的运动,还有一种就是【如何落在键盘上】的动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physical shaping。译者认为可以理解成 “是用某种触键方式来达到需要的声音”或者“随着音乐线条进行来调整手的动作”。


这种触键方式可以帮助弹奏者更好地控制音色,以及增强弹奏的流畅度。这种方式的动作有时候很小,几乎看不见。


举例示范了肖邦叙事曲第一号开头,第一次示范听起来是静态的、缺乏色彩的,虽然节奏和音符都对。然后教授用B-A#-G#-F#-E这五个音解释,什么是“物理塑形”:译者认为,是通过微妙控制手抬起的位置和手指尖的落点—A# 的时候小臂+手腕比B的时候高一点点(五指到四指),G# 又比A# 高一点点(四指到三指),到F# 二指则是低一点点,在最后E 的时候回到腕子是平的,如此—创造出顺应旋律方向的音色。教授说这个例子是动作比较夸张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是整个身体或者手臂抬高或者降低,不能把手腕抬得太高或者压得过低,更不能抬肩膀,而是要放松而自然演奏。


手指头更接近键盘的时候,可以创造更轻柔的音色。

重点:很多人觉得弹弱是要往回收,但实际上应该是轻轻地落到琴键底部,要弹到底,但是指尖要灵敏贴在键盘上。


回到肖邦,教授解释他用了“水平-向下-向右-向上的波浪”的方式把句子演奏的更连贯,而且5-5指法可以很自然。这个还可以反过来,下一个例子,教授用“水平-向上-向左-向下-水平”的方式示范:可以联想到钢琴老师说过的“空中画圈”。


一段里面有多少音,来确定应该是怎么做:你必须了解这一个片段里面有多少音符,你才能决定什么时候用什么动作,从什么时候开始升高/降低的动作,避免太快升高/降低造成突兀的声响。这一段仔细看教授示范。对于重复的音程,第二个要往上走,避免“坐”在音上的感觉。


所谓“塑形”,实际上如同学会骑自行车—在学会骑车之后,你不会特别关注两个脚是如何分配力量保持平衡的—你身体会自动调整。对于掌握了这一技术的人来说,前面所说的所有技术原则,都会被最小化,适应化,按照Taubman的想法,演奏者应当对音乐线条起伏有敏锐的(内在听觉)反应,这个反应也要身体和手指头的运动上有所体现。


接下来的一段教授说有的时候你弹一个曲子是一种处理,但到了某个老师那里,当ta说你试试这样做(shaping)的时候,会觉得豁然开朗。从此之后,你可能会自己慢慢探索更的塑造音乐的方式,用不同的动作来实现不同的音响效果。可相反,如果这个动作太大了,一个坏处是会听起来拖拖拉拉/乱糟糟, 还有一个坏处是会让弹奏着光顾着“塑形”而忘记了“塑形”其中的一个要素 — 要感受弹到底、琴锤敲击琴弦、然后击弦装置逃逸系统启动这一系列动作 — 这个跟国内音乐学院老师说的弹到底,听到每一个音的弹性 — 译者觉得有相通之处。


C 大调前五个音,又一次举例说明,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连起来变成流畅的演奏 ,这个shaping让你能够弹得更快。


【重点】:shaping是来自于腕子吗?不是。绝对不能把shaping的动作理解称为单纯的手腕升高降低,不然的话,演奏会变成里出外进、乱七八糟的演奏(看举例)。它应该是小臂+手腕的一个整体运作。看教授的举例,用手臂来表示侧面的火车跑在轨道上的动作。手腕看起来有点上下动作,是因为这个部位是松弛灵活的,它是随着整个系统动的。


【重点】:shaping也不是从大臂开始的,那太多了,听起来会越来越僵硬。肖邦练习曲的举例,教授用的是两个over shape 就是向上向外打开的,而不是向内然后画圈。而且动作不是向外打开肘部向外顶,容易造成疼痛,应该想想怎样像“火车跑在轨道上”?


学习shaping,不光是能解决当前的曲目难点,而是逐渐能够为将来要面临的新曲目选择正确的演奏方法。教授重申要了解每一个片段有多少个音,高点和低点在哪里,怎么安排动作。有很多老师和钢琴家能听出来有的地方不对,弹得不均匀等等,但是他们有时候不知道如何解释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仅仅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仔细听!变节奏练!😂)。但有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分析哪个手指头/手系统应该怎么抬起落下。


从27分钟过开始分解讲如何从少数音符开始学习塑形。先是4-5个音符。然后是音阶:如果左手在下行3转1的时候一路往上抬一点,1指就有更多的空间,这样比一直都完全平着手腕要舒服一些。右手琶音也是同样的理念,要有high point (高点)给1指更多空间。重复和弦,仔细看教授的手,每一次动作都很小地shaping,比如每四个音一组的进行细微的持续升高/降低(看教授的手)。他举了个例子是说,就像反复盖指纹,每次都落在不同的点上那样。

陶布曼 (Taubman)钢琴方法的原则---第五课(音乐的物理塑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