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吃老鼠”这件事!
前段时间“学校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一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人们之所以觉得吃老鼠这件事非常可怕,是因为从小就听说老鼠身上带有可怕的病菌,而曾经造成大规模人类死亡的鼠疫更是让人心生畏惧.事实是,大量的鼠类,尤其是在城市中以吃垃圾长大的鼠类身上时常会携带大量的病菌,它是伤寒,鼠疫,森林脑炎等疾病的传染源,他们的肠道,粪便,爪子,毛皮上都能携带细菌,另外即使经过高温烹煮,有些病菌或者毒素也可能无法完全消除,所以在无法确定老鼠来源的情况下吃鼠确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据专家估算,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0亿只老鼠,数量非常惊人。一只老鼠,到底携带了多少病毒?
老鼠携带的病毒及致病菌
据不完全统计老鼠身上有上亿种病菌,其中最为致命的病菌是:病毒virus、立克次体rickettsiae、细菌bacteria等。
但老鼠细菌数量的多少取决于生活的环境,城市的老鼠就会比大山里的老鼠细菌要多,因为城市老鼠的环境一般在下水道中,而山区的老鼠相对来说细菌会小一些,有些老鼠是没有细菌的,比如实验中的老鼠,它们是有健康证的。那么老鼠身上携带多少病菌呢?
一、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老鼠身上含有大量的寄生虫,跳蚤是数量最多的。跳蚤经常传播疾病,多年前可怕的黑死病就是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进行传播的,致使许多人丧命。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个别老鼠身上有马蝇幼虫,马蝇会依附在人的皮下生存,同样可以给人类传播疾病。
二、肺部有多条鼠肺线虫:它可以通过老鼠的排泄物进行传播,同样可以感染人类,被感染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脑膜炎。更可怕的是老鼠的肺里还有汉坦病毒,这种病毒与埃博拉病毒类似,人类感染后将引发严重的出血热,致死率超过50%。
三、引发鼠疫:鼠疫,也被叫做黑死病,是一种细菌感染导致的烈性传染病,致死率可以达到50%- -90%。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是国际性检疫传染病之一。人与患有或死于鼠疫的野生动物接触才有可能得病,通过跳蚤叮咬也可得病,肺鼠疫病人也可称为传染源。
鼠疫
鼠疫的传播途径:
1.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
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
3.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病死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
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有:
1.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等;
2.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等;
3.鼠疫病人。
人感染鼠疫菌的途径也有三种:
1.是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
2.是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
3.是鼠疫病人传播。
老鼠的唾液和身上带有多种致病菌,食物被其食过后可能已经被严重污染,人类再食用可能因为其上繁殖的致病菌在肠道内引起菌群失衡及感染,从而出现急性肠胃炎引起肠道应激,常见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等。也有可能会传染上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症状。如果碰到老鼠吃过的东西,建议及时丢弃被污染食物,避免人畜食用,同时可服用抗生素等预防出现肠道感染,对老鼠接触及出没区域进行消毒。
关注恒泰善行公众号,获取每日健康资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