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B站按下暂停键

此文介绍b站文化的动态平衡的过程,本文较长,推荐收藏后阻断阅读
我会从一个文化是如何诞生、兴起、被自然选择的过程,以解释那些“梗”或“流行趋势”是如何被淘汰的。本文全程干货。
喜欢不妨点个关注,你的点赞和收藏可以让更多人看见。

【一个文化是如何诞生的】
从人类诞生之初就有生存的欲望,而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欲望也就水质提升,基督教用七宗罪概括人性,而现代科学更是对人类的研究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文化协会诞生的?
文化诞生的前提之一——欲望。我们大致可以推导出下列的心理模型:
人们的未知与渴望得到的认同感在一个小圈子内传播,逐渐的有人为了这种认同感而做出一类事情,从而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而做出这件事的人和看这件事的人都同时得得到了认同感。随之,其他的模仿者加入,一个新兴的亚文化就孕育而生。
就像古时候的人类一样,他们对自然抱有敬畏,对自然抱有未知之感,这种情感转化为恐惧和渴望得到理解。巫师——一种沟通天地与人的职业随之而来,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的人,渴望得到自然对他们的解释与庇护。这种新的职业在群体中不断传播,最后变成了文化。
在现代的互联网社会,你想创造出一个文化相当容易。你只要花费一些口舌,你就能让别人的未知变成你的职业,凭借着你的“巧舌如簧”你的影响力越来越高,一种新兴文化就此诞生。
比如我现在就跟你说:“我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我有一种新的学说中来解释文化之中的阶级差异与阶级间的对立,我将其命名为「八月假说」,只要你现在投资我,或许是一个关注一个点赞,到假说变成理论那天,你就成了开国元老,被众人所敬仰。”之后我又游说了很多人就产生了一个小的文化圈。凭借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体量不断扩大。最后在互联网上产生了一个叫「八月理论」的互联网亚文化圈。

【一个亚文化是如何被终止的】
一个小体量的文化圈地自萌也罢,但是发展到一定体量之后就会变成敌人的眼中刺。文化内部阶级的对立是建立在优越感与认同感之上的,文化内部的矛盾是难以解决的。而来自文化外部的威胁也照样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建立在a文化之中的人的优越感与b文化之中的人的优越感之上的。
我对于我自己的文化有认同感与归属感,就像是B站用户和爱B站一样(请不要用个例去杠公知)。而对于其他的文化,要么永不互相干预,要么就是你对我的优越感或我对你的优越感,就像是B站用户抢不起短视频一样。
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一般而言,榆林网络对线的那些人所处的文化,你对他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征,你并不能探明他的属性。就好比“哲学家的青蛙”一斑:对青蛙而言,一只苍蝇的表征就是一个黑点,而任意一个表征像一个黑点的事物对青蛙而言都是苍蝇。你光凭表征去判断一个事物是很难的,这就造成了文化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人类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来自外部的威胁,放到互联网上,文化也一样。

你可以观察到任何一个在互联网中存活的文化,都有来自外部的威胁,不管是多是少是大是小,如果这个文化的外部威胁消失了,那么这个文化街及其有两个——退化为更小的弱阶级文化,或直接消亡。
上述所说的只是文化在文化的自然界之中的你死我活,一个文化的死亡大多数都是在降维打击之下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
而进行这种自然选择的人,正是本篇文章的主角,那些为逼B按下暂停键的人——会独立思考的创作者们。
一个亚文化或多或少都会依托于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文化,你可以观察到,光是在B站,一阵热潮兴起,几乎不到两周时间又随之退散。一类是活的太好被观众所厌倦,谁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大众的狂欢变成了小众的宴会。而另外的,就是被自然选择掉的,执行自然选择人正是那些创作者。

就比如:锤人区的兴起到人人闻风色变。从客观上来说这种文化依然存在,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他已经被淘汰掉了,从一个文化降质成了工具。终止这一场文化的,正是那些会独立思考的人,他们思考全区这种文化是否利于逼B站个文化的生态,他们对于整个大文化的影响是否趋于平衡之上。就在这时,观众们还在欢乐吃瓜的同时,善于独立思考人已经做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权衡,做出优质的视频,为吃瓜群众们剖析锤人区的属性,并有预见性地指出了“这不是一个好的生态”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锤人区九次从一个文化降质成了更加正与当的维护个人权利的工具。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罗翔教授,火起来之后,根据B站的传统异能——鬼畜区,开始对罗祥讲述进行鬼畜。然而任何有社会公知与道德的人对于人民教师都是报以一种尊敬的态度的,然而位于B站文化圈之中的人,对于比较传统的鬼畜有了一定的认同感,他们陷入了认同感与社会公知道德的两难之地。而打破这种两难的人,也正是那些会独立思考的创作者们,他们呼吁尊重老师,他们提倡认真学习,他们尊敬人民教师,他们对于哔站有着阳光、美好的对于未来的向往。
我们说B站变了,不不不,B站只是在进化,他是在变得越来越好,因为那些不好的文化迟早都会被降维打击,然后被自然选择淘汰。

尾语
就总体上而言,根据我个人研究所得到的文化模型,哔站是一个正在越走越远越走越光明的有朝气的网站。它不像是微博,那些狂热信徒们的麦加城,它不像是知乎,阶级分化十分严重的社区。B站守着自己的朝气,有着自己对于一些恶性的文化的防控机制。
我们应该支持那些勇于发声的up主们,在互联网社会,每个人都是核武器,如果我们合理使用这种权利,相信B站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