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栗子音乐笔记】『曲式』曲式概论(上)

2022-07-21 21:27 作者:---栗栗子---  | 我要投稿

第一章:绪论

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样式。(音乐的各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

2.曲式分析——以典型的音乐结构为基础,寻找音乐作品结构的共性化特征及规律。

3.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音区、力度、演奏(唱)、调性、调式、和声、织体、复调、配器等(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基本手法)。

4.曲式分析的原则:单一原则;并置对比原则;再现原则;回旋(循环)原则;变奏原则;奏鸣原则。

5.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重复;变奏;展开;派生对比;并置对比;模仿;模进;分裂;时值的压缩与扩大;调式对比;音程的扩大、压缩与转位;动机贯穿;旋律的自由发展;织体。

6.音乐的陈述类型:(1)稳定型陈述:呈示型、结束型、引子型。(2)非稳定型陈述:展开型、过度型。

7.动机——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

8.主题——能代表音乐作品的性格和形象音乐的思维。

9.音乐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再现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变奏原则;回旋原则。

第二章:一部曲式

1.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速度、节拍、体裁取决于乐段的长度。

2.一部曲式的乐段的特点:(1)由多个乐句组成,有完整的旋律,不是零碎的展开:(2)能表达完整明确的乐思,乐段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3)有明确的终止;(4)一般为稳定陈述。

3.乐段的内部结构:乐段——乐句——乐节——乐汇。

4.乐段的分类标准:(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划分依据;(2)以句子之间的关系作为依据;(3)以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2的N次方和句子小节2的N次方为标准,可分为方正型和非方正型;(4)以乐段调性变化和终止作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的陈述方式作为依据,可分为呈示型乐段和中间展开或连接型的乐段。

第三章:单二部曲式

1.单二部曲式——由两个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有机结合形成的曲式。

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有再现单二部曲式、无再现单二部曲式(对比式和引申式)。

3.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二段曲式)、四句式上下片乐段(四句式的平行乐段)和起、承、转合式乐段的区别:二段曲式比四句式上下片乐段的第一部分的主调收拢使句读划分更为清晰;二段曲式比起、承、转合式乐段,前两个乐句与后两个乐句的对比性及收拢性使乐段感增强,结构层次更分明。

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1.单三部曲式(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形成的曲式。

2.基本特征:呈示乐段——中段——再现乐段。(ABA)图式:(1)a+a'+a(2)a+b+a(3)a+b+c 

3.中部:发展中段(引申型)、对比中段(并置型)。

4.发展中段(引申型)的特征:第二段和第一段之间的对比较少,更多的是第一段主题的延伸发展。

(第二段采用第一段的材料)

5.对比中段(并置型)的特征:既有新材料的对比并置,又有第一段材料的引申发展形成的中段——综合性三段曲式。(第二段完全采用新主题新材料,形成和第一段明显的并置对比)

6.再现段:(1)原样再现(2)变化再现:变奏再现、动力再现、减缩再现。

7.动力化再现:引进新的乐思.


【栗子音乐笔记】『曲式』曲式概论(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