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赛斯-灵魂永恒解读 第一章

2022-08-19 09:13 作者:LTN小跟班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有意识的自我

在这一章里,赛斯提出几个观点

1. 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 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同步重要性。

3. 大多数时候自己偏向于追逐外物,从而本末倒置的忽略了自身内在的独特性。

4. 自我大多时候过于在意外在的自我形象,从而丧失了解内在意识所完成的每一个选择。

5. 单一的视角让自己失去了种种了解伟大自我的机会。

6. 自己对外在信息不加分辨的吸收,以及单一视角思考方式阻碍了自我的更多可能性。

7. 语言的习惯决定了自我思考的方式。

8. 自我的惯性思维导致了自我的处境。

 

他们是被约束在肉体躯体之内、被囚禁在骨头、肉、皮肤之内的肉体生物。如果你相信,你的生存取决于这些肉身形像延续的话,那你就会感觉到有被灭绝的危险,因为肉体形态的延续,没有身体,无论如何也没有了青春美丽、也不能在老年保持同样的活力和魅力。

如果你认同于你自己的青春、美丽、逻辑领悟才能,或认同于从这里所取得的成就的话,那么,总是会存在这些属性能够消失,并且会消失而折磨人的知识。(王新建)

 

各位读者也许认为自己只是一种动物,受困于肉体中,受到骨骼、肌肉及皮肤的束缚。如果你相信你的生存就只是这个,那么你便会感觉到毁灭的危机,因为肉体无法常存,青春之美与活力无法保留到老年。

如果你为自己的青春、美貌、聪明才干或成就感到扬扬得意,那么你一定也时时刻刻在烦恼,因为你知道这些总有一天会消失。(王育盛)

 

解读:赛斯在开篇的这一段讲述人们习惯聚焦在自身的肉体上,从而因为太过于在乎这个身体,产生了种种无所谓的行为甚至是一直因为外界的接收信息而引发内心恐慌。甚至被所谓的生老病死,自以为的外境(各种广告宣传,家人好意的劝阻)产生出的起伏的心境(害怕而做出种种行为),从而导致身处自身焦虑的处境,而这些处境又重新引发了自我抗拒的外镜,不断循环。

 

从根本上来说,你并不比我更多具有肉体存在[being],并且,我也懒得说我曾经穿上、丢弃过多少躯体。人格不存在就不会写书。而我是完全独立于肉体形象的人格,你们也是这样的人格。(王新建)

 

基本上来说你和我一样,不仅只存在于肉体中,我曾经经历过的生死次数多得叫我懒得向你说明。不存在的“人”写不出书来,我没有肉体依然存在,你们自然也是如此。(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赛斯强调了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区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以及我们的本质就是意识不灭。

 

意识创造了形式,而不是其相反。所有人格都不具有肉体。只是因为你如此忙于关注日常事物,以至于你没有意识到有一部分的你,它知道它自己的力量远远超越于日常自己的表现。(王新建)

“意识创造了形相”,而不是有了形相之后才有意识。“人”不仅只是物质,因为你专注于日常事物,而无法了解到你另有一部分,那部分的你全然知道自己具有比寻常的“我”高超出甚多的能力。(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赛斯强调了不同的个人意识的心境创造了不同的处境,而大多数人反而本末倒置,以为感知的外相才是所有的起因。(我到底是什么,这里的我指的是外在的那个被观察到,众星捧月的我,所有人看不起的我,又或是吃惯看戏的我。那么这些我只是当下内心的一个投影。)

刻意抓取外在来满足自己,可是远离内心的行为反而导致自己的内在越来越空虚的内在。赛斯的目的很明确,我们不只是那个穿戴肉身的外在形象,内在的意识也是我的一部分。

 

你们每个人都曾经生活在其他的生存中,尽管你并未有意识地意识到那些知识,但它都伴随在你之内。(王新建)

你们都曾在他种生存的层面中活过,你们内心明白,但是也许目前的“自我”却意识不到。(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赛斯强调了所有的知识都在我们的内在意识,而很多时候我却在外界寻找,甚至不断地在自己设置的框架里反复打转

 

 

我把我的意识相当好地聚焦在鲁伯的身体内。今晚很冷。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出神状态下写一本完整的书,而鲁伯在课前则有些紧张。这件事情,并不只是让这个女人替我讲话这么简单,其中还必须有许多巧妙地操控、和心理调整的问题,在我们,也就是在鲁伯和我之间,要建立一个所谓的“心理桥梁”。

我透过鲁伯说话,不可能像是一个个体打电话一样的事情。相反,在我们两部分之上存在一种心理延伸,存在一种特征投射,我就用这样的一个点来进行通讯。我稍后会解释如何创造、并维护这个心理框架,因为这就像一条马路,必须保持远离碎片一样。(王新建)

 

我的意识焦点准确的集中在鲁柏身上。今晚颇凉。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在出神状态中写一本完整的书。鲁柏在课前有点紧张,因为写书这件事不像平常这位女士替我说话这么简单,其中牵涉到许多必要的操纵控制及心理的调整,我和鲁柏之间建立了一条我称为“心灵之桥”的通道。

我通过鲁柏来说话的情形跟打电话不一样,这是一种心灵的扩张,我们双方都需要将自己投射出去,以达到通讯的目的。我以后会说明这种心灵结构是如何创造的?以及如何保持畅通?因为它就像一条必需保持一尘不染的通路。(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赛斯描述了心灵的投射,也是之前赛斯在早期课提过的内在感官,进入另一个人的意识里而这种心灵内在感官的练习,重新让我们掌握内在意识的强大。

 

在你读这本书的当中,如果你问你是谁、而不是问我是谁就会好得很多了。因为,除非你理解了人格的本质以及意识的特性之外,否则你不会理解我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坚定地相信,你的意识被锁定在了你脑壳内的什么地方,并且想逃脱却又无能为力;如果你感觉你的意识终结在了你的躯体界限之内,那么,你就把你自己贱卖出去了,并且,你也会认为我是一个错觉。其实,我比你更不是错觉,而且,我这么说更有深意。(王新建)

 

本书的读者最好先自问你自己是谁,而先不要费心研究我赛斯是何许人,因为如果你不明白自己的本质及意识的内涵是什么,你便不可能知道我是什么。

如果你认定自己的意识被锁在头骨下方的某个地方,并不具自在的能力,甚而你真觉得自己的意识只止于肉体的范畴,那你不但太小看自己,同时还会认为我只不过是个虚幻的什么东西而已,真要说我是子虚乌有的话,我说你才是身处幻境呢!这话说起来一言难尽,此处表过不提。(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赛斯再次强调了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内在的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区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以及意识(指“自己在任何特定时间所着眼的方向”。意识,“是一种感知各种实相维度的途径”)的特性。

接下来,通过内在感官的练习,我们会彻底理解赛斯所描述我们自身被压制的能力。

 

我希望提醒你们这些内容。我说这么多不是对你认为的你自己所是的部分说话,而是对你不知道的那个部分说话,是对你在某种程度上拒绝的、那个被忘记的部分说话。那个部分就在阅读这本书,[甚至]就像“你”正在阅读一样。

我对那些相信、与不相信神的人讲话,我对那些相信科学会发现所有实相本质答案的人说话,并且也对那些不相信的人说话。我希望将为你们提供一些、能够使你们为研究自己实相本质的线索,因为你们在此之前,从未对它进行过研究。(王新建)

 

我希望提醒你们这些真理。我并不是在对你们自以为是的那一部分说话,而是在就你们目前不知道、或已遗忘、甚至否认的那一部分在说话。在“你”读这本书时,那一部分也同时在读。

我对信神及不信神的人说话,也对认为科学会找到一切解答的人、或者不相信这种看法的人说话。我希望我能给各位自行研究自然本质的线索,那些是你们以前从来没有研究过的。(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赛斯强调了自己讲述的信息更多是在和我们的内在那个大我直连沟通。而大多时候我们总是忽略了内心的这个自我。

要认识到自身内在的本有的强大意识,而不是盲从的接受外界的各种框架。从而更加与自身信仰的框架融合,体验更好玩的人生。

 

你们并没有像一只被困在瓶子里的苍蝇,因而翅膀一无所用似的被陷入在时间里。你们不会相信你们的肉体感官会为你们提供真实的实相画面。它们都是可爱的骗子,因为它们在用一种奇异的故事诉说着、并要让你毫无疑问地相信它的话。你们在梦中、比你们在清醒的时候更加贤明、更加有创造性,并且,更加知识渊博。

这些叙述对于你们现在来讲似乎高度可疑,但等我说完以后,我希望你们会发现,这是得到清晰陈述的事实。(王新建)

 

有几件事我希望诸位弄明白:你们并不为时间所困,你们不是被困在瓶中的苍蝇,瓶中苍蝇的翅膀无用武之地,而你们不然。五官感觉不能带给你们真情实意,因为这些感官会骗人,骗得你们死心塌地地相信这花花世界。在很多情况下梦中的你要比醒着的时候聪明得多,更具创造力,也更有知识。

这些说法也许叫你觉得疑云重重,但是我希望在你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明白此处所说的只不过是将事实平铺直述而已。(王育盛)

 

解读:在此处再次描述我们不加过滤的吸收外界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相互矛盾,以至于我们所引导的行为也在毫无目的性的在原地转圈,有点乌合之众的感觉,从一个圈子出来又进入了另一个圈子而我们自身的第六感又时刻给我们冥冥的引导。

要认识到自身内在的本有的强大意识,从而更加与自身信仰的框架融合,体验更好玩的人生。

 

 

我要告诉你们的内容,在之前的数个世纪之内始终有人在告诉着你们,并且,当你们把它遗忘的时候,就要再次提供一遍。我希望要澄清许多、多年来一直被扭曲的观点。并且要对其他观点提供我的原始解释,因为知识并非存在于真空,因为掌握信息并传播它的人格必须要对它进行解释、并加以渲染。因此,我就我知道它的那样描述实相,并且,我就在许多层面和维度中经历它的那样描述实相。

这并不是说,其它众多实相不存在。我在你们的地球形成之前就一直具有意识。为了写这本书 - 并且,在我与鲁伯大多数的通讯中 - 我从我自己过去的人格库存当中,采用了那些似乎合适的特征。还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不再专注于肉体物质或时间的人格。对于你们,我们的生存似乎非常陌生,这只是因为你们没有意识到人格的真正潜能、也因为你们已经被你们有限的概念所催眠。(王新建)

 

我将要告诉你们的话自古以来一直有人在说,每当真理被忘却的时候就有人再来传播。有很多长久以来一直被扭曲的观点我希望能在此澄清。由于知识无法在真空的状况中存在,当我说明各种真相的时候,难免沾染了我个人的色彩,所以我是以我的角度叙述事情的实相,以我的角度叙述我对多重空间的了解。

我这样说并不表示我没有提到的实相就不存在。我在你们的地球形成前便已醒悟,为了要写这本书,也为了和鲁柏交通,我由我的过去世记忆库中综合的抽出我认为适合的个性。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只不过他们并不把焦点放在物质事物或时间上。以你们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存在似乎很不可思议,原因是你们不了解“人”真正具有的潜能,同时你们也已经被你们有限的观念催眠了。(王育盛)

 

解读:我们总是在不同的著作和各种圣人的论述下找到类似的观点,而在种种传播下,这些伟大的观点又被附加了种种框架以利于一部分人的欲望。

所以,在何时何地。我们都有能力和内在的自我合为一体

 

 

从根本上来讲,我是带有这样信息的一个人格:你们创造了你们所知的这个世界。或许,在为你们提供的所有礼物当中,最令人敬畏的东西一直就是:你们具有把自己的思想向外投射成为肉体形态的才能。

这个礼物携带一种责任,并且,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喜欢祝贺自己在生活上的成功,而把你们的失败归咎于神、命运和社会。人类以同样的方式具有一种把他自己的罪责和自己的错误,投射到父 - 神的形象的倾向,这个老天爷对于这么多的抱怨,一定会变得非常不耐烦。

其实,你们每一个个体都创造了你们自己的肉体实相;而你们的全体则创造了存在于你们世俗体验中的荣誉和恐惧。除非你意识到你就是那个创造者,否则你会拒绝接受这项责任。你也不要因为世界的不幸而归咎于魔鬼。你们已经足够成熟,可以认识到魔鬼就是你们自己的灵性投射,但你们还没有成长到足够聪明地学会,如何建设性地使用你的创造力。

我的大部分读者都非常熟悉“肌肉僵化”这个说法。相反,你们作为一个物种已经成长出“自我约束”,这是限制在一种灵的僵化中,具有远不可辨识的自己具有的或被否认或被扭曲的直觉部分。(王新建)

 

我为你们带来以下的讯息:你们的世界是你们自己创造的,你们具有几乎是宇宙间最值得敬畏的天赋:那就是你们具有“将思想向外投射变成物质形态的能力”。

这项天赋带来了责任。但是你们许多人都只晓得庆贺自己的成功,却在失败时怪上帝、怪命运和怪社会。几乎以相同的态度,人类有一种倾向,习惯将自己的罪与错向一个天父般的神投诉,这个天父一定被这么多诉怨烦透了!

事实上是你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物质环境,你们共同创造了你们在地球生命中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一直要到你们明了你们自己便是创世者之后,你们才会承担起这个创造下带来的责任。你们不应该再为世上的苦难而责怪魔鬼,你们应该已经够成熟,知道魔鬼只不过是你们自己心灵的投射而已,但是,你们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学习建设性地运用你们的创造力。

我大部分的读者都知道“崇尚肌肉”是什么意思,由此你们这个种族变成了“崇尚自我”,造成精神僵硬,拒绝承认,甚至扭曲自己灵悟的那一部分。(王育盛)

 

解读:每时每刻的选择以及当下的动心起念。自己时刻的念头和行为塑造了遭遇到的处境,而长期以来我们却不自知内心塑造外物体验的能力。

这些观点与熟知的N叔,巴夏又何其相似。

总是习惯的厌恶不喜欢的,转过来又欢天喜地的沉迷于快乐里。而一直忽略这些所谓的好坏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折射出来的不同选择。除非当下就开始有意识地了解心灵的伟大创造力,而转过头来把玩人生这个游戏。

 

 

意识,是一种感知各种实相维度的途径。你们所知的意识,是高度专门化的意识。肉体感官允许你们感知三维世界,然而,恰好由于肉体感官的本质也同时抑制了对其他同样有效维度的感受。你们大部分人都认同于你们日常肉体导向的自己。但你们不会想到认同于身体的这一部分并忽略所有的其他部分,而当你们想象自我导向的自己肩负你身份重担的时候,你们就在做同样的事情。(王新建)

 

意识是认知多重空间世界的途径,但是你们所知道的意识却有限于某些特定的角度之内。肉体的五官使你们认知三度空间的世界,但是同时它们的特质却又抑制了你们对其他同样生动空间的认知。你们大部分人只对你们的肉体部分认同,你们并不会认为某部分身体是你们的全部,而忽略其他部分,可是当你们认为“自我”便是全部的“我”时,你们正在做相同的事情(笑着说)——认“部分”为“整体”。(王育盛)

 

解读:意识的独特性,只是我坐在这里,我的意识就穿越了不同的空间,而不幸的是我的肉身只能呆在原地,所以肉身的感官并不能代表我的全部,不同地域,不同习惯的差异就足以解释了这一切,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创造的认知泡泡里

 

我在告诉你,你们并非是由一堆骨头和肉组成的宇宙口袋,也不是一种用某种化学物质和元素匆忙拼凑而成的混合物。我在告诉你,你的意识并不是某种仅仅通过化学部件儿的偶然配合而形成的某种炽烈产物。

你不是一个会被抛弃的肉体物质的衍生物,你的意识也不意味着会像一缕青烟一样消失。相反,你在深层潜意识阶层上形成了你们所知的肉体躯体,你这是伴随着伟大的识别力,伴随着不可思议的辨别力,并随着每一个组成身体的微小细胞的密切潜意识知识。这可不是象征性的说说而已。(王新建)

 

我告诉各位:你不是一个由化合物及其他元素组成的骨肉躯壳而已;我也告诉各位:意识不是化合物作用时意外的产物。

你不仅仅是物质的一种,你的意识也不会像阵轻烟似的消散得无影无踪。相反的,你在一个极深的无意识层次中,以极挑剔、明白的态度,由无意识的深层知识里创造了你的肉体,这种说法并非象征似的说明,而是事实。(王育盛)

 

解读:我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外界给我的定义,可是我又如何解释别人与我的不同我又如何强调自己的绝对性。

 

你的有意识心智并不觉知这些活动,所以,你也不认同你自己的这个内在部分。而宁愿认同你是看电视、做饭或工作的这个部分 - 这个你认为正在做事情的部分。

但是,你自己的这个看似无意识的部分,的确就是具有更加渊博知识的部分,而你整个的肉体生存,的确就依赖于这部分的顺畅功能。这是一个有意识、有觉知、有警觉的部分。恰恰是你如此专注于肉体实相而不倾听这部分的声音,你也不理解,你肉体导向的自己的产生,就来自这个强大的心理强度。

我把这个在表面上看似无意识的部分,因为它指导着内在活动,所以叫做“内在自我”。内在自我相关的信息不是通过肉体感官的感受,而是通过其他内在渠道。这是一种内在感受者,它超越了三维存在的实相。在内在自我之内携带着你们每一个人过去的生存记忆。内在自我浏览着主观上,实际上是无限的维度,并从这个主观维度流淌出所有的客观实相。(王新建)

 

现在由于你所谓的意识心灵不知道有这种活动,你便不与你的内我认同;你宁可向看电视、烧饭、工作的那部分认同,那部分是你以为你所“知道”的。

事实上,另外那个看起来似乎是属于没有意识的部分更具真知。靠着它顺利的运转,你的肉体才能生存下去。

其实这部分是有知觉的,它什么都明白,也很警觉。各位太把焦点集中在物质世间,既不去听它的声音,也完全不了解它就是你那“认物质为一切的自我”的力量来源。

我称这个看似没有意识的部分为“内我”,因为它操纵内在的活动。它把经由其他内在孔道,而非由肉体感官所得来的资料连贯起来,它是具真知而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外的,所以它带有你们每一个人前生的记忆。它探讨内在的无穷境界,一切的因缘世界皆源自这个内在空间。(王育盛)

 

解读:再一次强调了内在自我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往往在不断的引导着自己做出各种体验,从而超越了我以为的单一视角。

 

 

通过这些内在渠道,内在自我为你提供了所有的必要信息,并且,在你能够抬起一个手指头、眨巴一下眼睛、阅读这张纸上的每一个句子之前,都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内在活动。你本体的这个部分,具有相当自然的远程通讯和心灵感应,所以,在灾难发生之前,不管你是否有意识地接受到了这个消息,你本体的这个部分都会对你提出警告,并且在你说出一个字之前,已经进行了所有的通讯。(王新建)

 

经由这些内在孔道,各式各样的消息借以向我传送。在你一投足、一眨眼、甚至读书本上的一字一句前,你的内在已进行了许多难以置信的活动。这一部分的你本来具有千里眼、顺风耳的能力,它会在灾难发生之前就预先警告你,而不管你的意识接不接受这些讯息。所有内在的沟通在话说出之前早已进行完毕。(王育盛)

 

解读:我意识到的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30天拿钱,除了打工没有别的收入,

这些意识就好比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自然完成的,难道我从不质疑这些习以为常的想法嘛

 

“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共同运作,一个是让你能够在所知的世界里进行操控,另一个是为你带来那些微妙的、你的肉体生存没有它们就不会维持下去的内在感受。

然而,你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本体部分,这部分既形成了你的内在自我、也形成了你的外在自我,这部分也决定了你要在这个地方、并在这个时间成为一个肉体存在。这个部分就是你本体的核心,你灵性的种子就由此而迸发出来,这个部分就是一个多维人格,你只是它的一部分。

至于你们那些,想知道我会把你们的心理学家所认为的潜意识放在哪里的人,可以说,你可以想象,它是在外在自我和内在自我之间会合的地方。不过,你必须要理解,对于这个自己,没有真正的分隔,所以我说的各种部分,只是为了使基本概念清晰而已。(王新建)

 

“外我”和“内我”一起行动:前者使你在你熟知的世界中就会生活;后者是肉体生命的维持资源,能给予你物质生存之外的纤细内在知觉感受。

但是你还有另外一个部分——一个生存的中心,“内我”与“外我”皆由它而来,你之所以生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也是由它来决定,它是“你”这个身份的原心,而“你”只是它所释出的心灵种子之一,你是它的一部分。

也许你会问我心理学家所谓的潜意识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我告诉各位可以想象“外我”与“内我”之间交会处便是。不过你必须明了“我”并无真正的界限,我们这么说明只是方便各位清楚明白基本的概念而已。(王育盛)

 

解读:我意识到的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30天拿钱,除了打工没有别的收入,

这些意识就好比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自然完成的,难道我从不质疑这些习以为常的想法嘛

 

你所知的自己,是,但只是,你整个本体的一个片段。然而,这些片段并不是像一串珠子一样被串在一起。它们更象是洋葱的层层表皮、或橘子的分瓣,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通过一个发源于相同源泉的生命力,同时向外发展出的各种实相。

我并没有把人格比作为一个橘子或一个洋葱,但我想要强调的是,就像这些事情是从内向外的成长,同样,整个自己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同样的事情。你观察的是物体的外貌。你的肉体感官允许你感受外在形态以便你对它做出反应,但你的肉体感官,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你以这种那种方式感受实相,但在物质性和形式之内的内在活力则不那么明显。(王新建)

 

你们所知道的自我,说起来只是整体的一个片段而已。不过所有这种片段并不像一珠子串在一起一样有先后,它们更像洋葱或是橘瓣,来自同一个生命之源,进入不同层次的空间。

我并非将“人”比作橘子或洋葱,我只是想强调这些东西由内而外的生长就如同“片段”之于“整体”。你们只观察到事物的外貌,你们的肉体感官允许你们认知外在之事物,然后对之反应,但是肉体感官在某种程度下也同时迫使你只以这些态度接受并认知这个世界;这一来,在物与形之内的生命力就变得不那么显示了。(王育盛)

 

解读:与其说我的每个当下只是自我的一部分,不如说我的自我意识穿上或是脱下不同的意识外套以对应不同的生活片段

 

通过这些内在渠道,内在自我为你提供了所有的必要信息,并且,在你能够抬起一个手指头、眨巴一下眼睛、阅读这张纸上的每一个句子之前,都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内在活动。你本体的这个部分,具有相当自然的远程通讯和心灵感应,所以,在灾难发生之前,不管你是否有意识地接受到了这个消息,你本体的这个部分都会对你提出警告,并且在你说出一个字之前,已经进行了所有的通讯。(王新建)

 

经由这些内在孔道,各式各样的消息借以向我传送。在你一投足、一眨眼、甚至读书本上的一字一句前,你的内在已进行了许多难以置信的活动。这一部分的你本来具有千里眼、顺风耳的能力,它会在灾难发生之前就预先警告你,而不管你的意识接不接受这些讯息。所有内在的沟通在话说出之前早已进行完毕。(王育盛)

 

解读:我意识到的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30天拿钱,除了打工没有别的收入,

这些意识就好比一个简单的身体动作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自然完成的,难道我从不质疑这些习以为常的想法嘛

 

不管是岩石、矿物、植物、动物或者空气,它们不充满自己种类的意识,就都不会存在。

所以,你站在了一个周围有恒定生命力的混乱中、站在一个有觉知能量的完形之中,而你就是在肉体上组成于有意识细胞的你自己,这些细胞之内都携带着它们自己对它们自己本体的领悟,这种欣然的合作形成了你肉体躯体的肉身结构。(王新建)

 

任何存在的东西都自有意识——石块、矿物、植物、动物、甚至空气皆然。所以你们是身在一个始终“充满生气”的处境中,万事万物皆有自知之能。你们的肉体也是靠有意识的细胞构成,它们各自具有对它们本身的了解,并且在彼此共同同意下合作构成你们的身体和组织。(王育盛)

 

解读:就好比物理学家描述的,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不同的振动状态,那些夸克是宇宙弦不同的振动状态,而不是宇宙弦本身,就好像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本身一样。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道德经》“有,万物之母,无,天地之始”.“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

 

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不存在对于这个自己的限制。也不存在对于它的潜在才能的限制。你可以单独认同于你的外在自我,并把你自己与本身就是你自己一部分的才能切断。你能够否认、但你不能够改变这个事实。人格是多维热个,比喻性地说,尽管许多人把他们的头埋在三维生存的沙子里,而假装没有更多。(王新建)

 

“我”是无限的,“我”的潜能也是无限的,不过由于你自己的无知,你给自己设立了虚构的限制,由于你只向“外我”认同,而自己切断了自己本来具足的部分能力。你尽可否认我说的话,但是你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不管你再怎么像驼鸟一样埋首于三度空间的沙堆中,都改变不了“人”绝对是多重空间性的事实。(王育盛)

 

解读: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

 

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我不打算低估外在自我。只是你们已经高估了它而没有认可它真正的本质。

自我是一个爱嫉妒的神,它想要保持它本身的兴趣。它除了那些在它之内感觉舒服的、以及能够理解的之外,不想承认任何维度的实相。

如果你对实相的本质有了一个有限的概念,那么,你的自我就会尽最大努力,把你保持在你所接受实相的小封闭区域内。如果,从另一面来说,你的直觉和创造性本能被允许自由的话,那么,它们就会把某些更大维度的知识,传达给这个你的人格最肉体导向的部分。(王新建)

 

我并不是在贬低“外我”的重要性,只是你们太高估了它的重要性,而且“外我”的真正本质你们也不知道。

自我好比是一个善妒的神,它的需要必须满足。它不肯承认除了这个它觉得舒服而又能了解的空间以外还有别的空间。

如果你对实相的本质观念狭窄,那么你的自我即会不遣余力的助你自限于你仅能接受的狭小世界中。反之,若是你的情形正好相反,那么你的领悟力及创造力都可得到释放,进而与高层次空间接触,为你那饱受物质困限的部分带来一些体会与知识。(王育盛)

 

解读:庄子的开篇通过不同的对比,就提出了人类理解能力的单一,而自我的单一角度强迫自己在有限的理解范围内解读自我,而单一的角度本身就是一种束缚

自我必须接受不同角度的多样性,从而允许自我的无限创造能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首先,语言,就你们所知,是一种缓慢进行的事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串起来组成一个单词,并且,多个单词组成一个句子,这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结果。

正如你所知,语言,部分地、并在语法上,是你们物理时间序列的最终产品。你们在一个时间只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么多的事情上,而且你们的语言结构不能提供错综复杂的通讯,也不能提供同步经历。

我能够觉知一种不同种类的非线性经历,并能够关注在、也能够对无限种类的同时事件做出反应。鲁伯无法表达它们,因此,如果要把它们进行传讯,必须把它们平铺成为线性表达。这种感受才能、以及对无限同时事件做出反应的才能,就是每一个整体自己或者存有所具备的一种基本特征。因此,我可没有声称,这是我自己专有的壮举。(王新建)

 

首先,你们所谓的语言是个缓慢的东西,一个一个字组合成词,字与词又组合成句子,这纯是线性思想的模式。

所谓的语言是你们物质世界有先后秩序观念后的末端产物。你们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注意到有限的事件,你们的语言结构也无法让你们在瞬间沟通复杂的经验。

我知另一种方法,非线性的,能在瞬间向无量事物做出反应。但是鲁柏却无法表达出这种方式,只好先转换为线性的表达方式,再来传递。这种对无量事物瞬间认知、瞬间反应的能力是每一个“全我”或“整体”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以我不说它是我独有的。(王育盛)

 

解读:看过超体这部电影,自然对于赛斯所描述这些超出人类现有认知框架的行为有些许的认同

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之一,受制于文化的不同。本质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标准。例如,英语为主导的国家,会把目的放在一句话的前面来表述。而东方的汉语则截然不同。有时候会加入一些语境。

 

 

鲁伯把他说话的知识供我们使用,我们两个人会相当不加思索地共同产生各种将要说出口的词汇。这可能会出现干扰,因为任何信息都可能会被扭曲。然而,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这项共同的工作,并且,很少发生扭曲。。(王新建)

 

鲁柏将她对语言的知识供我们使用,我们两人一起很自然的造出这么多字句来。但也可能有时念力会不集中,此时讯息难免遭到曲解。不过我们两人已适应了共同工作的方式,所以扭曲的地方非常少。(王育盛)

 

解读:而对于语言不同的理解自然又会引发出不同的摩擦,更会进一步发生分歧

 

 

通常,肉体感官会令你看不到这些开放的渠道,因为它们只用自己的形象感受实相。那么,我在某种程度上是透过一种你们时空中的、心理上的反常心理,进入你们的实相。说起来,这样的一个开放渠道就像在鲁伯的人格和我自己的人格之间的一个通道,因而我们有可能在其间进行通讯。这种在生存维度之间的心理和灵性上的反常心理并非罕见。罕见得是它们很少被识别出来,并且,很少得到这样的利用。(王新建)

 

肉体感官通常使你们对这些开放的孔道视而不见,因为五官只以自己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以某种程度来说,我所用以进入你们这个时空的正是这种心灵曲带。这种开放的孔道可以说是鲁柏与我在我两之间共同形成的一条通路,以产生双向的交通。其实这种在空间与空间之间存在着的“心灵曲带”并不少见,只是它们被认为极不寻常,被运用的更少而已。(王育盛)

 

解读:对于不同语言/事物的理解,再加上自我框架的束缚,很多时候会失去很多机会

 

 

鲁伯把他说话的知识供我们使用,我们两个人会相当不加思索地共同产生各种将要说出口的词汇。这可能会出现干扰,因为任何信息都可能会被扭曲。然而,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这项共同的工作,并且,很少发生扭曲。。(王新建)

 

鲁柏将她对语言的知识供我们使用,我们两人一起很自然的造出这么多字句来。但也可能有时念力会不集中,此时讯息难免遭到曲解。不过我们两人已适应了共同工作的方式,所以扭曲的地方非常少。(王育盛)

 

解读:而对于语言不同的理解自然又会引发出不同的摩擦,更会进一步发生分歧

 


赛斯-灵魂永恒解读 第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