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为何如此特殊?——地下660km的力量

4000年前山海经中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
这是长白山第一次出现在文字记录中
长白山脉全长1300余千米
松花江,图们江与鸭绿江在此孕育而生

日本以东的深海中,年龄很老温度很低的太平洋板块以相当快(每年7-10cm)的速度俯冲到东北亚地下,在东北亚的地幔中滞留并且深度脱水,挤压软流层热物质上涌。东亚地区形成的广泛分布的拉张型裂谷和断裂大多受这一过程影响。这其中一个断裂的便为郯庐断裂带。此地岩浆从裂口喷涌而出,玄武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连片的玄武岩台地,这就是长白山熔岩台地和白茂熔岩台地。高耸的山脉拦下了自太平洋而来的水汽,使得当地年降水量在1700mm以上。

丰富的降水让当地的植物茂盛生长。
海拔1100m一下是低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这里直接承受了太平洋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形成了复杂的多层群落结构,通常可分为8层。乔木分3层,下木2层,草本层3层。丛林中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
二级保护动物37种,包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北虎

(我一个滑铲!)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护、养、猎”的方针
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东北三宝的紫貂
在数十年的销声匿迹之后
逐渐回归长白山脉
只不过这次它面对的是相机镜头而不是圈套与铁笼

丰富的降水富饶的大地吸引了另一批访客
——人类
早期的居民逐水草而居
临溪滩而兴农事
长白山儿女最早是以“肃慎”国人的形象出现在古籍中
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左传》
“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之功。”
——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挹娄……古之肃慎氏之国也。
善射,射人皆入目。矢施毒,人中皆死。
出赤玉、好貂,今所谓挹娄貂是也。“
——《三国志·东夷传·挹娄》
吉林,黑龙江两省出土的“石砮“表明肃慎一直与中原文明保持联系

现如今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满族
在民族演化上继承肃慎衣钵
博采众长周边各民族文化
在东北地区创造了璀璨的文明
长白山一直是满族的文化圣山
被金国视为“兴邦之地”“旧邦之镇”
公元1215年前后
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了近期以来最强烈的一次火山喷发
此次喷发的二氧化硫被释放进平流层
产生了全球范围的冰室效应
喷发后10个月内北半球平均气温最大降低0.85℃
众多地区发生大旱
“牛马死去十之八九,民无以为生”——《元史,本纪》
桑树适宜区北界从北纬37度南移至北纬35度
浓烟直冲云天,
在高空西风的影响下飘过日本海直达日本

喷涌而出的火山灰破坏了山顶的苔原植被
但是火山灰也带来了丰富的磷酸盐钾盐等营养物质
以小叶章为代表的草本植物侵入了被破坏的苔原
形成一块块黄色的“斑秃”

(枯黄的植物为小叶章,绿色植物为牛皮杜鹃)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长白山北坡

岳桦树龄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而前人的调查显示
800年前与今日针阔混交林与针叶林界线几乎一致
说明气候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这就说明岳桦林才刚刚开始侵入
从距今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长白山一直以来都是活火山,它的野性令人望而生畏,而它的神秘却一直吸引着科学工作者,1985年长白山天池火山检测工作逐步开展,1999年长白山火山监测站建成,长白山的一举一动都将被纳入科学家的眼睛。得益于这些科研工作者,我们认识到了长白山的容颜,也得以窥探它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