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浙江大学2019金融专硕初试第一名

2019-07-03 14:08 作者:常道教育  | 我要投稿

基本情况

本科浙江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初试成绩:英语85,政治74,数学三142,金融学综合137,总成绩438。

数学

1. 教辅资料

《李永乐复习全书》(简称红皮全书)或《张宇36讲》(简称绿皮)或《李正元复习全书》(简称粉皮全书)

以上三本书均为经过多年市场检验的高质量复习书籍,如果基础较好可以选择后两本书,其中绿皮比较注重题目灵活度,对锻炼考场思维比较有帮助;粉皮高数部分出的极其精彩,若是选择其他两本书,建议也刷一刷它的级数、常微分方程以及中值定理部分;若基础较差可以选择第一本书,但由于其线性代数及概率论部分相对比较差,题型覆盖不全,所以需要补充材料(即后面1.1、1.2,如果用后两本书,则第1.1、1.2点可以忽略)。

1.1线性代数

首选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题型覆盖超全,而且刷题速度比较快,最后复习阶段全部再刷一遍也不过八九个小时,且大多题目在配套视频中有讲解,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1.2概率论

首推张宇的《概率9讲》,其实这本是包括在1中的绿皮里的(分为高数18讲、线性代数9讲和概率9讲,总共36讲),这本有点难,但如果啃下来了,考试的概率论足够可以应对。

2.试卷类

以上是题型覆盖类的书籍,本小节写的是试卷类的。

2.1数学真题

推荐张宇的《32年真题大全解》(加上今年应该是33年真题大全解了),许多人认为前十年即88-97年的试卷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我觉得随着考研年份的增多,考过的知识点已经经历了轮回,非常可能从老的试卷里找题炒冷饭,所以还是有必要30多年一起做的。举个例子,2018年考研一道难度系数很高的题目,其实就脱胎于1994年选择题最后一道,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数学真题是最重要的考试资料,一定要多刷几遍。个人感觉刷真题的遍数应该与习题集持平(我周围同学基本上四刷习题集),但我个人因为时间问题只刷了一遍半。

2.2张宇八套卷、四套卷

这十二套卷子难度系数太高了。初做第一张的时候险些崩溃(但听说后面几张变容易了),所以如果基础不是很好还是多刷几遍1中参考书吧。

2.3合工大超越五套卷

同2.2,题目可能相对没有那么变态,但我做的还是很吃力(我没有完整的做过这套卷子,但同学给我抽题做过),如果这套卷子能稳定135以上,基本就是真题几乎满分的水平(不负责任地说)。

 

政治

1.教辅资料

肖秀荣全套,即《1000题》、《讲真题》、《精讲精练》、《肖秀荣最后八套卷》、《知识点提要》、《当代实事政治》、《肖秀荣最后四套卷》(这些要买当年的,现在不急着买)。

 

政治其实是我有些遗憾的科目,由于太沉迷刷1000题,忽略了出题老师反押题的趋势,所以大量时间浪费掉了,想一想还不如把时间多花点在专业课上。政治其实我不是很在行,大概就是八月份开始先精读《精讲精练》(很多人认为没必要,我觉得见仁见智吧,精讲精练还是挺好的,第一遍看完可能是精神的洗礼,有点让人崩溃,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就比较舒适,基础打牢了后面做啥都挺舒服,四种颜色荧光笔画的密密麻麻的对强迫症患者来说看着舒心),我在精读精讲精练一章以后会把1000题上对应章节做掉,在做马原的时候还看了徐涛的配套视频(同样附在本大节后),别的我还看了蒋中挺的毛概视频(神坑,千万别看)以及徐涛的思修视频(马马虎虎,个人感觉没必要),其实视频只需要看马原的就可以了,别的刷题刷题刷题(当然刷题也可能没有什么大用处,就像今年的选择题)。当然还可以看看风中劲草(相当于考试大纲重点解读),但是我既然啃了精讲精练,就不看精简版的大纲了,这样知识点覆盖更全。到最后几遍的时候整理易忘的知识点笔记,最好第三遍以后再开始整理,第一遍就整理的话和抄书没什么区别。

 

以上讲的都是选择题,大题个人感觉最后半个月狂背《肖秀荣最后四套卷》里的大题即可,押中率极高,我还配套背了徐涛的《20天20题》,但是20题实在太多了,说是二十题实际上有100来道,我大概背了40题就考试了,肖秀荣最后四套卷大概50题,精简了一半有余(所以千万别迷信网传什么徐涛每年压中所有大题,肖秀荣压中所有大题之类的,时事政治暂且不论,这么多道预测题要是还押不中5题,那是真的运气比较好)且大题拉不开差距,我其实有些后悔花了太多时间背大题,得分/时间效率比太低了。

2.试卷类

个人只买了肖秀荣的最后八套卷和四套卷,其余模拟卷全部都是扫描盗版(忏悔一下,但确实5块钱就能买到所有卷子真是太值了),肖秀荣偏简单,徐涛、腿姐试卷比较扣细节,石磊中规中矩,米鹏丧心病狂(我模拟卷没咋做,同学大量刷题得出的结论),反正大多数模拟卷都推荐做一下,万一猜到原题选择题就真是赚了。另外虽然今年的政治选择题呈现出复习越多得分越低的蛇皮走位(样本大概七个人稍微少点),但个人感觉还是应该好好复习,毕竟复习不一定是为了应付题目,良好的复习对稳定心态同样也是很有帮助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一个知识点不大考也得看,因为你通过复习大家都复习过的内容获得了系统性收益。

 

英语

英语其实我没什么发言权,因为我个人基础可能相对来说比一般同学好一些,所以总复习时间不超过十五个小时,几乎相当于裸考,就在最后几天做了三套真题练了练手就上考场了,故此大节推荐一些大家都在看的书。

1.恋练有词

个人瞄过别人的书,感觉没必要看,但也有人因为此书词汇量提升巨大。

2.真题

(推荐张剑的黄皮书版本,至少我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用别的书的,值得注意的是堂堂博库书城竟然只有2017版的,2018之后的版本都没有,淘宝上买又巨贵,大概总价200-300块钱,所以建议买并夕夕上的盗版,50块钱,印刷质量奇高,再次忏悔)建议认真复习的同学一定要多刷几遍真题,我有一位平时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狂刷三遍真题,考完据说要起飞。

3.王江涛作文

个人感觉他的作文斧凿痕迹比较重,就是所谓模板化,读起来有些奇怪,但可能比较迎合老师的批卷喜好。个人在最后几天背诵了一下以前背过的GRE官方满分作文,字体都调整成比较好看的应试字体,平时背诵默写的时候顺带着就把作文的字给练了,市面上字帖就不建议买了,隔着透明的纸描边是练不好字的。

专业课

1.货币金融学笔记

我整理笔记有一个不好的点就是什么都想往上塞,导致笔记看起来比较丰满实际上突出不了重点,优点就是不管书上什么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我都能答出来。但考研复习个人觉得还是追求性价比,整理出清晰的脉络然后细节靠理解,可能后期背诵起来更加轻松一些。整理书本仔细的好处就是后期狂背笔记的时候心比较安定,不会疑神疑鬼的感觉是不是还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背到,我觉得笔记整理还是按照个人习惯,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强迫症,那还是整理得仔细一点求个心安。心态有的时候对于考试结果真的起决定性作用。(至于笔记背诵遍数见仁见智,我后期大概两天过一遍笔记,每天花四个小时,到最后不用翻开书就能背下来)

2.公司理财笔记

我用的是一个网上搜罗来的以前浙大高分学长的笔记,然后自己添加删除重点,不得不说那个笔记真的很齐全,可以看的出来将很多投资学的东西也一起融入进去了。但由于我比较懒,所以投资学的东西除了久期补充那一块儿其他一股脑儿都没看。公司理财计算题历年来都考的比较简单,论述题基本从14章开始出,重点还是比较明晰的,花的时间不是很多。我暑假还傻傻地把圣才那本习题集全部做了一遍(圣才难的很难,简单的很简单,第十章还不难,第十一章甚至开始考统计学,而且我觉得那道统计学题目答案还是错的),由于性格比较较真还全部用金融计算器手算,浪费了大量时间,发现了圣才一大堆错误,希望同学们吸取教训,头不要再像我这么铁了。

3.常道热点课及笔记

我觉得老师上这个课其实是补足同学们的金融思维的,因为光看两本书根本无法用一个正常的金融科班出身的人的思路来答题,做题像是自己在路上瞎撞知识点,撞到了就是运气。培养金融思维需要练习大量的习题,所以我觉得常道的热点课对我的金融的软实力提升很大,甚至可以说答题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得到了质的提升。虽然很汗颜我专业课考的不是最高,但是可能是因为前面计算题错的太多了(手动汗,刚刚说过计算题近年出的比较简单,打脸),大题还是捞了比较多的分的。同时可以配套一下历年各校金砖的习题进行练习,没有一定的做题量是一定得不了高分的(好像有点绝对),尤其是论述题、热点题这种重合度很高的题型,做多了一定会有感觉的。

4.复试

一并在这里讲了,因为英语在复试里占比不高,我也没怎么复习,所以就只讲讲专业课。专业课上了常道老师的复试班,补充了许多的两本书以外的知识,我觉得整理笔记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自己看还是上课,听过看过就浪过去的话和没听没啥区别,普通人就是要一遍一遍的反复强化才能获得稳固的记忆,世上没有啥东西是不花时间就能维持恒久的,千万别对自己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太过自信了。具体的考试由于只抽两道题,所以命中的几率不大,但是我觉得本身平时的训练就是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尽量靠谱的语言掰扯一些东西,当然要掰扯到点子上,其中的把握我也不是特别在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面试一定是最能看出人水平的考试,不要妄想在老师面前耍大刀,该老老实实就老老实实,最终极的面试攻略就是好好提升自身基础水平,其他任何技巧攻略都是耍流氓。


浙江大学2019金融专硕初试第一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