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藏

△校场练兵,依样葫芦,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沙场作战,则“运用之妙,在于一心”矣。
△套路如操典,期在成就自己。至于杀敌,怎能全依套路来呢?必须活化套路,使出攻防之招式,灵活变化,动而愈出,斯可以期取胜也。
△套路何尝无用,居然流传至今。乃是盲从套路,奉为经典之人无用,愚而且懒,不知追求,消化,成就自己。古有书呆子,戏篓子,今有武痴子、拳篓子。无用之辈、文武同轨。
△形意拳的办法是:示以入门之拳母,而成就在人,我不管了。八卦掌的问题是:不教人入门之技,爱怎么转就怎么转算了。太极拳的不该是:抓助人好逸恶劳的天性,许之以万夫莫挡之神功。你自己要信就信,又没抓你来练,我有什么责任哪!﹖
△套路没有罪,不欺人。是人之自欺者欺骗了自己;人之欺人者则欺骗了大众。
△天下居然有以演练套路为武术,如今日之武林者,然则武术之沦亡,可必可期。
△套路旨在助人,而人以套路自欺兼且欺人!
△套路之至可取处,在引人入胜,诱人练功。而其最大之弊病,则是使人乐而忘返,浪荡逍遥。错过了正路,迷失了目标…使在演练套路之中,熟习其基本功。以及,演习其实战法。
△套路岂是无用之物!﹖用得对,助人成功。用错了,使人永无成功之一日!功能大着哪,怎会是无用之物啊!﹖
△套路岂是无用之物哉!﹖是学习之人没有用,自己只练套路不练基功,以致于不能实战已耳。
△没有基功,套路空空。套路空空,实战无功。
△名叫套路的这条路,鸟语花香,柳暗花明,岂不诱人一路赏心悦目地走下去…可奈,此路乃是绝路!
△套路从来不是经典,而是操典;一如步兵操典。乃是用来练兵的,不是用来作战的。
△套路也有一种纾解自娱之作用,助人练功。因为凡属基本,就一定困难 — 改造自己。就一定乏味 — 反覆练习。就一定失望 — 难得寸进。而如果不练呢?又全无希望。于是,就编出一套一套又一套的套路,变着方儿骗人追求→演练→有得……而进步于全不自知之中也。
△查拳十路,可分三大部份:前一部份,尚有引人入门,比较简易之招式。中一部份,渐入精要,而也流传较广。后一部份未见更加高明之招式,只是重复与重组。其实,不如由习者自编更好。因为,更能自我挑战,而收获更能深切在心也。
△有某支某系之查拳,在十路之外,每一路更有所谓的副/附拳,一共也是十路。诱引人多作身体的操练,记忆之努力。这或者不是坏事,只是亦非必要。而更不是只要记得了这么多,功夫一定大得不了也!
△练套路,真好玩!而一定要练到不再好玩之后,才吃得出糖衣之内的苦涩…所谓良药苦口,治病救人,全在此处。
△中国的书法艺术,举世唯一。论书法有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武术亦然。术者,法也。若臻妙境,始可以称武艺。
△练武修“身”最为要,“身”是躯干非手足。
△基功有合我练的,一学就会。也有练来真难,老搞不好的。此外,亦必然有位在上述两者之间,不顶好,也不太烂的。此事不但人人不同,只有自己明白。而且与时变异,日日、周周、月月、年年,其三分之内容 —— 依成绩而定,必有升降,变动不居。吾人必须掌握的是,在练习时,最下之第三等最差者,多练。最上级的得意之技,可少。居其中者,练时亦居其中。
△无论暖身拉筋,招式套路,每次练习,都要分三阶段,依序进入/提升。首先缓缓徐行,其次快慢适中,力度也是中等。而终必疾如风雨倾我全力以赴之。
△有门外汉能演戏的吗?有门外汉能赛球的吗﹖有门外汉能画画的吗?有门外汉能烧菜的吗﹖有门外汉能做生意的吗?有门外汉能玩股票的吗﹖曰:无有!曰:不能!而,唯有武术之门外汉,从未入门,不但能玩武术,而且成为武术大师者不鲜。
△武术入门本非易,何况负责教人入门的武术老师,常常不肯开门啊!
△生活,进步了。体能,退步了。今之人类,首先就不能习练有文化/有造诣的中国传统拳术。其次,是不能练兵器,只能滑手机。救之之道何在呢?曰:基、本、入、门、之、功、法!
△沉肩是松放夹脊,然而没有用力放松这回事。
△落胯在松放命门,因而,一用力就命门闭锁矣。
△“虚灵顶劲”就是关照你在作“顶劲”之时,不可用力,僵直。而要“虚” — 放松是也。然后,才能保持其“灵”是也。
△所谓“意守”就是 “意”念注 “守”自身某部位或某穴位。
△“意守”之诀要 ,首在不可刻“意”死“守”!而要似守非守…
△伸手如抱球 — 大球,骨节如含球 — 小球。再求全身灵转,我就是球,周身无处不是球也。
△天盘/上盘是肩、肘、腕、手。地盘/下盘是跨、膝、踝、足。人盘/中盘是后则颈背;前在胸腹。而各家说法不一的,则尚还有上面的头顶/百会,与下头的海底/会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