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世界级大海军来说,150艘护卫舰刚刚够用!

2021-08-04 18:01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总规模巨大的超级大国海军,还是一些中等规模的西方海军,都越来越体会到水面舰只“不够用”的大问题。比如超级大国接近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航母,包括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经常出现只带1到2艘护航神盾;甚至极端情况下,一艘护航舰艇都不带,就敢硬闯一些全球战略敏感海域的现象。如果是实战,这等于还是让对手来刷轻易击沉大舰的战绩。而像是皇家海军的女王级航母,出一趟远门更是大规模的“草船借舰”。如果不用超级大国派出伯克来“助威”,而且其他小盟友也出一两艘船作为“份子”的话,恐怕仅仅凭皇家海军自己。连一个最基本的护航阵容也拿不出来。毕竟最上牌面的6艘45型驱逐舰,已经有5艘完全趴窝。唯一一艘还可以用的也是随时准备原地打道回府。过去看超级大国海军和他们所谓的盟友摆拍。动辄都是两三艘航母在中间。前面有几艘攻击核潜艇开道,


两翼和后面是大批的护航舰艇;还有各种大型补给舰和指挥舰、情报舰等。但是这类摆拍的大场面,大多是冷战高峰年代的“美好回忆”了。现在西方海军即使进行类似的摆拍,规模也是越来越小。而且必须是多家舰队凑合在一起才行。那么为何这些海军出现可以实际全球性部署的舰艇,越来越少的现象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说到底。这与包括超级大国海军在内。西方海军整体呈现护卫舰数量严重不足,有极大的关系。那么为何护卫舰单独一个舰型的数量不足,就影响到全球水面的整体实力呢?护卫舰这个舰型,出现的比驱逐舰还晚。驱逐舰从其名称来看,在诞生的初期,其实就是为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等舰队主力,站岗放哨,用来驱逐突然出现在大舰队周边,准备用鱼雷突击本方舰队的鱼雷快艇和潜艇;以及对方的其他快速舰队之用。因此早期的驱逐舰的吨位普遍只在1000吨上下。对比动辄2到4万吨级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吨位差距巨大。


不过吨位小自然建造省料,可以更大批量地快速建造。平时运行时,船小调头快,可以快速在本队周边机动,尽早发现接近本队准备偷袭的鱼雷艇和潜艇。因此早期的驱逐舰只装备中口径舰炮,大多配备鱼雷发射管,同时装备较多的深水炸弹来对付潜艇。早期的驱逐舰就是大海战中的消耗品。当时各大国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数,根据海军条约;从20多艘到40艘之间。而驱逐舰则往往多达80艘到120艘。珍珠港事件后,超级大国曾经创造一年新下水100艘火炮驱逐舰的记录。而当今的万吨神盾还叫驱逐舰,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二战中的巡洋舰以上的角色。而当今的护卫舰其实的主要战术任务,是继承了二战中驱逐舰的战术任务。由于当今造舰的价格越来越高。比如伯克3级神盾,在超级大国的完工价居然已经高达35亿美元一艘;眼看直奔40亿美元一艘。越来越高的价格,导致大部分富国也装备不起标准的神盾驱逐舰。只能放大护卫舰的吨位,装备小盾来实际当驱逐舰使用。这也让一级护卫舰的吨位同步放到5000吨以上。而吨位的放大和系统的复杂,让护卫舰的实际装备数量同样越来越少。


超级大国海军甚至在冷战后头脑发热。退役了全部70多艘佩里级护卫舰。但是超级大国海军没有认识到。全球90%的现役舰艇,其实都没有实际参加过战争。即使有参战经历的舰艇。大多数时候也是去“捧场”。真正发射过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打击过对手的军舰其实凤毛麟角。因此在平时,水面舰艇的存在、警示意义,远远大于其作战意义。而在护卫舰全部退役之后,大部分只需要存在意义的任务,超级大国海军却需要派出万吨神盾甚至是航母去充数。自然是处处不够用而且常年疲于奔命了。这更加快了主力舰的老化报废速度。而超级大国的新护卫舰计划喊了几年还不见实船,恐怕造价单艘也下不来15亿美元。这个价格还叫护卫舰吗?如何上大批量?而看看新兴海军,马上就会有100艘新式护卫舰。未来可到150艘。留100艘看家,另外50艘大吨位的随着大舰队巡航水行星。这才是最佳配比!


对世界级大海军来说,150艘护卫舰刚刚够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