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学院第二季剧本杀第一案庆佘年长评
名侦探学院S2E1庆佘年长评

本评论仅代表个人主观想法,尽量不涉及剧透
1 本案最大槽点:古装造型
啊……第一期古装剧本杀……讲真,从一开始好多人喊着要古装特辑那会儿我就特担心这个问题,古装造型要做的好看的烧钱麻烦还不方便,而且明侦的古装造型啥水平大家不是没见过……所以看到妆发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心如止水了,大概这一期就没有比妆发这一项更糟心的内容了吧?(截图都是黑历史,所以我决定不放图了,看过都知道有多糟心)
2 搞笑下饭,综艺向明显
综艺嘛,要做的好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不下饭,毕竟大家看综艺不就是下课下班了图个乐子么。那么,这群人之间本来是很熟的,理论上大家是可以搞笑得起来的。
我一刷的时候,真的一边看一边笑到脸僵,笑足80分钟+之后脸上肌肉都觉得超级累。这群男的太罪恶了,我要涂眼霜来挽救笑出来的鱼尾纹了。
不过当我再回顾的时候,就发现虽然梗虽然超多而且我真的笑得很开心了,但是笑点和效果都有点散。比如说蒲全程keep住冷面笑匠人设,梗是贡献了不少,但是有些梗没人接他又在憋笑就有点冷场,举个例子,在预告里把大家笑抽的kneel,在正片里略有一点尬,以及数码宝贝梗,我怀疑很多小朋友get不到。还有冷饭梗“青春”,我个人是觉得咱下回可以不cue了吧。
我想了一下,这个问题一方面和本案人员配置有点关系(详见第9点)。更有可能的是,大家都想保持一下古风人设不要崩,都有点端着,你看最后公布结果的时候打成一片不是挺自然的。

3 剪辑和剧本谁背锅
我看到二轮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后期剪辑跳了很多内容,有些内容都连不上了。比如说提司和皇帝认亲这里,证据是有的但是讨论、认亲的内容一剪梅了。二轮讨论好像就还原了个作案工具,具体过程不知道是没盘还是剪掉了。总体上剪辑似乎倾向于呈现笑点以提高综艺感,或许这也是一种新尝试?不过后来片源更新了,补了认亲的一点点片段,能听取大家的意见,给个好评。

不少人说这个剧本有问题,很多信息没头没尾,现在我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剧本挖坑不填,但我倾向于是剪辑问题。因为当年追明侦1的时候,时长也是这么点,也是觉得很多信息点被剪掉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明侦才越来越长越来越长,长到又有人说看到困。
在音乐学院那一期,明显是现编的剧本,信息是非常薄弱的,我掐头去尾算过时间是有100+分钟的。而这一次的剧本信息量就大了很多,导致后期在剪辑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取舍问题。我自己有剪视频的经历,就能感受到时长被限制的绝望,前面把想要的都剪好了,最后时间剩太少了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剪。我能理解后期的难处但不代表我支持,我还是认为起码要把前后有关联的剧情都留着,保证最基本的逻辑和信息链畅顺。
因为在一轮投票后的内容被剪了很多,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整的剧本内容,所以我不想讨论这个无解的问题。以我个人看法,剧本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工具人这方面。工具人咖妃到底和谁有染将成为本案最大谜团,挖坑不填看得真是很难受啊!我真的以为咖妃和谁有染是和动机迫切性有关系的啊!结果她就一24K纯工具人。还有一个是侍卫的剧本,给我的感觉是个个证明太子时间线的工具人,这剧本和他好像没多大关系……?信息也很少,行动线时间线就是跟着太子,所以一开始就洗白了……?emmmm比唐钢琴的睡一下午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4 人物关系和“推CP”
众所周知,明侦的特色之一就是狗血伦理惨案和大型认亲现场。这一案也继承了这个风格,人物关系比音乐学院案复杂得多,什么父子相认,绿光再现这些要素统统都有。但是就目前的成片来看,有些人物关系好像对案子本身影响不大,不太影响动机,不知道算是迷惑视线还是故意撒狗血?

在大家的互动方面呢,戏里戏外的互动都有挺多的,我本人十分喜闻乐见的cp乱炖终于再现了。可能有人听了不开心,但我必须要说:涉及rps的cp乱炖/一碗水端平情绝对是好事,官方有刻意倾向推cp要么被反噬,要么再无交集。像这次各种cp都能发糖,实际上有利于减少cp捆绑、拉踩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搞cp这种东西,本来就主要靠脑补才香不是么……
5 投票
侦探OK的,思路清晰,一对一提问有没有切中要害被一剪梅了看不出来,反正最后也就只有侦探盘逻辑盘对了。这次的人员配置不太需要控场,也不太吵。凶手是隐身式玩法,盘着盘着把自己盘没了也符合他的一贯作风。平民有点可惜,那个关键性证据差一点点就被发现了,不过这里也确实是凶手忽悠功力见长啊。平民最后还是根据动机迫切性这个点投的票,其实符合大家的一般逻辑思维,但是没能像侦探那样跳出去从伪造时间线角度想问题。
投票的票型没有公开,虽然能推出来但是不剪进去真的很影响观看体验啊!后期大概听到了我们的呐喊,后来加上了,感动!
6 意外之喜(这一趴有一丢丢剧透)
高山流水必出凶手的定律打破了!这次的高山流水线,居然就是个无效信息,没有让角色产生动机。万万没想到,我们猜了那么久的高山流水居然没什么用!
扛推位的选择改变了!以往的套路,一开始直接承认和凶手有约或者想动手的,一般都不是凶手,一轮就能洗白自己,到二轮就可以成为公认铁好人。这一次很神奇,凶手居然就是这个身份,一轮把自己的杀人计划说完就把自己洗白了,到二轮获得侦探信任将大家的视线往动机急迫性这上面带。
场外证据的真实性存疑了!以往场外提供过来的证据,都是很重要的真实信息,比如说尸检报告提供真实死因以便通过作案手法排除嫌疑。而这一次,咖妃提供的场外证据,真实性是需要玩家自己判断的!最后是能推出口供为假的!精彩!

啊,感叹一句,套路了这么久,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反套路剧本,我很感动……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讨论是对人设的投入程度和演技。在本案可以看到,唯一演过戏的周峻纬还是能维持人设的,到最后吐槽泡菜的时候也在人设里,蒲熠星全程维持了高冷人设没有崩,文绉绉的台词说出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唐九洲这次也没有用嘴说人设了,甄·公主身份揭穿那里还是可可爱爱的……反正这群人没有一个是科班演员啊,主要也不是看他们演戏嘛,能整出明侦第一季那种野兽派演技就不错了,所以这已经是意外之喜啦!
7 后期处理
这一期的特效做得好有橙光游戏的感觉啊!


在音乐学院案的时候我吹爆的人物关系和动机整理也有做!后期在这一点上做得真的很OK!

后期处理有一点比较欠缺,那就是调色和滤镜没开够。和第一季那个比较小的棚相比,剧本杀场地的打光是不够好的,出现很明显的阴影、背光,后期没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好。

我随便截个图吧,这个画面就很真实,无论是不充分的打光还是没开够的滤镜,都有一种大学生期末作业小剧场的感觉……
8 可探讨的发展方向和节目定位
这一案看着真的很有明侦1的味道,无论是简陋的场景还是野兽派演技,还有熟人间的玩闹氛围,节目的时长和节奏也是非常相似。明侦做了五季,时长真的是一季加一季再加,就是因为大家都说剪掉太多了,信息和讨论很多被跳过了。现在,大家对于明侦的最新评价都是,太长不看,故事会看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观众已经换了一拨?还是重口难调?
那么,说回正题。学院的时长和剪辑安排成这样,某种意义上是不是也是在对观众评价的反馈呢?到底应该在剪辑中怎么把握好度,时长控制在多少,剪辑倾向于综艺感还是推理线?
在此我的看法是,首先,学院的定位不应该对标明侦正片,尤其是第三季以后的明侦。明侦的故事是很复杂的,大量的时间被分配给了讲故事走剧情。但是,走剧情这个并不是学院各位的强项。如果大家有追密逃就会知道,明星版和大神版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大神版这群人根本不care剧情,就是奔着冲关去的——这也是大神版有不少人追捧的原因。
在玩剧本杀的时候,我猜测他们也更多会去关注怎么找凶手而不是走剧情、煽情和升华主题,所以他们就没把剧情完整捋一遍,剪辑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散,导致观众看不懂。那么,如果还有下一季并且还有剧本杀的话,节目组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剧本的背景故事人物关系砍掉一点,故事不要这么复杂了,像本案这种没什么用的父子认亲和高山流水真的砍了算了,省出点时间来放他们的讨论和推理过程。
关于二轮讨论,一般来说明侦二轮是在梳理案件全貌的,本案的二讨好像剪太多了,案件经过作案手法都没盘出来。但是第一季音乐学院案的二轮讨论是一次非常像狼人杀的讨论,有人说他们玩成这样不太对路,但我反而觉得这种多对一的盘问形式还挺刺激挺有看头的,如果能成为区别于明侦的特色玩法就好了。不过这种玩法需要比较强大的抗压能力,不然分分钟聊爆了场面会很尴尬,线下熟人局还好,录制节目的话就需要一个反应快情商高的侦探来及时收住……也不知道这一季还有没有机会看到一次这么刺激有来有往的二讨……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在之前音乐学院案的时候提到过的这个节目的主题和定位问题。上一季的主题是明侦的助理选拔,可能给的定位就是买一送一不看白不看?这一季的话,后面合宿那真的就是纯粉丝向的男团团综即视感,但是前面这四集剧本杀呢?
这四集剧本杀从节目形式来说,应该是能够把明侦的一部分粉丝引流过来看的,而且很多学院的粉丝也说要拿这四集去给身边姐妹卖安利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播放量明显有很大的路人盘,从先导片的两千万播放量一跃至单集七千万,确实有很多明侦的观众试图在这里寻找代餐。(不要再说自己N刷了,粉丝N刷能有多少播放量,去看看28号和29号的日增吧,从千万级跳水到十万级了,这才是粉丝N刷的量。)换言之,这四集剧本杀做出来是要考虑路人感受的。
那么,从路人角度去看,这期节目就有点奇怪:一方面是好简陋的场景啊,后半段剪辑稀碎,剧情真的看不懂啊(后来改了,但是路人该走的已经走了又不会回来二刷);另一方面是这是学院的第二季,已经有观看门槛了,对于不了解这群人已经相爱相杀了一季的路人来说,他们不知道蒲熠星和文韬“这个人从来不信我”的恩怨梗,也不了解唐九洲“脑子不好”“身体更不好”的笑点何在。另外,弹幕开头都在刷cp和cp梗是相当败坏路人好感的。大家还记得求出剧本杀的初心是什么,是想看脑力竞技啊!各位,不忘初心啊,剧本杀还是多聊聊剧情吧!
既然节目已经录完了,其实太多的想法也实现不了。我就希望后期在剪辑的时候保证剧情能续上就行……有好多人说加时长,一点都不现实啊,且不说节目统筹和备案问题,我就问一句:明侦5给的故事够完整了吧,怎么没见大家吹它时长充足信息丰富节奏好跟上呢?还不如求花絮,比如说把一些比较细小零碎的笑点和梗放花絮,在正片保证流畅的推理节奏。
9 人员配置
学院第一季基本上可以看到逻辑推理和智商担当主要是蒲熠星、郭文韬、周峻纬三人(以下简称南北纬);唐九洲在密逃那种点式分布的解谜上面比较有发挥空间,剧本杀的证据属于点,各人剧情线组成面,所以还是没他们仨发挥得好;齐思钧占语言表达优势,能把自己的逻辑输出得比较清晰,但是在盘别人的时候有所欠缺。
本案应该是四案中最强逻辑阵容,因为南北纬都在,从表现上看,本案的高光也确实在他们身上,所以说每个案子起码要三选二才能保证推理可看。本案能看到南纬是能够有意识地造梗的,唐九洲属于自带综艺效果(平平无奇的综艺小天才?),但是梗是散的,中间会有冷场的地方,比如说搜证环节是比较安静的,碎碎念和隔空对话相对少一些。
这就是本案在人员配置上存在的问题——缺一个热场子的人。我所说的这个热场子并不是说能抛梗接梗,而是能够在比较冷场、比较安静的时候持续综艺那种比较活跃的氛围,在这方面,齐思钧和邵明明有主持人的职业优势,会做得比较好。因此我猜测帅府有诡案的人员配置可能会成为最均衡的一案。

最后,希望节目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