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插班生考试】东华大学插班生考试必须了解的事情(最新版)
上海插班生考试难度很难用一个确定且确切的标准去衡量,我将从以下五点来解答东华大学插班生的考试难度:
一、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

2021年东华大学插班生招考信息:

二、报录比
2021年东华大学插班生各专业的报录比情况:

三、录取分数线
19—21年东华大学插班生预录取分数线:

四、试题难度分析
1.英语: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的东华大学每年都拿出自己的纺织学院进行插班生招生。东华大学插班生英语卷考查的题型比较多变,过往三年考查过的题型有:选择题、长阅读、短阅读、判断正误、完形填空。考试时间为8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词汇量方面,主要考查词汇是六级、考研。
词汇掌握深度方面。对于重点词汇(科兴英语宣老师会讲到)推荐同学们记住它们的前三意。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加掌握常用的几个意思的例句、搭配以及易混词的辨析。
长难句方面,相比高考的阅读理解,东华大学插班生考试的阅读理解中长难句更多、句子更长、结构更为复杂、对词汇量与词汇掌握深度要求更高。
阅读理解题的准备,如果文章中的生词太多建议同学们先去背单词。生词不多依旧错的很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对每篇做过的文章进行题目设问和选项设置的分析,找到出题位置和出题意图。冲刺阶段可以跟随科兴宣老师的步伐学习更多解体技巧,让自己解题效率更上一层楼。
2.数学:
东华大学大学插班生考试数学卷难度一般以考研为主。考试题目较为固定,基本稳定为10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4道计算题。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涉及内容方面,各章节都涉及,往年经常考傅里叶级数和反常积分。一般为考研题为主,例如2020年东华卷全部为考研题。
备考东华大学科兴建议大家跟紧科兴数学贺老师、科兴数学王老师两位老师的步伐打好基础。备考东华大学插班生考试数学的根本在于对基础概念、公式掌握扎实。同时不要忘记进行知识的学习、归纳、总结。
五、推荐阅读
上海插班生考试作为转学籍的考试,难度是客观存在的,难或不难,是长期备考坚持的结果。
插班生考试是择优考试,择优录取的选拔规则决定了:高分才有优势。上岸的几率并不是简单的报录比所呈现出的概率,上岸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想被录取就只能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备考哪所学校的同学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

最后附上一些东华大学插班生上岸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所有坚持的CBSer都能高分上岸!
▶科兴插班生:东华大学插班生 严嘉懿:连点成线(原上海师范大学)
回想起一年的备考经历,可以总结为按部就班地跟着科兴课程学习,做着两手准备,抱着无论能不能上岸都接受的心态,最后去参加了考试,竟然出乎意料地考上了,而且成绩还不错,第一名。出分那天,我正在参加一个线上词汇竞赛,看到qq弹窗科兴群里发了东华成绩公示,我想着先把竞赛参加完,不要影响自己心情,就没点开看,结果过了十分钟,看到了科兴老师私信的弹窗“看到你考上东华了”。我才知道自己考上了。
高考出分前,虽然把自己的期望一再降低,但是出分后,发现还是超出自己期望得低。填志愿的时候,想着大不了进了上师大之后转专业,没想到被调剂去了一个中外合作专业,不能转专业,这时,我就只有插班生这一条路可以选择。起初,看到了报录比,我是抱着考不上也能学知识的心态报名课程,开始了学习。在一开始接触高数的时候,觉得太抽象了,而且对上海考生来说,学习跨度很大,一直没有进入状态,进度落下很多。英语的话,个人觉得基础还不错,但是宣神真的让我学到了在别的老师那里都学不到的东西,我很惊讶一个老师能把词汇讲的如此通透,并且穿插了几次知识点的反复,更加有助于记忆。然后大一开学了,由于专业相关课程和实验很多,导致我大一上一直没有连续学习的状态,可能一天能抽出一个小时上课已经很不容易,我也没有勇气放弃专业课的学习,这导致我的进度又落下了很多。等到寒假,才真的开始赶进度,补课程,把从10年开始的考研数一数二数三题做了一遍。等大一下,才真正进入状态,巩固知识,继续上冲刺班课程和真题班,但我还是同时兼顾学校的课程,几乎不缺席,平时成绩也不放弃,这导致我除了上课的时间,几乎没有额外时间刷题,还好老师后期在课上给出的例题很多,王老师和贺老师的课程加起来也有很多例题,也算同时在刷题了。英语我一直没有额外花很多时间,当中抽空去裸考了高级口译,也通过了。个人觉得对于东华的难度,宣神的课程就足够了,相对于英语,我把更多时间花在了数学身上。到快接近考试的时候,我把考研题又做了一遍,因为根据学长学姐的经验,东华很喜欢出考研题。关于辅导资料,我其实就用了科兴的资料加考研题,对于东华平常的难度来说,把其中每一道题弄明白,就足够了。
关于心态,个人认为不要过度关注插班生考试有多难,录取比例多低,真正决定考试难度的是自己的实力。也不要一直想着失败了怎么办,宣神说不要想着你会成为winner还是loser,应该当player,这句话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太想证明自己了,但其实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能够自如应对才是对的。对于中间产生过放弃想法的学弟学妹,宣神说过,很多人在未经过精细思量的时候匆匆进场,又在大势未明之时混沌离场。宣老师的话,在那个时候,真的太让人有共鸣和感触了,虽然有时很犀利又真实,但真的能让人充满斗志。不管结果怎么样,只要坚持完这一年,就一定能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更多具体的备考方案可以到我的专栏里看考上学长学姐的心得体会。每一份都标注了上岸的年份,原来所在的学校,可以尽量选择与你情况类似的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