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基础学经济Ep126】《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7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长期均衡

2020-11-25 20:49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总结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理论:市场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以及不同类型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第七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a.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分析:

  1. 市场需求曲线是由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同样都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市场每一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需求量;

  2. 行业短期供给曲线是由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市场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同样都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上可以给行业中每一个厂商带来最大利润的供给量;

  3.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E点是市场的一个短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价格Pe,均衡数量为Qe

  4. E点同时又是市场的一个长期均衡点,因为有一条成本不变行业的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也相交于E点。

结论:

  1. 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长期均衡数量分别为Pe和Qe

  2. 就长期均衡价格Pe而言,它等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点上,所有厂商的生产成本都降到了最低的水平,它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而且,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也降到了这一最低的水平 ;

  3. 就长期均衡数量Qe而言,它即等于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之和,又等于市场上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这表明:市场刚好出清,既不存在供不应求,又不存在产品过剩,更重的是,此时,所有的厂商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并且都获得了最大的利润(尽管利润为零),另一方面,所有的消费者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产品,并各自都得到了最大的效用。

意义:

  1. 西方学者提出,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特征表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以有效的方式配置经济资源;

  2. 这部分内容构成了对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进行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定义: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

表现:

  1.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

  2. “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

  3. 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等。

结论:生产者是根据消费者的意愿来组织生产、提供产品的。

观点: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

依据: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表明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经济中的全体消费者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用;正是基于此,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通常被用来作为对消费者统治说法的一种证明。


到这里!



【零基础学经济Ep126】《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7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长期均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