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专业课背不下去怎么办?
过完中秋节了,
一看时间九月就快过完了,
到了博士备考的关键时期。

但是很多同学却发现,
自己背书效率很低,
背得很慢!
这个问题不解决,
不仅会拖慢备考进度,
而且很容易增加焦虑情绪。
因此,
今天老师带大家盘一盘
背书慢的原因和办法!

机械性重复,缺乏思考
有没有同学是这样背书的:一遍一遍重复着专业课的内容,或者一遍一遍念着同样的一个单词,重复了好几遍一合上书,发现自己还是什么也没背下来。
这就是典型的机械性重复,缺乏思考。你的重复只是口头上的重复,而不是大脑里的重复。所以当要输出知识点的时候,大脑是空的,自然就背不下来。
解决方法
遇到大段内容的时候,一定去思考,这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者可以自己把专业知识挑出关键词,编成顺口溜。
举个例子:
比如背到“植物固醇”的生物学作用,其中主要的作用有:
1.降低胆固醇作用
2.抑制肿瘤作用3.调节免疫功能
4.其他作用
那就可以总结成“两降一调一其他”
两降:降低胆固醇和肿瘤一调:调节免疫其他:其他作用
这样我们把大框架背下来以后,细节就很容易记住了!
注:背的时候不一定跟书上一模一样,先让自己理解,懂了以后再精雕细琢!
经常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种情况很普遍,
尤其是在职考博,
又要下临床,
又要背书。
一天的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
看书的时候就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因此,
常常背着背着发现自己已经神游了。
一个不长的概念半小时还没背好。

解决方法
频繁走神的时候你的大脑已经不再提醒你,这时候就需要外部提醒。
试试这个方法:
用手机设置闹钟或者计时器,每8分钟或者10分钟响一次。
这样做有两个作用:
1.给每个知识点一个背诵的时间限,在这个时间内要完成固定的背诵量
2.提醒你已经过了很久了,赶紧打起精神别走神
这个方法就是跟很多年前大火的“番茄学习法”思路一样,只不过省了买番茄计时器的钱了。
让几个学生用了这个方法后,他们跟我说,以前没发现时间过得那么快,抠抠手指头,随便看点什么,计时器就响起了,自己吓得赶紧认真看起书了。
注:担心自己忍不住玩手机的同学,就专门买个小计时器吧,价格便宜,非常好用。
只重细节,不重整体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有时候大家背书容易本末倒置。
尤其遇到生涩的知识点,
很多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他们已经开始扣细节概念了,
而不是整体把握,
这样背书效率是很低的。
解决方法
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先背框架,再背细节!
举个例子:

要背下肠外营养的知识点,不要直接就去生硬地背适应证或禁忌证这种小知识点,在没有掌握整体框架之前,是不需要背细节的。
当我们在大脑里把框架建立好以后,再去背细节,这样即使某个小点没记牢,答题的时候大体分数也有了。
只背理论,不联系实际
其实很多时候,
大家觉得书难背,
是把书上的知识点与我们实际生活隔离开了。
而实际上,
如果我们再多思考一步,
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
都能与我们工作或者生活中
某些经历对应上。
解决方法
背到哪儿思考到哪儿。除了思考知识点的框架、关键词外,
也要联系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
或者自己生活中能够对应上的地方。
一旦在工作生活中找到对应点,知识点就非常容易记住了!

好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掌握方法,
备考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