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23-09-06 14:20 作者:VIP用户-网名隐藏 | 我要投稿
私已为,文学作品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故事本身讲述了什么
第二重意义,作者想表达什么
第三重意义,作者表达之外的意义,由观众产生。
符号本身不具备意义,意义是被人赋予的,这里的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观众。我们在评价一部作品时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前两个意义的解读上。然而不少一星观众忽视了前两者,演变成 我是 你会歧视我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我看来,由于选题的敏感性,故事本身是有一定程度脱离现实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孤立,缄口不言。最大的亮点闭环式设计,无非是告诉我们歧视无处不在,歧视者也可能成为被歧视者。不过在女性职员和同性恋两个故事之间却产生了“黑色幽默”效果。

第二层意义,作者的意图从片名就显而易见,重点在于表达的好不好。在我看来表达的不是特别优秀,因为一些被批评的行为是合理的或与主题不相关。在防疫人员的故事中,大家不上电梯是正常的,从人物的表现看,人们担心的是防护服上的病毒而非防疫人员。如果添上换干净防护服的片段或用台词提示,就不会有这种偏差了;外貌歧视的故事里,廉价面膜似乎与外貌歧视没有关系。漂亮的女生难道就不用面膜了? 不过前文也提到,这种选题的剧本要脱离说教是很难的。触动我的也只有结尾的闭环设计了。

在作品之外,许多东西是难以预料的。戒烟标语反而助长了吸烟行为,就如同这里情绪化的低分。希望观众能给作者多一些宽容,作者年更慎重的选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