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与六本书》

2023-05-21 16:26 作者:gwm82115  | 我要投稿

82年,有个出身于贫穷人家的男子,他从小性格内向、头脑愚钝、专注度和耐

心都很有限,唯一的优点是充满好奇心,对游戏世界有着渴望的梦想。可惜他

儿时娱乐时间不多,只有放假时玩一些热门的FC游戏。为了开阔眼界,他经常

去书摊逛,收藏了一些和游戏有关的书,其中有六本书看的次数最多。经历了

高考、大学和就业三道坎之后,生活开始归于平静,网络时代兴起,这个男子

开始了他的游戏冒险旅程,以FC、SFC和PCE这几个平台的游戏为主,比较偏

爱RPG游戏、游戏过程中的种种经历、难忘的遭遇,心得都记录在自己的冒险

日志里,也叫攻略。


这个男子就是笔者自己,攻略写手GWM82115,原本应该叫GWM821115的,

到底是哪六本书呢?慢慢听笔者一一道来。


1.《95电子游戏秘籍宝典》(游戏年鉴+秘籍大全)

这本是电子游戏软件杂志编写的秘籍书,和其他杂志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它漆

黑的书皮,连一副游戏图片都没有,因此被称为“黑之书”。这本是国内最

权威的秘籍书,分上下两卷,笔者先后淘了二本都是上卷。里面还分为FC、

MD、SS、GG部分,由汉语拼音索引。这本书属于秘籍书,里面有关游戏的

密码秘籍、出招表等。就连SLG、AVG的秘籍都有,内容写的又全又靠谱,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某些游戏名取得不好。比如《七宝奇谋》,在这本书里

叫《迷宫冒险》,《重装机兵》叫《坦克战记》,并没有使用大众约定俗成

的游戏名,所以这本书大部分内容不容易看懂。


在过去,这本书相当于FC秘籍大全,是众多玩家梦寐以求的宝物。如今网上

早已有更详细的秘籍资料了,写得比这本书上多多了。如今这本书虽已被笔

者翻得支离破碎,笔者依然不舍得丢掉。不是笔者喜欢搜藏,而是有些冷门

游戏秘籍只有这本书上能找到。再说MD、SS、GG部分说不定哪天还用得着。


在这本书里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日版FC游戏的名字、游戏类型、发布公司

、发布时间、游戏简介和综合评定。这已经属于游戏年鉴的范畴了,笔者写

攻略时经常会用这本书上的资料给游戏作简要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笔者写攻略的习惯,写攻略前先查资料,对游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深入

地去玩。


2《电视游戏一点通》(攻略集+秘籍大全)

记得李商隐曾的诗句中有句叫“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

是人们配合默契,一点拨就能心领神会。对于过去游戏玩家而言,往往稍微

点拨一下就足够通关了,于是出现了这本《电视游戏一点通》。这本书有好

几册,笔者拿的是1992年出版的续二。封面上有“攻略秘诀,尽收眼底;运

筹奇方,皆存卷中”,好大的口气。不过这本书说是介绍电视游戏,而且封

面上有《兽王记》、《梦幻之星2》等街机和MD游戏,里头的内容却只有FC

游戏而已,让人感觉不是很靠谱。


这本书分二章,第一章是任天堂游戏攻略详解,第二章是任天堂游戏攻关秘

诀,属于攻略书+秘籍书。过去的攻略大都是和秘籍捆绑着出现的在书里的,

叫它攻略书不太恰当,不过我们习惯还是叫它攻略书。


攻略部分大都是些常见的游戏攻略,几乎都是动作过关类的游戏,比如《怒

一代》、《冒险岛二代》、《蝙蝠侠》、《KONAMI世界二代》等等。动作

类游戏写攻略比较容易,绝大多数新人攻略写手都是从动作游戏开始写的,笔

者也不例外。但作者的写作水平和知识量让人不敢恭维。


以《KONAMI世界二代》为例,攻略在讲流程之前先详细地介绍了剧情、菜单

、人物、操作和宝物,这样写既能有条有理又能令流程简洁。绝大多数的优秀

攻略都是这么按部就班地写的。攻略这种说明文就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的两个不好的地方:


一,图片是作者自己手绘的。作者的绘画水平属于小学生水准,画得不堪入

目。《魂斗罗》里的比尔画的跟贝吉塔似的,《恶魔城》的主角西蒙画得像

个胖村姑,就超级宝宝还像个样子。


二,作者明显不是很懂剧情。月风魔被叫作红衣刀女、五右卫门被叫作烟斗

勇士笔者也就认了。《火炮》主角哈特更是被叫作寅太郎,原本浓眉大眼的

硬汉形象被改成了姜大卫式的人物。也许作者实在不了解《火炮》的剧情,

但也不能胡编乱造啊。再说寅太郎这个名字是从《寅次郎的故事》里抄来的

,寅次郎是个喜剧人物,和本作的悲剧风格明显不符。


攻关秘诀部分和一般的秘籍书差不多,但选关密码很多,连《雷鸟号》、

《汉城奥运会》、《爆弹人2》、《合金装备1》、《义龟报恩》等冷门游戏

都有。而且不限于日版游戏,美版《忍者龙剑传3》的选关密码也有。总的来

讲这本书的实用度还是比较高的,就是有些瑕疵。从本书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内

的出版社良莠不齐,有的观念还停留在70年代,印刷条件也太落后,和台湾

的出版社不能比。


3.《93电视电脑游戏机攻关秘诀最新大全》(攻略集+秘籍大全)

这个是笔者见过的名字最长的游戏杂志名,这本书比《电视游戏一点通》质量

更好,从封面P图的水平上就可看出来,两名圣斗士拿着FC游戏机手柄,这张

图即使现在拿去作为杂志封面也很惊艳。本书的内容分为攻关秘诀、游戏内容

技巧介绍和游戏机游戏卡选购指南三部分,也属于捆绑式的攻略书。因为它是

电视电脑游戏机的杂志,里面介绍的虽然大部分都是FC游戏,也有《雷霆战机

》、《迈克尔·杰克逊》、《魔王连狮子》、《摘苹果》这些MD和PC游戏。而

游戏类型不限于动作射击类,PUZ、RPG、SLG等类型都有。


攻关秘诀(秘籍部分)介绍的主要是游戏秘籍,什么选关、无敌、接关密码应

有尽有。攻略详解部分主要是合卡介绍、游戏简介、和游戏攻略。全书里面没

有一张图片,攻略则讲得有详有略。什么叫有详有略呢?游戏剧情讲得很详细

,资料大都很靠谱,至少没有很离谱的错误,而且是大段的文字,写的很生动

。尤其是《蝙蝠侠》、《迷宫组曲》、《KONAMI世界一代》的,笔者看得很

过瘾,有时候写攻略剧情部分会直接照抄其中的文字,并不是笔者喜欢偷懒,

而是作者文笔太好了,译名大都也很准确,换了笔者写得绝对写不了那么多。

游戏的基础知识部分讲的大都简单扼要,很有针对性,作者很会归纳和总结。

后来笔者写攻略就按这本书的攻略格式来写。


即便如此,攻略书依然有两个不好的地方:

第一,攻略流程部分被大大简化了,有的关卡被一笔带过甚至省略掉了。比如

《纽约大拳猫》,攻略流程讲到游乐园中途就没了,笔者能理解攻略写手的辛

苦,但这样写是有弊端的。读者照着攻略玩到一半突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玩下

去了该有多扫兴。记得梦幻岛的《英雄列传》攻略也是只有半截的,害得笔者

玩了半个月又放弃了。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攻略写手,攻略要写就写全,写烂尾

的攻略最好不要发布,或者在开头就讲清楚。


第二,本书的目录分类有些混乱,一些关于游戏的操作技巧和不完整的攻略也

会被放在攻关秘诀部分展示,而部分攻略末尾会出现秘籍。这一点不如《电视

游戏一点通》般分工明细。这个杂志编辑的锅了。


4.《电视游戏攻关法—135种诀窍》(攻略秘籍书)

这本书名字实际上叫《电视游戏攻关法—132种诀窍》,封面上却写着135种

,不知道剩余的3种诀窍是否被作者给吃了。从封面上看这本书内容比较广,

但作者写作水平不是很高。看这些图片就明白了《英雄列传1》、《迅雷行动

》、《大盗五右卫门二代》、《圣魔术师》、《梦幻之星2》、《吃豆人大冒

险》、《魔洞战记》等,都是些冷门游戏,有些甚至是MD、PCE游戏。但图片

却没怎么P,只是贴在一起而已,任何一个PS初学者都能轻易做到。不过这本

书是1991年出版的,比一般游戏杂志都要早一些,不能有太高要求。


这本书不分什么攻略部分秘籍部分,而是按游戏名来的。先讲该游戏的常识

、然后讲该游戏的秘诀,最后讲该游戏的攻关诀窍。注意是攻关诀窍,就是

游戏里的注意事项、心得和BOSS战窍门,而不怎么讲流程。其实对于某些动

作游戏而言,卡关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只要适当点拨一下就足够了。


这本书特别之处在于除了FC外,也有《海底神话》、《原子机械童》、《魔

洞战记》、《虎之道》这些PCE平台的游戏。这本书挖了一个大坑让笔者意识

FC以外的平台也有不少优秀作品,为这几年写PCE游戏攻略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本书编写的水平很有限,有历史局限性,当时RPG还不受玩家待见,

甚至可以说没有【给RPG游戏写攻略】的先例,攻略采用的是动作游戏的模板。

比如下面是PCE游戏《死灵战线》第一章的内容:


第一关:开始—5—1—4(与大头目决斗)—1


“第一关”其实就是第一章,“开始”指的是起点,“1”是教堂,

“4”是学校。这篇攻略明显是抄来的,练个配图也没有,玩家根本看不懂。

不过已经足够让笔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写的第一篇PCE游戏攻略就是它,

可见其魅力。后面的《魔界八犬传》、《凄之王》也是看了本书的缘故。

写PCE《龙之塔》则是因为问的玩家太多了,甚至问到FC吧里去了


至于写SFC游戏攻略,则纯粹出于SFC吧和部分粉丝的强烈需求。网友nanoka_mk

50款SFC经典战旗游戏介绍,笔者看了部分内容写了几篇。

5.《掌机王SP》(全彩掌机杂志)

《掌机王SP》是旧书摊里出现最多的游戏杂志之一。当时掌机很流行,杂志

社创作条件很好,杂志是全彩图,排版技术很高,在目录里可看到最新的游

戏类型说明和游戏机种说明。杂志的内容也很新颖,有销量排名、汉化讯息

台、游戏介绍、游戏攻略、游戏心得、游戏专题、硬件知识、日语课堂、怀

旧长廊等、游戏界评论、游戏发售表等等,你想得到的它都有。


现在RPG、SLG、AVG游戏比以前热门得多,日文苦手要玩这些游戏是很吃

力的,游戏汉化是必不可少的,重任就落到了汉化组上。玩家们巴不得所有

的游戏都汉化,却不知汉化的辛苦,往往对汉化人员不尊敬,把汉化组辛辛

苦苦的研究成果占为已有还对汉化人员冷嘲热讽。从杂志上看,汉化界的形

势是一片低迷,许多汉化人士都深感力不从心,发布链接和群号来招募新人

。现在的贴吧也有类似的情况,笔者没有汉化的本事,退而求其次写攻略。


《掌机王SP》属于游戏杂志,里面内容很多,页数很紧张。攻略就不能写得

像攻略书里的那么详尽了,否则不但喧宾夺主,还可能会不够显示。比如

《史莱姆总动员2》的攻略,一开始先来篇开场白,附上游戏简要资料,然后

列出游戏的基本操作和菜单介绍,流程部分写得比较简单,文笔不错有点像看

游记的感觉。攻略里心得和地图等重要资料都没列出来,但作为攻略还是可以

的。这么写并不是作者经验不够,而是看杂志的未必都是来找攻略的,看杂志

无非就图个乐,没必要写的太全面。


《掌机王SP》最好看的地方是游戏专题和游戏专区。什么是游戏专题呢?就

通过一个人或物罗列出一大串游戏,并对这些游戏里的人或物进行一番说明

和介绍。游戏专区则以某一系列游戏为对象,介绍其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和介绍,但罗列得不多。靠这本书里的内容笔者掌握了写考据帖和盘点帖。


6.《绝对GAMEBOY读本》

旧书摊里面除了黑之书外,有本白皮书也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一般游戏杂志书都

是花花绿绿的,而这本却是白皮的,封面上有个头顶书的白衣黑发少女,体现了

GB游戏黑白二色的朴素外表下却有着丰富内容的特点。有些新人玩家是很不待见

GB游戏的,笔者以前也是其中之一。但熟悉GB游戏的玩家都对其赞不决口,直

到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粉丝,游戏也出到了上千款,它的辉煌也是有原因的。


在当时的笔者看来,GB游戏无非就是主机能随身携带这个优势。虽然任天堂等

公司其发布了《口袋妖怪》、《浪漫沙加》、《圣剑传说》、《梦见岛》等一

系列名作撑门面,但如果没有提供良好的服务,它们只会被埋没掉,那些FCRP

G冷门大作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真理。GB游戏提供了什么不得了的服务呢?答案

就在这本名为《绝对GAMEBOY读本》的书里。


《绝对GAMEBOY读本》主要介绍GB游戏,不过它的前几页是彩页,有提到过

一些关于GB游戏的周边产品、硬件情报和GBC游戏的介绍(GBC游戏是彩色的)

。本书的主要有新游戏介绍、怀旧经典、游戏攻略心得和游戏图鉴四部分构成。

论文章内容不如《掌机王SP》好,论游戏深度不如《模拟地带》精深,容易

让人质疑作者的写作水平。但这本书是写给新人玩家看的,目的是吸引他们

玩GB游戏,游戏介绍要够全面,而且能吸引人就行。


《绝对GAMEBOY读本》里的游戏介绍比较特别,可以说整本书都在介绍游戏,

但对于不同的游戏介绍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作者可以说是介绍游戏的大师级

人物,他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游戏作出不同的介绍:


1.新作品。玩家对于新作品是一无所知的,所以介绍新作品时作者会用大量

篇幅和图片来介绍游戏菜单、战斗画面和游戏特色。如果是系列游戏的新作

,作者还会指出新作和旧作相比有什么差异、增加了什么新的创意和怪在里

面。生怕玩家不明白,还加入了大量的插图来辅助说明。详细程度可堪比《

华泰攻略本》了。近几年依然那么一二款有FC新作发布,但多为口头和文字

介绍,欠缺的就是这种图文并茂的新作详细介绍。


2.经典老作品。经典老游戏的介绍不能一味地老生常谈,很多资深玩家和达

人对此都是不屑一顾的,人家看这个游戏都快看出洞了,还用你来说么?FC

吧的GOMOAO就出过一期老游戏介绍,结果秒沉,把GOMOAO给弄蒙了。

这不是GOMOAO技不如人,他的排版和文笔都有一定水准,但他毕竟还是

个学生,经验不够,不会揣摩读者的心理、投其所好。


再来看看本书的作者吧,他是以合集的形式来介绍老游戏。以《TAITO合集

》为例,该页介绍了《泡泡龙》、《电梯大战》、《追击HP》、《盖赛亚》

四款TAITO名作。前二款游戏版面我们熟能不能再熟了,但游戏剧情和主角

名字我们未必了解,作者却有介绍。后二款游戏属于冷门游戏,尤其是《盖

赛亚》,这款游戏可以参考《彩虹岛》最后一大关。而且GB游戏虽然有不少

移植作和同名作,但却有不少差异(宝物、图片等),这些差异会在介绍中

提到。所谓“老干部遇到新问题”,玩家老手们看到这些新内容再也不敢轻

视这本书了,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填补自己的空白,否则自己就落伍了。


现在网上有不少这样类型的游戏合集包,比如《哈德森经典游戏合集》,里

面有《爆弹人》、《冒险岛》、《迷宫组曲》、《挑战者》等作品,游戏合

集就像过去的《几合一》卡带,通过某款经典游戏的影响力来给其他游戏作

宣传,通过冷热搭配的方式推出,让玩家温故而知新。现在FC游戏的影响力

还没有完全消失,我们可以用“温故而知新”的形式来建设贴吧。在怀旧的

同时再介绍冷门游戏,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出FC游戏的潜力,让玩家对FC游戏

有更多的了解,FC游戏的寿命才会得以延长。


3.内容复杂的作品。这类游戏三言两语是讲不完的,作者会用一整页来介绍

,主要讲游戏特点,顺便会介绍剧情(如果有剧情的话)。比如《魔界塔士

》的介绍,作者讲了该作是《沙加》系列游戏的原点,并说明了本作缺乏主

角个性的强调,因此创造出不一样的风格。在讲游戏特点时作者还介绍了吞

食怪物的肉可令伙伴变成怪物(能力增强),有一定几率变成超战士的设定

,还讲了各种族和职业的主要区别等等。这类介绍讲得很吸引人,但作者很

会吊人胃口,都只讲一点点,玩家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游戏就只有玩了。作

者这么写一是篇幅有限,二是全讲出来再玩就没意思。


本书的攻略部分写得有详有略,以《勇者斗恶龙 怪兽篇—特瑞的神奇王国》

为例,攻略一开始先介绍菜单指令,里面只有小标题和日文对照,写得很简

洁。攻略流程也像一般杂志般以介绍剧情流程为主。在最后会列出游戏心得

、怪物资料、魔法列表等等内容,以列表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样的攻略观

赏性一般,但实用性很高,而且资料全面,写起来不费劲。笔者后来写攻略

也尽量按照本书的朴素写法,华而不实的图片用的不多。


4.大量的作品。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最后会有GB游戏图鉴,这是一种简短的

游戏介绍,会介绍该游戏的名称、厂商、类型、简述,并附上图片,在最后

几页还会有游戏图鉴索引目录,便于读者查看。游戏写得很全,格式和游戏

年鉴有点像,但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加容易理解,也更吸引人。这样一来玩家

找GB游戏名,看这本书就行了。这样的游戏图鉴在模拟MAX等游戏下载站里也

曾看到,确实是个好东西。


《绝对GAMEBOY读本》后半部分有点像带插图的黑之书,可以说几乎是做到

完美了。不过GB游戏也分GB、GBA、GBC、SGB这些,而本书并没有严格的

种类区分,导致按类别搜索游戏时部分游戏找不到的情况出现,尤其是SGB。



《我与六本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