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平板5的手写笔测试
最近摸了,看着草稿箱里几个写了一半不动了的草稿,完全没有补完的欲望,当咸鱼不开心吗!直到我看到了这个评论

于是,有了这篇专栏。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述目前的手写笔技术的现状,第二部分是小米平板5的手写笔测试和感受。

一、手写设备市场现状
限于wacom昂贵的专利授权,许多厂商在开发手写笔技术的时候,转向了可以和触摸共享硬件并且不存在专利问题的主动式压感笔方案。
然而,这些产品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本来为触摸设计的感应层无法做得很高密度,导致扫描精度不够出现笔迹抖动。
对于目前的大部分机子的感应层密度没有做高的问题,其原因一直是众说纷纭,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因为主动式方案本质上就是高精度触摸,而触摸的感应层又在显示层之上,做密网格会影响显示效果,而且也不利于成本控制。

而wacom为代表的无源笔方案,因为感应层在屏幕背后,所以理论上想做多密都可以(现在已经达到5080ppi了)

因此,几乎所有的使用主动式方案的机子,无一例外的配备了专利的防抖/笔迹预测方案。比如微软的surface pro4/5,更新了驱动程序之后,笔延迟大大降低;而新surface pro7在搭配slimpen的情况下手感相比于前代也大为改善。
而iPad pro2018则从一开始就使用专属的笔迹预测算法减低延迟,从A12Z机型开始,宣称120hz无延迟(他们也确实做到了...)
而此时推出自家手写笔产品的小米,虽然并不面向专业人士,但既然有了就该拉出来溜一溜。。。

你们都太不专业了啊,最起码的高强度写字测试都没,这怎么行。
那么...让我来掂量掂量这只笔吧。
二、测试
首先必须说的是全屏画曲线其实看不出什么,因为现在只要是压力传感器不那么拉垮、调教没有故意负优化的笔,都能做到压感灵敏度高的效果的。
而且必须进入第三方软件,比如CSP或krita,才能真正测出其原始性能。
我已经感受到了app优化的存在了,激活压感非常高,很难做到连笔,这很不寻常。软件:Adobe SketchBook

于是我选择了Krita,蛮有名的开源绘画软件,跨平台,在Android、Linux、win、macos上均有发布,功能完整,性能稳定,当然选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带了压感测试,之后会展示。

首先就是画线测试。
笔的激活压力相比于sketchbook有明显降低,但是线条修正功能似乎失效了。不需要放慢描画速度,线条自己就歪了起来:

第二,写字。以正常姿势和手速去写,这里写了几行字,包括一首诗。

换个软件简直就是天差地别,sketchbook的笔迹:

这是我上一次到店体验的时候写的,刚写完这一行,笔就不工作了。看来这个笔也是相当脆弱。
第三,压感简测。包含快速抖线、画水滴。抖线可以检查压感曲线,水滴可以检查压感控制的灵敏度。

作为对比,无源笔平台的表现。以右边的dtc133笔的表现为准。(左边是垃圾)

第四,屏幕简测,白色显示测试。将亮度调低到和对比机子相近的亮度,然后凑到一起观察。我的Q736已经经过爱色丽i1 display Pro的校准,色温6504k,平均△E<1。因为校色仪没带出来,也没有检测所需的光线环境,就这样吧。

从白色测试来看,小米平板的屏幕是有些偏蓝的,以及轻微的偏绿。颜色默认设置下是过饱和的,应该是因为我没有设为srgb模式,听说是有这个选项的。
第五,最低压感测试。
使用krita的压力测试功能。小米的这只笔应该是稳定在10%左右,极轻描画的话能到1~4%,但几乎不会被触发到。

压感读数存在明显跳变,这个情况在无源笔设备上没遇到过,是笔传感器的噪声吗?抑或是笔尖材质的原因?
然后笔又不工作了。
就这样吧。

总结
1. 笔的手感还行,当然前提是在系统自带的记事app以及预装的sketchbook中。如果尝试换为其他的应用,比如笔刷资源更丰富的krita,手感就失效了。也许是仅针对少量应用做了优化,也可能是这个笔迹优化算法并没有做到驱动程序里,而是交给了app开发者。
2. 笔似乎非常脆弱,我问了一下,这平板到这里还没一周时间,就被热情的访客们蹂躏得时好时坏了。在我测试的时候,它歇了两次。
3. 笔的原始压感不讨喜。必须进行额外调整。作为对比,surface slimpen、dtc133原装笔、apple pencil1代的压感即使不调也能用的很顺手。小米没有给它一个全局的优化。
4. 在第三方软件中笔记预测、防抖算法完全失效,快速甩线也无法挽救这波浪线效应...
(还是老老实实sketchbook吧 )
5. 在sketchbook中这只笔的激活压力过高。写字很难连笔,比我接触过的任何笔的激活压力都要高。当然压感也舒服了很多。但是小米恐怕不太可能争取到和CSP、krita等老牌软件的合作...(medibang感觉也不太可能...),而sketchbook的笔刷又太少...
恐怕它的压感方面的短板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除非小米方面主动从系统和驱动层面去改进,但我又听说,这笔不是他们自己调的,是供应商帮调的。(听说而已...)
6. “有就得了,要啥自行车”
我挺讨厌这句话的,笔这个东西看得就是手感,最基本的笔迹预测、压感曲线不好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也许用预装软件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但记笔记软件可不止小米一家。
何况现在的三星tab s7fe、iPad2020+apple pencil也不贵多少啊...
7. 省钱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