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燕房线支线为何再度延期?
2019年底,市重大办在回复市民询问时披露:“鉴于燕房线客流量太低,燕房线支线暂缓建设,由市交通部门动态监测燕房线客流及区域发展需求,待时机成熟时,择机启动燕房线支线建设工作。”我们以此为切入口,反观燕房线及其支线的规划建设历程来分析延期原因。

在2013年10月发布的燕房线环评中(属于二期规划),看到燕房线支线在当时直接被提出,并在表中看到燕房线不同时期客流预测(图中初期为2016,近期为2023,远期为2038)。


然而我们来看市重大办公布的燕房线自2017年开通至2022年底的客流:总客运量3414.22万人次,最大满载率36%,日均客运量1.87万人次、最大日均客运量3.47万人次(2021年9月),客运强度每日每公里0.13万人次。
与表中数据对比,日均客运量比预计的足足差了6倍多,即便是最大日均客运量也与预计日均客运量相差3倍多,五年总客运量尚不及表中的初期年均客运量。
“严格建设申报条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
燕房线客流强度0.13万人次仅为国务院对于轨交要求的初期客运强度0.7万人次的五分之一。
这些数据印证了市政大办的回复的正确性,北京地铁本就年年亏损,国家又怎会批复一大笔钱去赌一条客流量本就极低的线路的支线能盈利?尽管燕房线支线是二期项目,但“适时而建”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在此也请周口店地区人民稍加忍耐,当燕房线客流达到标准时,支线项目应会进场开工建设。
作者:@accomplishment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