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抽动症长大就能好?抽动症最可怕的误区不过如此!

2023-06-12 08:52 作者:爱笑的小孩子2  | 我要投稿

孩子有抽动症情况往往让家长特别无奈,也会特别无助,甚至一些家长会去指责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好转,还有一种理论,说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孩子的抽动症状会减少或消失。真的是如此么?


误区 | 抽动症缓解不等于消失

当发现孩子有抽动症,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其实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方式,是一种消极教育。一些研究当中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抽动症状可以缓解,但并不意味着这样他就完全消失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成年人的抽动症状会随着压力的出现,比如说面对演讲,面对领导的时候,他的抽动症状就会爆发式的出现。儿童时期抽动症状的残留,会让孩子到了成年之后,尤其到了重要的社交场合很有压力。所以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毕竟,孩子抽动的症状会给孩子的社交上和心理成长上带来很大的阻碍。


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症状有所缓解,或者有一段时间里面孩子的症状消失。但是遇到强大的压力的时候症状有可能会爆发。而且这种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做法 | 早期干预真的很重要

为什么非常强调孩子早期表现出来抽动症状的时候就需要系统的去干预?去帮助孩子?因为抽动症状只是身体上的一个表现,但是他的内心活动里面会存在着很多心理方面的困惑,他情绪方面的苦恼会非常的多。到了青少年时期虽然有部分孩子会在抽动症状上会有所减少,但是会合并出现更多的强迫障碍,比如抑郁、品行问题、注意缺陷等等。

孩子的问题就在那里,如果不解决,虽然在这里不表现,但是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现。

▼ 像一台蒸汽火车 ▼
体内的蒸汽抑制不住
不从这里跑出来 就从那里跑出

有研究也发现了,如果伴有强迫障碍、恐怖症的抽动障碍的孩子,他的抽动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的早期,而且到了成年之后更多的社交的环境会使得他的负担会比别人更多,而且会表现出社交的退缩。

所以,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的时候,家长们不要掉以轻心,不要抱着等等看的态度,不要抱着这种孩子到了青春期会自然好转的这种态度,而是积极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目前的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很多研究认为可能跟遗传和环境等等很多因素有关系。

一、从孩子个性特点入手

内向的孩子不愿意去表达,遇到比如说批评,委屈,可能更多地是用沉默或者是拒绝回答、顺从家长或者是别人的指令,处于这种压抑环境的孩子可能出现抽动症。

相对外向的孩子很活泼,话也很多,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可能出现抽动症,他的个性里面会有容易焦虑的特点,比如有的孩子在养育的过程当中会过于保护、过于溺爱,这样的养育的方式会让孩子内心非常焦虑、很胆小,这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有些孩子自尊心比较高,很害怕批评,他个性当中会给他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容易爆发,愤怒,或者是跟别人争吵,这也很危险。还有一部分孩子的愤怒是隐藏起来,表现得很温和。但实际上他心里是非常的生气,这种不论是表现出来的愤怒还是被压抑下去的愤怒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后续的过程当中呈现出来。

总体而言:抽动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观点看法,他的很多压力、负面情绪出不来,就可能以身体抽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从家庭养育环境着手

如果家长过于焦虑,管教方式过于苛刻的话,这也是一个危险因素。父母工作都比较忙,可能会让把孩子寄养在上一辈人的家里或者是亲友的家里,有这样的寄养式的孩子是一个危险因素。管教过严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也是目前学龄儿童常见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现在家长对升学学习方面的过度焦虑,会使孩子这个心里压力、负面情绪出不去;还有就是不良的家庭环境也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的诱因可以诱发孩子抽动的症状,比如说过于紧张,过于有压力,或者是包括感冒发烧,都可能会引发抽动。


孩子抽动症长大就能好?抽动症最可怕的误区不过如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