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变速跑会比匀速跑更累?通过这个问题讲讲法特莱克跑

2023-02-13 21:37 作者:藏原0626  | 我要投稿

一个人的乳酸门槛决定了某个速度下能坚持的时间。我根据长跑训练的实际情况介绍一下变速跑(法特莱克跑) 拿我上周三的一次5000米乳酸门槛跑训练为例:

高驰这几个区间设定的还是比较准,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有氧耐力区基本相当于普通有氧跑,就是能正常聊天的那种提高;有氧动力区大概是马拉松配速,比较轻松,但比普通有氧跑累一点,对于训练有素的选手来说不补给能一直跑到25~30公里甚至更长;乳酸阈区属于混氧区间,很累但是能巡航,大概是跑者全力测试10公里的速度,经过强化训练后能顶下15~18公里甚至半程马拉松;超乳酸阈区很微妙,大概相当于跑者6~8公里的极限速度,但平时训练跑2~3公里就比较累,这个速度的训练能提升乳酸门槛,吧乳酸阈区的配速提升(不过需要大量的训练),一般训练以1.6公里或者2公里的段落跑为主;无氧动力区,一般来说是3000~5000米的极限,平时训练跑600~800米的间歇跑(跑休时间比1:1);无氧动力区,大概是1500米的极限速度,平时的训练都是300~400米短间歇(跑休时间比接近1:3)可以训练速度耐力和提升跑步经济型。 我讲了那么多,总结一下,对于训练有素的长跑选手来说:

有氧耐力区:只要补给够,可以一直跑;

有氧动力区:无补给30公里左右的极限;

乳酸阈值区:10~15公里的极限;

超乳酸阈值区:6~8公里的极限;

无氧耐力区:3000~5000米左右的极限;

无氧动力区:1500米的极限。 回到题目,为什么变速跑会比匀速跑累很多? 其实,长跑训练中有一种方法叫:法特莱克跑。这个训练的本质是利用变速跑加强乳酸门槛跑训练。 下面就以我某位学员的一次法特莱克跑为例:

这位学员的水平大概是万米34~35分钟(也就是说他的乳酸门槛大概是325~330)这种情况下,我给他安排了15公里法特莱克跑(每公里变一次速度,在330和420之间切换)最后平均配速大概是359。如果匀速跑完,大概是他的有氧动力区,虽然称不上很轻松,但不补给的情况下再跑15公里没什么问题,而这个训练,他却已经打出了5分(很累)的体感。原因在于:相比于变速,连续7~8公里乳酸门槛反而更容易完成,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热身后,身体已经习惯了混氧的状态;而法特莱克跑正是

通过休息时候并不是很慢的配速,让心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延长了有效的训练时间,更好的提高乳酸门槛跑的训练效果和机体抵抗疲劳能力。

当然,这样的训练你也会觉得更难完成。 最后提醒:如果是比赛或者测试,我建议大家要用

匀速或者小幅度的渐加速

来跑,这样最容易跑出自己的PB,我贴两张自己比较满意的训练记录供大家参考: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变速跑会比匀速跑更累?通过这个问题讲讲法特莱克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