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为什么没打了2年情况就急转直下?

2023-04-17 19:51 作者:Trimoor  | 我要投稿

自1871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将欧美先进的制度与中华的文化融合,建设了一支强大的陆、海、空军队伍,并于20世纪初的战争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然而,在万众瞩目的二战中,日本的战争优势与速度突然在1942年出现了急剧下滑。那么,为什么日本会急转直下,未能在战场上取得最终的胜利,成了战争的失败者呢?

一,战争根基薄弱。

二战初期,日本和同盟国之间存在大量的不协调因素,比如日本的战争目标与德国相互抵触;同时她的后勤补给依赖海外俘虏和殖民地的生物质资源。一旦战争时间过长,海上交通线容易被切断,导致物资断供,日本的后勤困难将会更加明显。由于日本国土不大,产业比例又过度纵向,难以从短时间内快速转型。另外,当时日本战争力量的投入大量集中于军队的精英部分,而忽视了对民众的动员和发挥。往返于军事需求和民生需求之间,日本战争基础日趋薄弱,难以支撑战争的长期发展和内外交通的畅通。

二,战略失误连连。

日本政府和军方的战略选择和决策,往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在无法实现中美战略平衡的情况下,虽然决定与美国开战,但一直在熟觉了解美国的军事、经济强盛作用下,依然无法就如何对待美国核心力量的问题做出有效的决策。另外,针对太平洋战争,日本军方的非暴力直接侵占南京、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区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弹,从而迫使日本在战争后期缺乏必要的国际支持。与此同时,同盟国和盟友部队的崛起,也使战争的绝对优势逐渐被追上和消磨。

三,士兵精神疲惫。

日本在战争初期以雄浑的气势压倒了西方国家,但此随着战争发展,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争损失和人员崩溃,士兵的精神疲惫迅速滋长。由于特殊的教育和思想观念,这些士兵往往缺乏对生命和财产的重视,对战术相对单调,只求锦上添花,不求过程卓越,缺乏对战争的全面思考和分析和如处理等能力,致使大量重要机构和基础设施无源倒塌。同时,随着国家战线的贫困化,战时长时间的持续,生产力、物资储备在持续紧张中,战争在做自己的事情的同时,逐步消磨了士兵们的意志。

在此诸多因素之下,日本在二战后期势如破竹的局面开始急转直下。尽管日本在贸易、文化、文艺等各个领域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战争的惨烈和实际负面影响均远超其它没有走上这条道路的国家。


日本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为什么没打了2年情况就急转直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