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谈判中,5个好用的技巧

大家好,我是群友泡泡。
参加8月12日上海站幽哥线下聚会的初心,是因为我海投简历的过程中发现,采购相关的工作岗位特别多,而且薪水普遍给的高,同时对这个职位比较好奇,卡着最后名额拿到入场券。
采购专业知识,我不擅长,还需研习,但本次分享中仍有郭总的通用知识,有感而发与幽学同门们一起探讨。

1、离职/入职时间
我发现,很多岗位招聘面试一聊就很急,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就让你上手干活儿。
我也遇到过,一般希望候选人通过面试后,2周后就能离职完成立即上岗,甚至借面试已经通过,offer都没发,就让跟公司提离职,以口头应允为据。
虽然是通过内推找的工作,但该有的必须流程一个都不能少,拿到offer后再提离职,中间的时间至少是一个月。
为了给上家留个好印象(主要希望他们背调好好配合,圈子小其实也需要有好口碑),同时也不忘争取自己的权益,主动说本月内的工作及已约好行程会按计划执行,额外的工作暂时不承接(要把工作排的看起来比较丰富,排不进去,实际摸鱼摸完最后一程),且需休假陪伴家人一段时间(离职前休掉剩余假期也是常规操作)。
这样一方面能能让自己有个过渡期,另外都要走了,就别给上家多压榨你的机会了;此外,一些会议工作对下份工作和本人无益的,也可以找到好的借口(最好是家人相关的客观原因),推掉去休假。
郭总提到,上家离职、下家入职要注意每月15号这个时间节点,因为涉及到社保缴纳,是否会断档之类问题。
需要自己做好统筹沟通,最好是上家15号之后离职,先把当月社保续掉,下家15号之前入职,接上下个月的社保。
如有特殊,就需要发挥沟通能力,搞定HR能帮忙把社保续上即可,当然上家的更熟悉,可从此切入。

2、交接工作/适应工作
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同样遇到,郭总分享要义在于:向上管理好领导对新人预期,尤其刚入职第一个月,切忌用力过猛。
最怕刚开始表现特别积极,拔高了领导的期待值,类似第一天你100分,入职后每过一天,领导对你的印象和评分都在不断走低,这就是给自己挖坑。主动跟领导沟通,把入职第一个月分成几个阶段,
我以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所以感触颇深,尤其职场经历缺乏又没人指导的时候,我们的家人、学校的老师,都告诉我们:你要好好表现,多干活、多承担,别怕吃亏,多历练就是多学习。
甚至教我们在职场中过度忍让,等自己有经验或者有人指导后慢慢发现,一味忍让和积极揽活并不会让你升职加薪,只会让你沦为办团队边角料。
在与群友的聊天中也发现,很多人容易有讨好型人格,不用父母和老师教,自我CPU成“便利贴”同事,忍气吞声过的不开心却又不敢拒绝同事的“求助”(其实就是压榨)。建立稳定的自我内核,是人生必修课,也是反CPU的最佳法宝,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联想到7月15日幽哥上海聚会中嘉宾小坏的分享内容,也可以将经验迁移到这里,面对领导交办的一些不确定任务,我们可以嘴上回答:“我先回去看看。”梳理好思路和需要的支援,再跟领导沟通,而不是一味承接所有的工作任务。

3、薪酬数字的拉扯
中国人比较内敛,也由于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尤其读书读多了容易迂腐,认为读书人就应该“视金钱如粪土”,或者“不为五斗米折腰”。
时代不同,和平年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金钱的认知,就需要与时俱进。现代社会很多问题其实花钱或者多花钱就可以解决。
我们何不多挣点钱,把那些用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呢?
谈薪时候首先要摈弃的就是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主动开口、不好意思谈数字、不好意思提高薪酬,等等……到了谈钱的步骤,哪怕是已经谈的七七八八,郭总教我们最后一定记得加一句:“再加一千可以吗?”
很多人可能不好意思,或者完全没有意识多加一步,也使得我的认知更提升一点。每次多增加一千,多次跳槽之后,累积更多。
当然这里是说,前面已经使用幽哥的谈薪技巧谈完之后,在谈好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千。如果HR拒绝,则继续追问一句:“那加五百行不行?”
这对我的启发是,关于薪酬等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不要因为害羞而放弃任何一个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机会,本身就是在谈,即商量,对方同意我们我们一年可以增加12K收入,不同意也跟以前一样,我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商务谈判也适用。
4、藏在数字背后的数字
幽哥的offer打分表里,列出了薪资、工作制、远近、人数、年数、主营这6个主要因素,如果薪酬差异不大,则可通过郭总分享的这一条来评判。
这里其实就是不同工作背后的隐藏福利,比如,企业年金、补充公积金、过年过节福利(可能是发实物,也可能是现金)、家人福利(父母、孩子保险,或者一些亲属体检福利,等),等。
虽然不像工资一样直接发钱,但也能减少一些必需品花销,增加了这份工作的总体薪酬。
像公务员、国企的隐藏福利就很多,基本上居家日用类似米面粮油、洗漱用品、纸巾甚至衣服鞋袜,都被包圆,还可能多到用不完。
一个三口之家,二线城市一个月生活费至少2-3k,相当于每个月多发2-3k工资,只不过换成了等价的物资。
这也是幽哥的工资换算表里国企、外企、民企的工资并不是1:1:1的原因之一。
谈薪酬之外,也多了解公司和职位相关福利,有助于进行工作的评估和offer比较。
公司福利比较好,一般HR会主动介绍;如果HR没有主动介绍,我们也可以主动询问,了解相关情况福利信息。
5、多个offer的选择
这话题我暂时没有太多发言权,具体内容大家看8月12日幽哥上海站线下聚会中,郭总的分享!
最后,再喊一句口号:祝我和群友们早日年薪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