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淘宝李佳琦直播的货为什么不是好选择?
李佳琦2015年在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当了南昌的欧莱雅化妆品专柜的导购。
顾客进入店时不一定想买商品,心中有疑惑,导购负责解除消费者心理“障碍”,施加销售术让消费者购买自己所销售的商品。
李佳琦现在是一名网络卖货主播,主要在淘宝销售自己店内会出售的商品。
网络卖货主播向顾客推荐自己卖的货,所以既然是卖得多赚得多,卖得少赚得少,就必然有个倾向,就是多说所卖的产品的好处,甚至夸大,比如李佳琦常常有被网络调侃他的非常惊讶的语气,这些惊讶的语气自然基本都是说到产品的好处时。而产品的坏处,就会被尽量少说,不说。著名的李佳琦用不粘锅煎鸡蛋,鸡蛋发生粘锅的事件,粘锅发生时他不是处于一个公正、中立眼光去看鸡蛋为什么粘锅,而是当场说不会(粘锅的)的,这就是前面说的“倾向”的表现。
还有隐藏得更深的,比如说同一个牌子的某个型号好,某个型号不好,比如最近的海康威视硬盘造假事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给到网络卖货主播手上,他不会告诉你这个硬盘造假的事,良心点就推荐顾客买没造假的那个,但不会让顾客因为这个造假而看出这个厂家负责硬盘项目的人人品不行,而不要买这个厂家的硬盘。当然这里是个比喻,我相信李佳琦不会知道有这么大的问题还会去卖。
买产品,靠谱的选择是看公正、中立的评测做选择,评测的人跟顾客买那个产品多还是少,没有利益关系,这样评测的人才会容易公正。比如有给汽车碰撞做实验评测的公司,这种公司对各个牌子的车和各个型号进行评测,给出分数。如果是一个汽车公司或者该品牌销售商开汽车碰撞实验公司,给自己家的车评测,这数据能算可靠数据吗?算不了。
我们写论文也有个门槛,什么算可靠来源,导购、厂家的观点,是不可能算可靠来源的。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嘴巴。圣人能避免,但圣人很少,年纪大的孟子说那么多年还没见到圣人。
网上还有美妆博主卖厂家送来的产品,做电脑和手机评测的人也有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厂家会给钱给评测人,这就导致评测人的评测有不公正的倾向,最著名的是评测人王自如拿到三星Galaxy Fold 折叠屏手机,发出各种口水声被哔哩哔哩做成鬼畜视频调侃讽刺,百度地图那时候是不适配该手机的,被他换了画面没让观众看到。他做为评测人为什么做这些手脚?因为三星赞助了评测。网络上称这种叫“恰饭”。
还有写文章的人,接到厂家的订单,会给厂家说好话(明显的叫“硬广”,不明显的暗地里的叫”软文“),甚至攻击别的厂家。做这类生意写文章的人常会有一个过程,开始时大义凛然公正各种批判(也有为了批判吸粉夸大负面的),这些评测吸引了粉丝,然后开始在评测中写软文透支信任。
2013年3月15日著名艺人何润东发微博:
<315在行动>苹果竟然在售后玩这么多花样?作为‘果粉’很受伤。你们这样做对得起乔帮主(乔布斯)吗?对得起那些***的少年吗?果然是店大欺客么。大概8点20发。
末尾的“大概8点20发”成为网络热议事件。何润东是不是收了钱或者间接利益,吃瓜的顾客无从得知,但是艺人收钱发微博是常见的事情,有明码标价的,我相信有的艺人坚守底线,抵抗住公司的压力,宁愿被公司雪藏也不发这类微博,可是这类艺人能有几个?既然是这样,为什么顾客要看这类人描述的产品信息,而去买产品呢?
在一些法律发达的国家,法律要求厂家如果赞助了,推广的人(包括做广告的明星)就必须标示。有的要求明星要使用过一段时间才能拿来推广,如果产品出了问题,要罚没厂家给明星的钱。
所以买东西应该看没收厂家钱的,不是卖这些产品的评测人或组织的评测,至少卖也是评测出来哪个牌子哪款好才去卖,而不是我卖这个牌子,我对这个牌子的东西做评测,美国有《消费者报道》杂志,只收读者的钱,自己去市场上购买商品(防止厂家送测送的是专供优质货,李佳琦的评测的东西都是厂家给的),当年乔布斯的手机出了信号门乔布斯不承认,说媒体迫害他的产品,但是当《消费者报道》也将他的手机定为不推荐商品,他就“拉胯”了,可见这些评测组织的高公正性。
李佳琦以前在淘宝只开了一家店,叫“李佳琦全球严选”,现在多开了家天猫店,旧的店名还是仍然叫“严选”:

其实这个严选是夸大宣传,加上去是为了增加顾客买的欲望,增加自己个人的利益,李佳琦卖的货是看哪个厂家跟自己有意合作才卖,选择销量高的厂家,但销量高能代表质量吗?看看淘宝卖的电脑电源销量高的基本上是些什么质量的电源,以电脑电源为例,应该是对电脑电源做评测,选各个质量指标合格线以上的(如保持时间),在此基础上的低价,才是好的电源选择,而不是看虚的厂家背景和销量,波音飞机、德国大众汽车销量够高吧?背景够强把?名气够大吧?不就出黑心事情了。同时期的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神钢)同样出了类似的事情。
美国《消费者报道》也有评测车辆,评测具体的型号,评测出来可不管厂家什么几百年历史文化贵族商业底蕴。李佳琦卖的化妆品在中国的网上也有这种做数据评测的组织或个人。
有的对人性太乐观的人认为合格就行,但是反式脂肪是合格,橄榄油也是合格,两者吃进去人体内一样吗?大相径庭。抗生素是合格产品,但轻易使用和迫不得已使用,大相径庭。能选择的情况下,当然是选择花更多的钱用更高级的料的厂家,即使没钱买橄榄油,起码也买个营养调和油或者单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吧,这些油也并不贵得了多少。橄榄油也有便宜的精炼油。
评测的人不是跳出当时一个厂家给他的产品圈,去宏观的对不同厂家具体的商品评测,不能称之为“严选”。李佳琦官方就说过他的嘴唇涂口红多导致坏了,这个坏了就是因为这些口红的毒性,有的产品用高毒性的料导致的伤害性高,有的产品低毒或无毒的伤害性低或无,李佳琦不做双盲、随机、分组对照的科学(我原创称之为可靠学)实验,凭着感受去当场分辨不同产品的好坏,是不太靠谱的。
就像一直有的电视台的电视购物,我们看着导购的评测话术去买,靠谱吗?不太靠谱。
李时珍出《本草纲目》自称增补修正(“讹者绳之”)了《神农本草经》的各种注解错误(“舛谬差论遗漏,不可枚数”),但是在《本草纲目》上,受过现代科学知识洗礼的我们依然看到这么多的胡说八道的药方(《一千个不迷信之——<本草纲目>》),现代实验出大量的无效药方,因为李时珍根本没做过可靠的实验,靠的是理论—>理论的空中分析。美国开发一个新药要上亿美元(有说二十亿),花大量的资源去证实药效和发现不良反应。
我们对于化妆品没条件去做科学实验,化学专业的人也可以根据化妆品的成分分析用料的优次,厂家用次的料是为了省成本,不省这个成本用优料是良心的体现,这种在镜头前面短期的用是很难体现出区别的,这种化学分析比导购的分析更靠谱。
等前面这些较公正的声音能听的听了,我们还想听,才去听自己认可的厂家的导购的推广,而不是听导购买东西为主。
李佳琦的粉丝女性占绝大多数,从他现在的微博第一页常说“所有女生”也能看得出来。

李佳琦的男助手经常做出很娘的神态,在李佳琦的微博能看到,如果一个男人先天如此,那这里不必多言,但以我熟悉看人的先天性格学(专栏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101106 )来看,我不认为这个男助手真实内在是如此的,那为什么会这样?为了女性顾客的心理改变自己,卖更多的货,赚更多的钱。
泡学里面也有一个大流派,男性追女性时在对应的情况下把自己变成女性。健康的人会用,不健康的人也会用,但是泡学里面很多人就不是为了最终走进婚姻生儿育女而去学的泡学,而是玩玩,看看那些出头的导师们的身世也能知道。
南韩有男艺人女性化、娘化也是这样的原因,这些艺人大部分本性不是如此,变化为的就是迎合女性市场,获取更大的公司和个人利益。日本也有负责陪开心的被人称为“牛郎”(日本现在的法律不允许店家提供xing服务)的酒吧,这些“牛郎”们从照片上看基本上是女性化、娘化的,被称为第一的Roland收入年收入超过3亿日元(折合约2000万人民币,也就是月收入约167万)。
变化为的就是迎合女性市场,正如那些为了迎合男性市场,穿着暴露、跳艳舞、房间标题每天换着各种暧昧话的女主播,日本片女主角,有几个内心真实如此,线下真实如此的?


现实中的绝大部分的男性受到社会的“日晒雨淋”,受到现在流行词“社会毒打”,需要坚毅的心挺过去,需要高度智力的大脑与难题搏斗,需要保护家庭做顶梁柱,被索要房、彩礼才能结婚,男人不是处在温室里,不是处在无菌无尘的实验室里,所以要温柔也是刚毅中带温柔,不是温柔中带不一定有的刚毅。
网上被广为流传的内行人汪海林的类似批评能不能放上来我不知道。


但新华社的类似批评能放上来:
“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当越来越多的“娘pao”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
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pao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1]
重申一个男人先天如此,就不在这里的所指的范围内,但现实中是越来越多的男性以此变化针对女性市场来谋取私利,有与针对男性市场改变自己的女性并驾齐驱之势。
哔哩哔哩网站就有公正的评测,为什么不是看他们做选择呢?
免费文章,想看更好的文章请以举手之劳点个赞:)


来源:
[1]红星星闻《新华社炮轰“娘pao”是病态文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91116119586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