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了漂亮的一仗!” | 三跨东南大学笔译初试排名第一
作者:Jasmine
个人情况与择校
个人情况:
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外国语大学,非日语专业生。大一开始在其他平台学习日语,使用的教材是《新版标准日本语》。大三暑假通过N1(148分),大四三跨上岸东南大学日语笔译专业,初试第一,综合第三。
考研择校:
选择学校是考研的第一大关。我是按照“专业>地域>学校”这一原则选择学校的。
首先介绍一下我跨专业考研的原因。我的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日语专业学习深造是我高三就所希望的事情,但因为当时高考分数差了一点点,没有成为日语专业的本科生。而从大一开始,我在完成专业课任务后会跟着其他平台学习《标日》的知识,也慢慢地历经三年时间,考到了N1。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日语背后暧昧含蓄的文化产生兴趣,也领略了众多文学作品里纵横古今中外的美;曾经看《朗读者》节目时,了解到许渊冲先生将中国的诗歌通过语言传播到遥远的国度,“翻译”这颗种子也种在了我的心里;再加上高考填报志愿时未完成的心愿,我结合了自身的特点,选择了日语笔译专业。因此驱使我选择考研的最大因素,是兴趣与热爱。
第二是地域问题。我是南方人,大学四年一直呆在北方感觉还是有点不适应,想回到南方。在南方的众多城市中,我很喜欢充满历史感与古韵的南京,并憧憬在那儿生活和工作的未来,于是我将目标城市定在了南京。
第三是学校。我选择学校,其实是一个略带“玄学”的过程。当时在研招网查找南京地区有日语笔译专业的大学时,了解到东南大学是2021年才设立这个专业,并且东南大学以理工类专业闻名,文科专业会稍微冷门一些。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是新开的专业,如同盲盒一般,我在网上找不到任何一个有关它的考题或经验贴;并且这是一所985大学,非日语专业学生去挑战它更是难上加难。但不知为何,我内心突然驱使着我选择这所学校——就算找不到考题,就算招生人数少,我也想去这所学校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于是,我没有任何犹豫就定下了目标。
但实在不推荐大家凭着一股莽劲儿就去选择目标,风险太高。记得大学的一位老师曾在课上告诉我们,“考研目标院校不是你一伸手就能够到的,也不是你需要爬上很高的地方才能摘到的,而是你需要费点劲儿跳起来摘到的那一颗果实。”大家也可以参照这句话,动用网上一切资源去寻找信息,挑选适合自己的学校。
复习重点
如果你已经定下你的目标院校,并且知道这所学校的一些考题或出题方向,以及有学长学姐的考试经验介绍,那大可按照他们的讲述指定自己的复习计划。但在这一节我想重点讲述,如果学校没有公开考题或学校刚开设日语笔译/口译专业时,我们该怎么复习。我将分为前后期进行讲述。
我的复习前期为4月至9月,这一阶段为打基础。日语翻译硕士考试自命题有三个科目,分别是“213翻译硕士日语”与“359日语翻译基础”以及“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其中“基础”就包括“213”的词汇、语法、阅读、作文练习,“359”的翻译技巧、年度热词,“448”的文学常识等。当时我实在是找不到考题了,就参考了其他学校的经验贴和备考书籍,并且报名了日语翻译社的“日语笔译基础课”和“日语翻译硕士全程班”两个课程,曲老师的教学和资料以及日常的练习让我的翻译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课程指路:日语考研全程班

复习后期为10月至12月,这一阶段要开始练习真题了。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有开设一段时间的英语笔译/口译专业,那就可以去网络上尝试找找“448”的真题,因为这一门的翻译硕士初试考题都是一样的,了解到“448”真题,会让你更好地把握背诵的方向。而实在找不到“213”和“359”真题的话,可以在网上寻找与目标院校相近或上下浮动的院校真题,在练习中给自己一个难度定位。我当时购买的多为南京大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真题,两所学校题型与难度不一样,多练习便可灵活应对。
因此,备考过程中找不到真题不要慌张。翻译考试考察的是知识掌握的广度,以及处理句子与文章的能力,注重的是知识迁移的能力。所以在备考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关注自己是否吃透了一种材料,是否有所收获。
翻译硕士日语(213)
参考资料:
《无敌绿宝书·N1语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文字词汇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2021 N1真题
MOJI辞书 app
沪江开心词场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10年真题与详解》,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注:加粗表示我认为这是适合东南大学考题的参考资料,但不限于这些书籍,下同。)
备考经历:
从2021年3月至7月,与其说我在“213”这一门上花时间,不如说我在N1上下了很大功夫。四个月的时间里,我的节奏是一周一套N1真题,之后根据卷子上的错题巩固单词语法,精读N1阅读。那段时间,我的日语基础得到了很大提升。
7月至12月,我用真题寻找自己不会的单词和语法,把N1语法书上的每一个语法以及专八单词反复过了几遍。而我曾尝试过几篇专八的长阅读,发现难度会比翻硕日语的难度要大很多,因此后期练习阅读不推荐专八长阅读。专八短阅读、N1阅读和院校真题阅读就足够备考了;但最重要的是“精读”,即吃透材料,在精读的过程中,单词、语法、翻译都会得到练习的。
我的学习本:


日语翻译基础(359)
参考资料:
《官方教材日语三级笔译》新世界出版社
《汉日翻译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现代日汉翻译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汉译日精选汇编》外文出版社
日语翻译社全程班资料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作文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语优秀作文精选》南开大学出版社
人民网、人民中国、CRI热词
备考经历:
在“359”这一科上我走了许多弯路。在“213”这一科主要是考察日语的读写能力,其实许多学校的题型都大同小异;而在“359”上,有的学校侧重政治经济,有的学校偏爱小说散文,有的学校喜欢热词时事,甚至有的学校考察古文俳句……找不到学校真题,我只好每一种方面都多练习。(不包括古文俳句)在开始的阶段我跟着曲老师的“日语笔译基础课”,学习了基础的翻译方法,之后跟着全程班练习了许多政经、时政和文学的翻译。
同时,我参考了别的学校的题目,也额外背了一些时政热词和专八谚语。当然,最后东南大学没有考察。虽然学校不考,但是catti笔译考试,以及未来的翻译实践上肯定是要考的,所以早一点积累也没有什么坏处。而且,多准备一些热词和俗语谚语也有助于作文素材的积累,一举两得。
准备“359“这一门的时候,要记得多去对比参考译文与自己译文,琢磨不同的地方哪种更好。如果是参考译文更精炼,或者参考译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就要将这一表达记下来,多去复习。慢慢地,这些知识也就化为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技巧,在考试中不论碰到什么材料都能够知识迁移。虽然翻译硕士的考试不限范围,但是通过阅读和练习,多多少少能够对某一方面有所了解。而我们与其他考研专业相比,在备考上稍微“轻松”一些。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准备日语基础时,可以练习翻译阅读材料;在准备日语翻译时,可以学习到许多新词,也可以巩固语法,互通有无。这样一看,是不是确实比较轻松呢?这也说明了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我的日语翻译社课程练习: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48)
参考资料: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华侨出版社
《52mti最后的礼物》
《应用文写作(第五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纸条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备考经历:
“448”是我最不害怕的一门专业课。因为去年暑假在一位英语翻硕专业的学姐那里得到真题,了解到东南大学出的名词解释基本都遵循文学+文化+时事的规律,(而且基本上都是四字)所以很容易掌握出题方向;加上我本科专业是中文系,所以文学文化的知识储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因此在背名词解释时,我只需要多关注以四字出现的名词,并且多记忆文化与时事的词汇,提取关键词的同时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小作文我用的是《应用文写作》这本书。东南大学考的小作文涉及面比较广,前几年还考过植物的介绍、中秋节开幕词等,因此需要将每一种文本样式都掌握。而在大作文方面,我用“纸条”收集作文素材和好词好句,学习别人论证一个观点的方法。只要观点正确,文采尚可,两个作文题不会扣太多分。
碎碎念
1.心态问题
10个月的备考实际上是一场持久战,而坚持把仗打完、打得漂亮的一大要素,就是良好稳定的心态。前期备考的时候先不用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虽然经常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有些人在好几个月前就开始了,或者专业书已经过完一轮了,但这也只是极端的个例;而许多人都差不多是三月、四月才开始,所以不必担心和过分焦虑。在前期阶段,制定好属于自己的复习计划,接着根据计划仔细过1-2遍专业书籍,或者吃透每一份翻译材料,整理好百科的名词解释,过一遍政治的《精讲精练》,做到这些就已经很棒了。
到了后期,会有很有人怀疑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时刻关注研友或竞争对手的进度,真题写不好,单词背不下来……变得越来越焦虑。
的确,我在后期有时会出现这种心态,但转念一想——现在还没到考试的时候,知道自己不会,就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机会。而在备考中,我没有将练习化为分数。
虽然这场历程仿佛真的变成了在黑漆漆的房子里日复一日洗一件衣服的场景,但少了高三生活中数字和排名的束缚,我的心态更容易稳定下来。如果很容易被分数影响,不妨就不要去管那所谓的数字,把目光放在一道道小小的错题上吧!
当然,实在崩溃想哭的话,就多去倾诉,多发泄出来吧。我们需要把坏情绪都倒出来,心灵才能容纳更多阳光。
2.时间分配
10个月里,我过的还是如高三一般的生活,后期早晨5:50起床,6:30左右到达图书馆,晚上10:00回宿舍洗漱,复盘,12:00睡觉。学习时间上,我一般是早晨背名词解释、单词与政治,下午用完整的3小时练习与订正翻译,晚上完成剩余的学习计划。
当然,如果你睡眠不充分就没办法集中学习,或者自己更喜欢早上练习翻译,那就不用参照我的作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到这里,过去一年奋斗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希望这篇经验贴能给想要考东南大学日语笔译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找准方向就为之努力吧,加油!
喜欢就点个「赞」或「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