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客人————人性的复杂
《看不见的客人》是西班牙国宝级电影,也是无数影迷心中最出色的悬疑电影,营销号经常以“全剧47个反转,处处有惊喜”来吸引眼球,本人就是这样被吸引到的。下为入坑视频。

电影剧情十分具有反转性,在结束的最后一分钟之前都要聚精会神。电影的主要发生场景非常简单,是被怀疑的男主艾德里安与号称30年来无一败绩的律师弗吉尼亚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而进行的3个小时单独对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要杠)。
作为悬疑电影剧情的介绍远不如原片给人带来的震撼,就像是黑格尔的哲学“一环扣一环”,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带有些许命运与巧合的事件,但是细细思考却合情合理。在开头一句简单的对白,一个简单的动作,甚至于一句不同以往神情的对话,都会成为最后反转的杠杆。

剧情方面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对男主拼命掩盖自己的丑事,不惜抛尸入湖,并给那么有活力的年轻人身上破脏水的行为很是愤怒。这样的人就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的经济财富,就可以聘请最好的律师为自己修改说辞,从而逃脱法律的束缚,可谓是只手遮天目无法纪。失去儿子的夫妻俩已经通过自己的秘密调查得知了男主与其情妇之间的关系,也大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控告无门。警察局根本就被封住了嘴不听夫妻的辩解。最让我心碎的莫过于父亲来到男主与一群达官贵人的庆祝宴席上,恳求男主说出自己儿子的藏尸地。是啊,他们只是世界上一对平凡的夫妇,对于男主的权利无法撼动,他们不渴求让男主与情妇伏法,只是想让在冰冷湖水中关在汽车后备箱的儿子安息罢了,但这要求也被拒绝了。父亲被保安拉扯出聚会的时候,内心的复仇的火焰便开始熊熊燃烧,他誓要让这个道貌岸然的男人后悔他所做的一切,夺走他的一切荣耀。

这个电影通过男主和律师之间的对话揭开了3个月前一场交通事故的背后真相,但是对话的开始是为了洗脱男主对劳拉之死案的嫌疑。在这场博弈中,男主始终对律师有所保留,也可以说他对于这件事的所有辩解都是谎言中混杂着真相,目的是为了鉴别律师的能力。而律师,以秘密证人、心理逼迫等等方式使男主彻底承认自己与儿子死因的真实关系,双方在对话中博弈。而这两件案件的真实情况也在双方的修改说法,身份互换,细节补充之下扑朔迷离。最后劳拉究竟是怎么死的,律师只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真相却没有确切的说明。这也让这个电影留下了疑问。但不论真相究竟是什么,男主这样的人,终究是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而事情的真相也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电影的最后,也是最后的反转,就是律师离开男主的住所,脚步坚定的走向丈夫的公寓,在那个可以看到男主一切生活的窗户前,和自己的丈夫面对面,撕下自己的面具,摘下自己的假发,递给了丈夫地图。这是一位母亲最大的勇敢,三个小时隐瞒身份与杀人凶手周旋,最后拿到了证词。这个片段律师的步伐加上配乐的不断高昂,让观看者体验到了不断升起的情感,大仇得报的快感。

对观众的心理暗示
正如律师所说的那样,细节是最重要的,这个电影的细节满满。首先就是怀表的出场,开始的时候律师就说和男主之间的谈话只有3个小时,律师作为母亲必须要赶到真正律师到来之前套出男主所有的话,。所以怀表的作用一是为了记录时间,提醒自己,二是给戏里的男主和戏外的观众一种时间在不断流逝的压迫感,逼男主说出真话。作为观众,虽是上帝视角,但由于男主的说法不断变化,也给观众带来迷惑和不解。而如果我们跟着男主说话的逻辑,也会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

男主在抛尸的时候听到了,树木咔嚓的声音,虽然最后看到是麋鹿,但还是会内心一颤(和《狂飙》里高启强第一次杀人水牛是唯一的见证者差不多的感觉)。情妇在年轻人手机嗡嗡作响的时候,虽然飞快的将其藏到沙发下,但面对夫妻的质疑还是会内心阵阵不安。在观看的观众其实内心经历是差不多的,代入感非常强。

不要为了圆谎而撒另外一个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做错事一定要承认,承担自己应该的责任与后果。否则就会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法律的审判到不了的地方会有其他方式让你接受惩罚。

一些叨叨~~
不接受剧透,第一次看的话体验感会很强。写太多啦,太累了,但真的是好电影,男主前期的犹豫和被拆穿的慌张,中间的狠毒,最后的震惊都演的非常好。当时律师知道自己的儿子实际上是被男主在后备箱活活淹死的时候感情突然变得愤怒,作为律师应该是理性冰冷的,那时她恢复了自己母亲的身份,对杀人犯恨之入骨,但下一秒又回归了自己的身份(和明星大侦探里面鸥侦探的《蔷薇下的罪恶》有异曲同工之妙)。